别称
结核脓胸
概述
胸膜腔内由于结核杆菌感染,积聚大量脓性渗出物所致的疾病。
目前主要由结核性胸膜炎迁延导致,而继发于肺结核、脊柱结核等结核病的结核性脓胸发病率较低。
主要病因为患有肺结核、脊柱结核等结核性疾病。
根据结核性脓胸的成因分为原发性脓胸和继发性脓胸。根据其病理过程分为渗出期,纤维脓液形成期,纤维机化期。
多起病慢,初期表现为乏力、低热、咳嗽、胸闷。发展至后期会出现咳脓臭痰、高热、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
早期可以采取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腔穿刺引流,但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充分引流;故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的关键点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本病严重者导致胸廓畸形、脊柱侧弯、胸壁皮肤破溃等,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对社会卫生危害大。
患有结核病的患者需早期就医,接受规范的抗结核治疗,避免结核发展成为结核性脓胸,此时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
症状
多起病慢,初期表现为乏力、低热、咳嗽、胸闷胸痛等症状,发展至后期会出现咳脓臭痰,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
结核性脓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结核性脓胸的常见症状包括:
乏力:结核性脓胸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低热:无感冒发烧的情况下每日会出现低烧,也是其主要症状之一。
咳嗽:结核杆菌感染胸腔会出现咳嗽。
胸闷、胸痛。
咳脓臭痰:结核菌感染肺部,产生大量脓性分泌物通过气管咳出。
呼吸困难:胸腔内积聚大量脓性分泌物导致呼吸困难。
咯血:肺内出现感染出血,通过咳嗽排出。
结核性脓胸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胸廓畸形
支气管胸膜瘘
脊柱侧弯
胸膜恶性肿瘤
病因
结核性脓胸的主要病因包括肺结核病灶感染、脊柱结核蔓延、肺结核外科手术以及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脓胸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肺结核病灶感染:是结核性胸膜炎最主要的原因。肺结核空洞以及干酪样坏死灶破裂感染胸膜,引起结核性脓胸。
脊柱结核蔓延:脊柱结核的病灶可以直接蔓延感染胸腔,导致结核性脓胸。
肺结核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可能会将结核病灶带入胸腔,引起结核性脓胸。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长期迁延不愈,会发展成为结核性脓胸。
哪些人容易患结核性脓胸?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肺结核接触史;与肺结核患者接触,有被传染结核病并导致结核性脓胸的风险。
吸烟:吸烟的患者患肺结核可能性较高,同时患结核性脓胸可能性也较高。
暴露于大量粉尘及有害气雾:同样会增加患肺结核及结核性脓胸的风险。
未接种卡介苗:未接种卡介苗的患者被结核菌感染的风险较高。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患有结核性疾病:患有结核性疾病的患者,结核病灶若感染胸腔及肺部,易导致结核性脓胸。
接受结核外科手术:接受结核外科手术,可能会造成结核菌转移或播散至胸腔,导致结核性脓胸。
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罹患此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一段时间内经常出现乏力、低热。
经常出现胸闷、气急、咳嗽、咳脓痰。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出现胸痛、呼吸困难。
出现咯血,即咳嗽时有鲜血咳出。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胸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结核性脓胸?
当医生怀疑是结核性脓胸时,将通常进行血常规检查、X 线、CT、胸腔穿刺、结核菌素实验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等项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以作为体内存在细菌感染的证据之一。
X 线:为胸部常规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初步判断肺内有无结核病灶、有无炎症。
CT:通过胸部 CT 检查,可更进一步明确胸腔内、肺内有无结核病灶、有无积脓,以及病灶大小、脓液的量。
胸腔穿刺:若在胸腔穿刺抽出的脓液中找到了结核杆菌,则可以明确诊断。
结核菌素实验:该实验对诊断结核病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医生将结核菌素通过注射器注注入患者的皮肤,观察该部位有无特征性的反应,如是否出现红肿、硬结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症状有多久了?
有没有出现过呼吸困难、咯血?
有没有结核病史?
有没有接触过结核病人?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了吗?做过什么检查?治疗了吗?疗效如何?
自己都吃过什么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和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症状多久可以消失?
治疗费用高吗?在不在医保范畴内?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效果不佳,会有其他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我在家平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怎么做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治疗
治疗原则是清除脓腔,充分引流脓液,控制感染。早期可以采取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腔穿刺引流,但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充分引流;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异烟肼:抑制和杀灭分枝杆菌,该药物常和其他药物联合用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常见不良反应有消化系统症状,如缺乏食欲、恶心呕吐等症状,还有血液系统症状,如贫血等,肝功能损害等。
利福平:有抗菌作用,能抵抗和抑制分枝杆菌、病毒等。肝毒性为主要不良反应,如患者出现肝肿大、黄疸等症状。
头孢类药物:对于有合并感染的患者,需要联用抗生素如头孢类控制感染。
手术治疗
纤维板剥脱术:适用于一般情况较好,肺内没有病灶,且没有广泛的纤维性变的患者。通过将胸壁上的增厚的纤维板剥除,使肺部充分扩张,同时消灭脓腔。
胸膜肺切除术:对于肺内存在巨大的病灶空洞、术前咯血症状严重、合并有支气管扩张等情况的病人,需要进行胸膜肺切除术。
胸廓成形术:对于胸腔内存在很厚的纤维板甚至出现钙化,胸廓变形严重且不适合做胸膜肺切除术的患者,需要进行胸廓重建术。
其他治疗方法
胸腔穿刺引流:对于早期积脓不多或者是合并感染暂时无法手术的患者,需要进行胸腔穿刺引流,尽量将胸腔内积聚的脓液引流充分,并可以通过穿刺的通道向胸内注射抗结核药物或抗生素。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出现胸廓畸形、严重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给社会卫生带来巨大危害。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结核病得到治疗,病灶得以清除,感染得以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寿命一般没有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胸腔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挤压,关注引流液的性质与量,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患者应每 6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血常规、胸部 X 线片、胸部 CT 等。
运动:术后按医生要求积极有效进行胸部呼吸运动,即术后常做深呼吸,吹气球。
戒烟、限酒:吸烟会对肺部造成损害,应戒烟。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戒烟。
避免暴露于大量的粉尘以及有害烟雾,若无法避免,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
尽量避免与结核病人接触。
积极注射卡介苗。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有结核性疾病,需早期就医,按医嘱积极规范治疗。
积极就医,治疗其他疾病如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