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Ⅲ型肺结核,成人型肺结核
概述
继发性肺结核是指已经感染过结核杆菌,在感染已经静止或者痊愈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活动性肺结核。导致继发性肺结核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初次感染后体内潜伏的结核杆菌重新开始活动,二是再次受到外界的结核杆菌感染。
发病情况: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肺结核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2017 年全球的结核病潜伏感染人群约为 17 亿,潜伏感染率为 23%。目前全球约 1/3 的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近年我国将肺结核列为三大传染病之一。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病率很高,可以发生在原发感染后任何年龄,多见于成人。该病是成人肺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
发病原因:致病因素包括内源性复发和外源性感染。内源性复发是指之前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在肺内外形成潜伏病灶,感染静止甚至痊愈后结核病灶复发,是导致继发性肺结核的主要原因。外源性感染是指再次受到外界结核菌的感染。身体抵抗力降低是该病的危险因素,如受凉、受寒或出现慢性肾衰竭和糖尿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
传播途径:大部分结核杆菌通过飞沫传播。一般在患者情绪激动地说话、用力咳嗽、打喷嚏,或吐出的痰干燥后,结合杆菌“搭乘着”唾沫或飞扬的尘土,感染健康人群。接触处于排菌期的患者、与患者接触时间越长,则被感染的风险越大。此外,还可通过消化道(如与结核患者共用碗筷)、胎盘(母亲患有结核病生的孩子)、皮肤伤口进行传染,但较少见。
疾病分期:根据疾病进展,这个病可以分为进展期、好转期和稳定期。
疾病表现:该病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以及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包括低热(午后显著)、盗汗(入睡后出汗异常)、乏力、消瘦等。
治疗:主要治疗为化疗和手术治疗。化疗是该病的基本疗法,应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和联合五项原则。治疗关键是规律用药,完成规范疗程。治疗的难点是长期服药易产生耐药性(药物对患者无效)、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差等。
危害:该病易引起各种全身性并发症,如肝功能损害、肾衰竭、脑血栓和肺癌等,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该病传染性高,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症状
该病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等。该病还多见低热(午后显著)、盗汗(入睡后异常出汗)、乏力、消瘦等症状。少数病人可能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健康检查时方可发现。
继发性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继发性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
呼吸道症状:起病缓慢,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全身症状:发热(常午后低热)、盗汗(入睡后出汗异常)、乏力、食欲降低、消瘦、月经失调等症状。干酪性肺炎者,起病常急剧,初起可高热,以后呈弛张热(体温波动幅度大,常常高于 39℃),可能伴有严重的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过敏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比如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结核风湿症等。
结节性红斑:常见于小腿皮肤,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中等硬度。
疱疹性结膜炎:见于眼部,结膜局部充血、水肿;严重者眼睛发痒、流泪、有异物感。
结核风湿症: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关节部位红肿、发热、疼痛,可能会出现皮肤皮损。
其他症状:长期慢性消耗可出现营养不良和贫血,表现为消瘦,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经期出血量明显减少、停经)的症状。
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气胸、脓胸和胸腔积液;
脑卒中;
糖尿病;
肝硬化;
肺癌。
病因
导致继发性肺结核的因素包括内源性复发和外源性感染,其中,内源性复发为该病的主要原因。
继发性肺结核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内源性复发:是继发性肺结核的主要发病原因。早期(多为儿童时期)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会在肺内外形成潜伏病灶;当受凉受寒或出现比较明显的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抵抗力会下降,容易刺激原来的结核病灶复发,从而形成继发性肺结核。
外源性再感染:曾经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本次发病不是原有病灶的重新活动,而是再次受到外界结核菌的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继发性肺结核?
疾病:HIV 感染者,有明显的慢性基础性疾病(如慢性肾衰竭、慢性肝功能障碍或糖尿病、尘肺、胃大部分切除)的人,免疫力较为低下。
手术: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术后的病人,免疫力较为低下。
没有接种预防卡介苗疫苗的人。
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的人,免疫力较为低下。
既往病史:患有过肺结核病史的人。
年龄:抵抗力低下的老年人。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少数病人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在体检或健康检查时,才发现结核菌复发或再次感染。
长期(超过 1 个月)剧烈咳嗽、咳痰。
胸痛、胸闷,胸口像塞进一团棉花,感觉呼吸困难,伴有隐痛,咳嗽时疼痛加剧。
低热、盗汗(入睡后出汗异常)、乏力、体重明显下降、月经不调。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困难:喘不上气,深呼吸时胸口明显疼痛。
咳血:咳出明显血块,多次咳血,咳血量大(超过 200 毫升)。
高烧不退:反复高烧(39 度以上)。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感染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继发性肺结核?
当医生怀疑是继发性肺结核时,常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痰结核菌培养、胸部 X 线检,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询问病史:目的是对疾病诊断和病情做出判断。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既往病史和结核病患者接触史,初步判断是原发性结核病还是继发性结核病,初步诊断疾病类型。
体格检查:目的是对病情有个初步判断。医生通过查看患者体症、检查呼吸道症状,结合结核病史的情况判断。
胸部 X 线检查:目的是判断继发性肺结核的部位、范围、病变性质、病变进展、治疗反应和疗效。帮助区别于原发性肺结核和其他疾病,有利于准确地了解病情。该项检查是肺结核诊断的必要手段。
痰结核菌检查:目的是准确判断体内是否存在肺结核病菌,进一步帮助确诊疾病。多次痰涂片检查是诊断肺结核常用方法。
痰结核菌培养:目的是确定患者体内是哪一种结核菌在活动,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病情,为具体用药提供依据。
结核菌素(PPD-G 5U)皮肤试验:目的是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疾病诊断有一定价值。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患有慢性病,比如糖尿病、肾衰竭等?
是否接触肺结核患者?
出生后是否接种卡介疫苗?
哪里感觉不舒服?
有哪些具体症状?发病多长时间?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可以治得好吗?
需要手术吗?
大概多长时间可以康复?
有什么后遗症?
日常护理应注意什么?
怎样防止传染给别人?
治疗
继发性肺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是肺结核病的基本疗法。具体治疗方案需依据患者的既往治疗情况(包括初次治疗或复发后治疗、抗结核药搭配和应用情况)、排菌情况、耐药情况、病变范围,以及是否有伴发病、并发症等判断和实行。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正确选择用药是治疗该病的最有效措施。
药物治疗
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一线口服药物,用于抗结核治疗的首选药物或标准药物。能够有效缓解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
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二线口服药物,用于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治疗继发性肺结核。该类药物使用频率和治疗效果低于一线药物,不良反应高于一线药物。
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属于注射用药物,用于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治疗继发性肺结核。
手术治疗
已很少应用于该病治疗,少数患者,如对药物治疗无效、大咯血的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
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用于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肺部单侧损毁,同时伴有支气管扩张等症状的治疗。该手术能够有效缓解病症,延缓病情的发展。
肺叶胸膜切除术: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而且伴有同侧活动性肺结核的治疗。该手术能够有效缓解病症,延缓病情的发展。
其他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作用是增强病人抵抗力,为治疗提供辅助支持。常用的免疫制剂有母牛分枝杆菌菌苗、γ-干扰素、自介素-2。
疾病发展和转归
经及时正确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被治愈,治愈率可达 80% 以上。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该病易引起各种全身性并发症,如肝功能损害、肾衰竭、脑血栓和肺癌等,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该病传染性极高,会对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日常注意
患者按照医生指导积极服药,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坚持全程服药,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者症状不轻反重,应立即就医复诊。
复查用药:抗结核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2 到 3 个月复查胸部 X 线检查或 CT 检查。根据复查结果和医生指导,调整用药。遵医嘱停药后建议每 3~6 个月复查胸 X 线或胸 CT,观察病灶变化,根据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运动:
注意休息,不可过于劳累。
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以散步为主,活动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活动范围不要离居所太远。
基本康复后,可坚持适度的身体锻炼,如气功和太极拳等。
饮食:
多吃高热能、高蛋白食物,如鸡、鸭、鹅肉、瘦猪牛羊肉、大豆制品等。
重点补充维生素 A、B、C、D,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酵母和花生等。
补充钙和铁充,患者每日可饮牛奶 250~500 克。
食物要煮熟煮烂,切忌生硬不易消化,忌食辛辣食物,辣椒、芥末和洋葱要少吃或不吃。
坚决戒烟戒酒。
少吃或不吃海鲜,比如各种鱼类、虾、螃蟹、扇贝等。
其他: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睡眠充足,每天保证左右的 8 小时睡眠。
根据病情最好能全休息 2~3 个月,再适当安排工作。
与家人实行分餐制,病人的厨具、餐具、水杯要单独使用,不可与家人共用。
单独居住,病人单独住在一个房间,不与他人同床。
空气好时,每天定时开窗通气。
生活用品要消毒:碗、筷、毛巾等煮沸消毒,棉被等需在阳光下曝晒。
外出戴口罩;咳嗽、打喷嚏和高声讲话时不要直指他人,用手或手帕掩住口鼻;手帕要煮沸消毒。
注意防寒保暖,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受寒。
不要有过重精神负担,保持精神舒畅,心情愉快,比如听舒缓音乐、做瑜伽、读书、练习书法。
预防
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疫苗接种:婴儿出生 3 个月之内,按照医嘱,接种卡介苗疫苗,可有效预防继发性肺结核。
坚持运动:坚持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如跑步、打球、游泳、跳舞、跆拳道、武术等,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注重卫生:无论冬夏,坚持每天开窗通风,最好在空气良好的晚上或早晨;讲卫生,经常换洗衣服,尤其是外出多、应酬多,或者经常有集体活动要参加的人群。换洗的衣物要经太阳光晒干,即使烘干后也要放在太阳下晒 1 天。
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有效预防感冒,特别是感冒带来的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意识:有既往病史的人,在生活中一定要提高防复发、防感染意识。出现肺部和胸部不适,有没有其他病因,应往继发性肺结核上考虑,以保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老年人:
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老年人,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一定要增强抵抗力,可以适当服用正规的营养品。
注重饮食和作息,饮食少油少盐,以粥和青菜为主,肉食要煮熟、煮烂。
老人尽量多睡,尽量休息,不要再从事重体力劳动;流感季节或季节交替时,出门要戴口罩,雾霾天不要出门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