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卧床不起,长期卧床
概述
老年久病卧床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老年人生活能力下降,部分或完全需要人照顾和护理的一种临床现象。
本病好发于老年人,无传染性。
本病最主要病因是老年人患了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脑血栓等),骨、关节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等疾病需要长期卧床,高龄也是病因之一。老年人由于自身身体因素更易得该病。
老年人长期卧床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即为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如腰背痛、肌肉萎缩(肌肉体积变小)、关节僵硬、身体活动不灵活、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
康复治疗(是一种采用综合疗法逐步改善患者中枢神经,并能逐步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的治疗方法)和支持治疗(为了降低疾病对患者身体的损害所采取的一种治疗方法)为主要治疗方法,在这些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需积极预防并发症和治疗原发病。本病需结合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原发病,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
本病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最常出现的并发症是坠积性肺炎和压疮,除了这两种并发症外,对患者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等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预防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如从病因方面预防,预防骨折外伤、脑卒中(合理饮食,定期体检等)等疾病。老人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卧床,应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鼓励老人尽早下床运动。康复训练也要及时进行,以防止老人长期卧床等。
症状
老年久病卧床的患者最常见症状为腰背痛、肌肉萎缩肌力减退(如提不起重物、肌肉关节不灵活等)、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肌肉骨骼症状,焦虑、抑郁、心情低落等神经系统症状,低血压、消化不良等症状。
老年久病卧床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久病卧床的常见症状包括:
感觉异常:老年人长期卧床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对心血管、骨骼、神经、消化等各个系统都会产生影响,如感觉异常(如感觉迟钝、对疼痛知觉不敏感等)。
关节僵硬:长期卧床患者久不运动,身体骨骼关节等僵硬,活动时间减少,运动功能也逐渐减退。
肌力减退、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长期卧床患者由于缺少运动,对身体肌肉骨骼等产生一定影响。患者可表现为身体不灵活、关节不能很好地弯曲、提不起重物、肌肉体积变小等症状。
直立性低血压、水肿:长期卧床患者站起时突然头晕、眼花甚至晕倒。久病卧床患者也容易身体水肿,与缺乏运动所致的静脉回流不畅有关。
食欲减退、便秘:长期卧床患者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会导致胃口欠佳,胃肠蠕动功能也下降,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可表现为吃不进去饭、饭量减少、排便次数减少等症状。
多尿、尿路感染:尿量增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焦虑、抑郁等症状:可表现为心情低落、悲观等症状。
老年久病卧床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坠积性肺炎;
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直立性低血压;
压疮;
便秘;
静脉栓塞等。
病因
老年久病卧床有多种病因,最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疾病等造成的患者长期卧床。
老年久病卧床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脑血管疾病引起的长期卧床:有重症脑卒中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仍然有一些并发症(如瘫痪等)导致患者长期卧床;脑血栓导致的患者长期卧床。
骨、关节疾病引起的长期卧床:骨折的病人因为打石膏或骨折手术不得不卧床休息。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患者出现的关节病变称为痛风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发展到晚期对关节造成严重危害(关节变形、强直、僵硬),因为关节问题所导致的长期卧床。
高龄老人:高龄老人因为本身年龄因素,再加上人老后的免疫力、抵抗力等的下降,更容易导致卧床不起。
其他:
如老年痴呆、重症精神病的患者、某些有进行性疾病的患者,如小脑萎缩症(是一种影像学表现,具体表现为走路不稳、说话不清等症状)等疾病的患者,有进行性疾病患者由于疾病病情不断加重,发展到后期也需要长期卧床。
跌倒后综合征患者:患者因各种原因跌倒后活动减少,需要卧床休息,继而出现皮肤老化、肌肉萎缩等症状,最终卧床不起。
晚期肿瘤和器官功能衰竭:肿瘤所致疼痛以及身体脏器的衰竭,致使患者需卧床休养。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久病卧床?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老年久病卧床:
年龄:好发于老年人;高龄老人容易卧床不起。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老年久病卧床:
有脑血管疾病人群更易患老年久病卧床,如脑卒中、脑血栓等人群。
有骨折的老年人或有外伤的老年人。
有关节病患者也有长期卧床的风险,如痛风性关节炎、糖尿病骨关节病人群,特别是病变到了晚期以后。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关节僵硬、肌力减退;
腰背痛、食欲减退、便秘;
皮肤老化。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患者受压皮肤处颜色发生改变,甚至出现水疱、溃疡等;
发热、咳嗽、寒战,甚至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创面修复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久病卧床?
当医生怀疑是老年久病卧床时,将通常通过体格检查、询问病史、肺部 X 线、肌电图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有助于帮助医生判断患者并发症,判断患者有无出现压疮等并发症。医生观察患者皮肤,检查皮肤(皮肤颜色)、肌肉(肌张力等)、骨骼(骨骼活动度)以及身体各个器官,通过这些检查更利于医生做出判断。
询问病史:能更好地判断老年久病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如询问患者是否得过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是否受过外伤、是否骨折过、是否做过手术、是否跌倒过等。
肺部 X 线:有助于医生诊断患者肺部疾病。根据肺部 X 线征象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有坠积性肺炎。
肌电图:有助于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肌肉功能,对医生判断患者肌张力等有一定作用。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患者身体哪里不舒服?不舒服多久了?
以前得过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吗?
以前有受过外伤或做过手术吗?
以前有跌倒过吗?
有长期卧床过吗?
来看病之前有做过检查吗?到其他医院看过吗?
来看病之前有进行过治疗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是什么病?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怎么治疗?
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大约需要花费多少钱?
治疗
老年久病卧床治疗方法为康复治疗、支持治疗,在该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预防并发症,积极治疗原发病。
药物治疗
盐酸氨溴索:主要作用是止咳化痰。不良反应有消化不良,胃部灼热、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青霉素:主要作用是治疗敏感菌以及螺旋体所致的感染,最常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严重者过敏性休克,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等症状。用药前需做皮试,如果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肌肉注射肾上腺素,给患者吸氧,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必要时器官切开。
手术治疗
中厚皮移植术:该手术其目的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其加速愈合。适用于压疮患者,且皮肤创面较大、深达真皮层的患者。
其他治疗方法
红外线治疗:针对长期卧床且出现压疮的患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患处肿胀,加快炎症消散。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则长期卧床患者原有症状会加重,对全身各个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会出现厌食、消化不良、便秘、痰多不易排出、肌肉骨骼僵硬萎缩以及肺栓塞等。
经过正规治疗后,可帮助老年久病卧床患者防止一些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等。但一旦患者久病卧床,康复再起的概率很小。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遵医嘱用药,在服用抗生素等药物时,要注意其过敏反应,如皮疹、恶心呕吐、嘴肿、呼吸困难等,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就医。
饮食: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肥猪肉等;高蛋白饮食补充蛋白质,如鸡蛋白、豆浆、鱼肉等食物;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缓解老年人便秘,如新鲜蔬菜水果、小米粥、鱼汤等。
运动:鼓励老人加强锻炼,对于卧床老人可以循序渐进开始体育运动,可借助器械,如矫形器、轮椅、拐杖等,以使老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加强锻炼。避免做剧烈运动,可以从慢走等运动开始。
其他: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皮肤感染、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如勤擦洗老人皮肤,帮助老人勤洗勤换衣物。经常翻身拍背,帮助老人咳嗽咳痰等。应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家人与患者多沟通等,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可采取以下预防方式:
年龄:老年人定期体检,一年做一次体检,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等,发现身体不适及早就医。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采取措施预防骨折、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预防跌倒、注意安全、补钙等来预防骨折。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定期体检等来预防脑血管疾病。
对卧床者经常翻身拍背、多喝水、定时翻身预防坠积性肺炎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对骨折或手术后的病人,根据患者病情鼓励其及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