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老年人医院性肺炎,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
概述
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指老年人在入院时未患有此病、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入院 48 小时后在医院获得的由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肺炎。
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占老年人各种院内感染的首位。根据国外研究表明,老年人胸腹部手术后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几率较其他部位高 38 倍。
最主要的病因是老年患者住院后感染了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抗生素滥用、机械通气和入住重症监护室是高危因素。
根据住院发病时间,本病分为早发期和晚发期:早发期指住院 4 天内发病;晚发期指住院 5 天或 5 天以后发病。
最典型的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胸痛、鼻塞、发烧。大多数患者常出现神经系统和胃肠道症状,如头痛、乏力、呕吐、嗜睡、全身不适等。
本病主要采取抗菌治疗。早期发现和合理用药是治疗关键点。难点在于:致病菌常与患者自身基础疾病相互重叠掩盖,易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晚发期易引起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危及生命。部分病原菌会引起暴发性肺炎,如不动杆菌、沙雷菌等。
晚发期病死率高,预后差。
症状
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最典型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胸痛、鼻塞、发热。
大多数患者出现神经症状和胃肠道症状:如头痛、乏力、呕吐、嗜睡、全身不适等。
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
肺水肿
急性心肌梗死
胸膜炎
脓胸
病因
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主要病因是感染了院内细菌、真菌、病毒或其它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致病菌群主要是革兰阴性球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肠道杆菌为主。
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细菌感染:革兰阴性球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群。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肠道杆菌为主。与老年患者本身患有的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长、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有关。
病毒感染:主要是呼吸道感染流行病毒。春冬季是流行病毒多发期,主要传染源是院内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老年人在此期间住院最易被传染。
真菌感染:常见有白色念珠菌、曲霉菌,通常继发于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与患者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有关。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
年龄大于 50 岁的老年人:50 岁后的老年人生理机能和免疫力逐渐衰退,造成肠胃吸收营养差,无法为身体运作提供更多的能量,而且肺部功能减弱,造成清除和抵抗外界侵入的病菌能力变差。
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患病后身体虚弱,又需经常住院治疗,所以容易感染。重症监护的患者更容易得病。
接受侵入性诊疗老年人:如机械通气、胸腹部手术、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破坏了人体的天然屏障,让致病菌更容易通过这些通道侵入。
接受放疗或化疗的老年人:免疫功能遭到破坏,失去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艾滋病患者:免疫能力缺陷。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头痛、咳嗽、咳痰。
乏力。
精神状态差。
反应迟钝。
发热。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困难、窘迫。
痰量明显增加。
猝倒。
昏迷。
胸痛。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
当医生怀疑感染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时,会对患者先进行临床诊断,综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疾病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痰病原学检查:是临床常规检查方法,通过检测获得致病菌类型来确诊。这项检查需要患者咳痰或经气管插管吸引痰物。
血培养:确诊病原体及对疾病预后有初步的判断。这项检查需要患者在未使用抗生素或发烧初期抽取静脉血进行人工培养。
血清学:检测是否病毒感染,方便后期用药参考。同样抽取患者静脉血液送检。
组织学检查:通过提取患者肝组织来检测是否感染。属于有创检查,对病情复杂的老年人有风险!此项检查可以弥补痰病原学检查的不足。
辅助检查:
X 线检查:通过对肺部拍片检查是否有感染,但因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没有特异性。因此需与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结合。
药物敏感(简称药敏)监测:通过药敏监测结果,可以选择对患者敏感性高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多大岁数了?
目前哪里出现不适?
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的?
最近胃口怎样?有没有呕吐或感到恶心?
以前住过院吗?住院多久?
身体还有没有患其他疾病?
咽喉部有没有不适?痰多吗?
进行药物治疗了吗?服用药物多久了?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病情有多严重?能不能治好呢?
会不会传染给家人?
需不需要隔离?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会不会复发?
有没有预防的方法?
治疗
主要是药物治疗,早期治疗应选择对该病菌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如三代头孢菌素,且要避免单一用药。病原学检查结果出来后,再综合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药物治疗
广谱抗生素类:全面抗菌杀菌,适用早期细菌感染,在病原学结果尚未出来前使用能覆盖潜在的耐药菌。常用药物有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万古霉素等。
窄谱抗生素类:有针对性地抗菌杀菌,适用已知致病菌类及未发现多重耐药菌时使用。常用药物如头孢曲松、喹诺酮类、舒巴坦、厄他培南等。
抗真菌类:抗真菌,适用于病原学检出有真菌,一般在后期病情严重时发现。常用药物有氟康唑、酮康唑。
其他治疗方法
靶向治疗:莫瑞伐定(murepavadin)是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对治疗院内获得性肺炎有高效的抑制作用且安全性高,对多重耐药性细菌也有很好的疗效。目前尚未在国内上市。
疾病发展和转归
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病情会迅速进展转化为重症肺炎,增加治疗难度及随时危及生命。
经过正规的治疗后,早发病的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控制,不会危及生命;病情较重的患者,积极规范治疗能尽可能防止继续发展或传染,提高治愈率,延长寿命。
日常注意
患者日常注意饮食要高蛋白、易消化,平时多注意休息,不吸烟、不喝酒,适当运动增强体质,积极配合治疗,争取尽快恢复健康。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饮食管理:患者应细嚼慢咽,以防发生呛咳、误吸入肺,引起感染。食物应以高蛋白、易消化为主,如白菜瘦肉粥、莲子百合汤等,忌食生冷、煎炸、辛辣、刺激食物。保证身体营养供给充足才能抵抗病菌。
遵医嘱服药:服用药物应严格遵医嘱,不能擅自改变剂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患者服药后有没有其他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定期复查。
日常注意保健:
普通患者:尽可能定时下床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到附近公园散步,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半封闭的商店和超市,以免感染新病菌。
长期卧床患者:家属要协助其定时翻身(2 小时/次),按摩背部排痰和预防褥疮和肌肉萎缩。做法:患者取半卧或侧身,家属扶住患者肩膀,用掌根来回揉按脊柱部两旁肌肉大约 3~5 分钟,然后手握空拳,叩打背部,边叩边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最后放松。
注意外出时间段:春冬季天气较冷,外出时要选气温较高的时间段,以免呼吸道受寒。
日常注意卫生:要勤洗手、饭后要用漱口水漱口以清除口咽部细菌。每天室内要通风换气,定时对患者用品和室内消毒,减少细菌滋生,可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
人员探视:应尽量减少人员探视,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的人接触(如感冒),以免感染新病菌。
预防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降低住院几率,是预防老年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关键。通过定期接种肺炎疫苗、定期体检和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换季注意保暖等来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生活习惯:要养健康生活习惯,不熬夜、不吸烟、不酗酒;坚持锻炼身体,多做扩胸或有氧运动来增强肺功能,如游泳、打太极拳等,提高身体免疫力。
定期接种疫苗:应每年接种肺炎疫苗,特别是 65 岁上的老年人。
定期体检:建议老年人每半年检查一次,及时了解身体健康情况。
积极治疗: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平时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减少住院次数,降低感染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