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特发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概述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会导致肺部出现纤维化瘢痕组织,严重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通常,当人体吸气时,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流循环,随后输送至体内的各个器官。特发性肺纤维化可造成肺部损伤,形成增生性瘢痕组织,减缓氧气从肺部进入血液的速度,损害全身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目前尚未明确特发性肺纤维化具体的致病机制,可能是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伴有某些疾病,也可能是自身基因缺陷所致。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主要高危因素包括:职业暴露、胃食管反流病、吸烟、病毒感染。
特发性肺纤维化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和干咳,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可逆的恶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如果未能及时控制病情,可导致一系列致命性的并发症,最终发生呼吸衰竭。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征兆,应该及早去医院就诊。
确诊特发性肺纤维化,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肺功能评估,以及肺部病理活检,才能了解具体病情及其严重程度。
现有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方案,并不能完全阻止病情进展至终末期。部分治疗方案可以暂时改善症状或延缓疾病的进展,还有部分治疗方案则是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重症患者而言,肺移植可能是最后的选择。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加强疾病管理,改善生活方式,进行肺功能训练。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情复杂,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无法实现完全预防。但通过完善高危人群的职业防护、及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尽早戒烟,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症状
特发性肺纤维化有哪些症状?
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早期,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经过多年进展,肺部的纤维化状况已经非常严重。此时可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或体征:
最常见的是呼吸困难,在患者行走或运动时尤为明显;
咳嗽:通常是干咳,无痰。
容易感觉疲乏;
发生肌肉或关节酸痛;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杵状指:手指和脚趾的尖端变得更宽,像个棒槌。
特发性肺纤维化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特发性肺纤维化如果未能及时控制病情,可导致一系列致命性的并发症:
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呼吸衰竭
病因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人体肺损伤愈合过程中发生的异常反应,由于组织修复过度,导致肺部纤维化增厚。最终损害患者肺泡的气体交换功能,使得血流循环中缺乏足够的氧气。
目前尚未明确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具体致病机制,可能是长期暴露于毒素或粉尘,也可能是各种疾病或基因缺陷所致,更多的则属于原因不明。目前已知的病因如下:
环境因素:
长期吸入各种木材、金属或矿物质的粉尘;
长期吸入各种有害气体或化学毒素。
各种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
慢性病毒感染。
患者自身存在基因缺陷。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易感因素有哪些?
职业暴露:从事矿山、农牧、建筑行业,或是其他长期接触各种可吸入污染物的职业。
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表明有 9/10 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伴有胃食管反流病。
吸烟:有吸烟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特发性肺纤维化,尤其是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
家族病史:家庭成员罹患特发性肺纤维化,可导致发病风险上升。
伴有病毒感染性疾病:慢性丙肝、EB 病毒感染、艾滋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征兆,应及早去医院就诊。
有许多呼吸系统的疾病与特发性肺纤维化具有类似的症状,必须及早确诊,才能对症治疗;
特发性肺纤维化出现症状之后,通常会形成不可逆的肺损伤,一定要及时控制病情。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
医生首先要对患者的肺部进行听诊,并询问具体的病情进展过程、既往病史和家族史。随后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检查项目,综合各项结果才能确诊是否为特发性肺纤维化。
实验室验血:判断是否发生感染和炎症反应,是否存在针对某些致病因素的反应标志物。
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测量患者的血氧浓度。
影像学检查:
X 光胸片:发生呼吸道症状的首要检测手段,评估肺部病变情况。
CT 扫描:肺部和周边组织的详细图像,通常可以观察到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特征性表现。
高分辨率 CT 扫描:可以增强间质纤维化细节,评估肺部的受损程度,缩小临床诊断所需鉴别的疾病范围,并指导后续的治疗决策。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是否正常,尤其是右侧心脏的功能。
肺功能检测:评估总体肺活量,以及肺部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能力。
肺组织活检: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获取肺组织样本。
支气管肺泡灌洗。
支气管镜检查。
获取的患者肺组织样本交由病理科,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和鉴别。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
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如何?能否具体描述?
既往从业经历是否接触过有毒、有害物质?
是否长期吸烟?程度如何?
家庭成员是否患有特发性肺纤维化?
除了呼吸困难,还有什么其他不适或伴有什么其他疾病?
是否发生过 EB 病毒(或丙肝病毒、HIV)感染?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特发性肺纤维化?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目前病情进展到什么程度?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是否可以实现缓解或治愈?
治疗后可以达到怎样的效果?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后是否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
应该怎样安排复诊?
治疗
目前,特发性肺纤维化尚无法治愈,病情将会呈现不可逆的进展过程。这种疾病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整个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患者的远期结局具有显著的个体化差异,部分患者的病情可迅速恶化,而另有部分患者在确诊后仍可以存活10年以上。
部分治疗方案可以暂时改善症状或延缓疾病的进展,还有部分治疗方案则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重症患者而言,肺移植可能是最后的选择。
如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无法治愈,其在肺部形成的纤维化瘢痕难以逆转。现有的治疗方案仅能延缓,而不能完全阻止病情进展至终末期。
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减缓病情进展的药物:尼达尼布(nintedanib)、吡非尼酮(pirfenidone)可减缓肺部损伤和纤维化瘢痕形成的速度,目前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在治疗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明显的副作用,用药前医生会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多数确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患者,医生都可能会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例如泼尼松(prednisone)起始治疗,有时还会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用。这样的用药组合有助于减缓甚至遏止病情进展。常见的免疫抑制剂还有: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环孢菌素(Cyclosporine)。
如果患者有胃食管反流病,一般需要使用抑酸剂:包括 H-2 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兰索拉唑(lansoprazole),奥美拉唑(omeprazole)和泮托拉唑(pantoprazole)。
氧疗:使用氧疗并不能阻止肺损伤,但它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增加血氧浓度:
有助于呼吸顺畅,有利于患者活动;
预防或减少低血氧水平导致的并发症;
改善右心血压;
改善睡眠和生活质量。
手术: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重症患者或是病情进展特别快速的患者,肺移植可能是最后的治疗选择。
若有机会可以参加临床研究:由于特发性肺纤维化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因此患者也可以尝试参加某项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接受实验性方案的治疗。
日常注意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加强疾病管理,改善生活方式,进行肺功能训练。
立刻戒烟,远离二手烟。
补充营养:患者必须摄入足够的热量和均衡的营养。
接种疫苗:如果有条件,应该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减少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开展肺功能康复计划:适度锻炼身体,改善耐力,提高呼吸效率。
放松心情: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娱项目,舒缓紧张的情绪,生活也可以更充实。
加强沟通交流:与医生和家人保持密切沟通,对于疾病治疗保持充分的信心。
预防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情复杂,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无法实现完全预防。但通过完善高危人群的职业防护、及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尽早戒烟,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高危人群的职业防护:从事有毒有害气体、粉尘作业的人员应有完善的防护措施,避免肺部组织受到损伤。
及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尽早戒烟:戒烟不仅能降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风险,还能全面降低全身各处的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