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小儿Rosen-Castleman-Liebow综合征,小儿肺泡磷脂沉着症
概述
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肺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肺泡堆积过多的磷脂蛋白物质,过多的磷脂蛋白物质会阻碍空气进入肺泡、氧气进入血液,导致患者呼吸困难。
病因尚不明了,有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先天遗传因素、机体免疫功能缺陷、继发于其他疾病等。
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先天性肺泡性蛋白沉积、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继发性肺泡蛋白沉积。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多为先天性肺泡性蛋白沉积。
呼吸困难、咳嗽、低烧、疲倦、体重减轻等是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最主要的症状。
主要治疗方法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一旦发现应尽早进行避免耽误病情。治疗的关键点在于应多次反复进行手术治疗;该病容易治疗。
疾病的主要危害是造成呼吸困难,致死率高。
该病无特征性,容易误诊,小儿应该及早进行治疗。
症状
小儿运动过后呼吸困难、咳嗽是该病最常见的症状。另外可伴随有间歇性发热、疲倦、身体消瘦、胸痛、咯血等症状。
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呼吸困难:这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活动后呼吸急促、呼吸费力;少数患儿静止休息时也会发生呼吸困难。
持续性干咳:咳嗽是另一种常见症状,咳嗽无痰或少痰。
间歇性发热:肺泡行蛋白沉积症可能会使患儿发生间歇性低烧症状。
体重下降、精神疲惫:由于肺功能低下,可能导致患儿发育不良,健康状况不佳。
胸痛:胸肺病变部位疼痛。
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
病因
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自身免疫缺陷、继发于其他疾病等有关。
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遗传基因突变:先天性肺泡性蛋白沉积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与肺泡表面活性蛋白基因突变有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发性肺泡性蛋白沉积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阻止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解的自身免疫反应。
继发于其他疾病:恶性肿瘤或其它可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的疾病,如肺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
生活环境空气质量不佳的儿童:长期生活在二手烟、杀虫剂等有害化学物质中,可能引起相关疾病。
母体受孕期间接触化学物质的儿童:基因突变引起先天性肺泡蛋白沉积。
家族中有患此类疾病的儿童:家族性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患肺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儿童:恶性肿瘤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进而继发该疾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呼吸费力或感觉不够用。
持续干咳:持续性少痰或无痰咳嗽,偶尔有血迹或粘液。
间歇性低烧:体温在 37~37.5 摄氏度反复。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衰竭
手脚青紫
咯血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
呼吸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
当医生怀疑是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时,将通常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及肺灌洗术、胸肺 CT 检查等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纤支镜及肺灌洗术:通过此项检查如可见炎症细胞间有大量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嗜酸性颗粒样脂蛋白质物质,则可确诊为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
胸肺部 CT:通过此项检查可准确的显示病变的范围、密度及间质改变。但此项检查不能确诊为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什么症状?什么时候发现这些症状的?
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肺泡性蛋白沉积症?
有没有接触或吸入有害气体或烟雾?
有没有罹患其他疾病?
曾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孩子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病情严重吗?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吗?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治疗费用需要准备多少?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治疗
目前,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暂无特效药物治疗。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目前暂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当患者被诊断为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应及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该方法是小儿肺泡性蛋白沉积症的首选并且为最有效治疗方法。通过机械性的冲洗方法除去积聚在肺泡内的磷脂类物质。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
其他治疗方法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替代治疗:通过给予外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中和的抗体治疗和缓解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功能缺乏的小儿肺泡性蛋白质沉积症。对于确认有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缺乏或水平过低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儿肺功能减退,呼吸困难,病情恶化可导致死亡,常见死因是呼吸衰竭和血液缺氧。
经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后,部分患儿病情可以得到改善,但是通常仅缓解症状,还需要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灌洗治疗,并且要持续治疗多年。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有无体温改变或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及时和医护人员沟通。
术后复查:注意按照医嘱及时复查,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逐渐除去积聚在肺泡内的磷脂类物质。
手术患者饮食:术后需要禁食 2 小时,以免引起呛咳。患者在术后 1 周内,应以流食为主,之后可酌情进食半流食和软食。食物多以高蛋白、高热量、低维生素为主,如牛奶、牛肉、鱼、鸡蛋等。应少量多餐,将食物仔细咀嚼,慢慢下咽。
普通患者饮食:平时吃饭适时适量,不可食用太热、太干、过咸、过油腻、刺激辛辣、过期及变质的食物等;应食用高热量、高蛋白质、低纤维的食物,如奶制品、蛋类大豆、米饭、肉类,及时补充人体所需能量;避免食用性寒凉的食物。
手术患者运动:手术患者要遵医嘱静卧在床进行休息,完全恢复之前不可做类似跑步等剧烈运动。
日常注意护理:平时要预防感冒,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吸入冷空气,避免受寒。注意保持房间空气干净、温湿度适宜;保持乐观的心态。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避免儿童接触有毒、有害的二手烟、杀虫剂等。空气质量不佳时,儿童应佩戴口罩。
怀孕时,孕妇应及时进行产检,避免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
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儿童,应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加身体锻炼等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卫生清洁,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