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钩过长是什么?翼钩过长怎么办?翼钩过长症状有哪些?

疾病定义: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髓炎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骨和关节的慢性疾病。可表现为出现掌跖(足底、脚掌、脚心)部位的脓疱病、痤疮(粉刺、脓包等)、汗腺化脓性炎症;锁骨、胸骨、肋骨肥厚;慢性复发性的多灶性关节炎、骶髂关节炎。患病情况如何?本病的发病率低,国内报道的病例数不足百例,主要发生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地,澳大利亚也有出现。近二十年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发病率和发病趋势无具体统计。为什么会得这个病?本病的病因不明,但是蚊虫叮咬、皮肤反复摩擦造成破损等是其危险因素。这个病有什么症状?临床表现主要是骨损害:锁骨、胸骨、肋骨增厚,表现为前胸壁的疼痛和肿胀,常呈双侧性,也可出现于脊柱和四肢骨增厚,并有关节炎的出现;皮肤损害:可表现为重症痤疮、掌跖脓疱病、化脓性汗腺炎。怎么治疗这个病?由于本病病因不明,目前只能以对症治疗为主,通常可给予小剂量激素进行治疗。当皮肤部位出现痤疮、掌跖脓疱病、化脓性汗腺炎时,可用维 A 酸类药物进行治疗。这个病有什么危害?如果未经过及时和正规治疗,胸骨增厚可压迫气管血管神经,累及脊柱和四肢可导致运动障碍;皮肤出现痤疮、掌跖脓疱病、化脓性汗腺炎等可引起全身感染。本病严重者可致残。如果经过及时正规治疗,本病预后良好。本病的病程长,需长期治疗,后期恢复往往良好。

别称

翼钩综合征,腭帆张肌滑囊炎

概述

翼钩过长是指翼钩的增长过长,从而导致咽腭部出现肿痛、烧灼感等一系列症状体征。

翼钩过长的患病率极低,发病趋势不详。

最主要的病因可能为翼钩长期机械刺激,从而引起周围组织肿胀发炎而引起疼痛感。

主要症状为咽腭部肿胀感、压迫疼痛感等。

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术后一周左右症状即可消失,极少数复发。治疗关键点在于切除过长的翼钩,消除其对周围组织的刺激。治疗难点是手术切除过长翼钩时容易影响周围组织及血管等。

翼钩过长的主要危害是可能引起患者吞咽困难、耳鸣、听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等。

翼钩过长患者应吃软性食物,避免辛辣、坚硬食物等刺激。

症状

最早出现的症状为咽腭部不适、时有疼痛感,随着疾病发展,可出现咽部和头颈部出现肿胀感、烧灼感及压迫疼痛感等,同时可能也会相继出现吞咽困难、味觉异常、耳痛、耳鸣、眩晕、听力减退等症状。

翼钩过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咽腭部不适:咽腭部出现不适,间有疼痛感为翼钩过长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

肿胀感及压迫疼痛感:翼钩过长的长期机械刺激可引起咽部、头颈部周围组织肿胀,从而引起压迫疼痛感,为翼钩过长最典型的症状之一。

吞咽困难:咽部肿胀可导致吞咽费力、疼痛等,最终可引起吞咽苦难。

味觉异常:咽腭部组织长期肿胀疼痛可破坏味觉神经,最终可导致味觉异常。

听觉异常:包括耳鸣、眩晕、耳痛、听力减退等。

神经功能性症状:如气促、头痛、颈肋区放射性疼痛等。

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焦虑、悲观心理、易于激怒、情绪不稳等。

翼钩过程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耳鸣。

听力下降。

病因

翼钩过长的病因尚不清楚。其发病原因可能为翼钩长期的机械刺激,引起周围组织长期肿胀发炎,扰乱了腭帆张肌的肌肉收缩功能,从而刺激腭神经,舌咽神经,面神经等,导致疼痛的感觉。

翼钩过长的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翼钩方位不正或茎突异常形态:这是翼钩过长发生疼痛感的最常见原因,长期的机械刺激引起周围组织发炎肿痛,导致出现咽腭部疼痛感。

口炎、口干及口咽肿瘤:口炎、口干及口咽肿瘤等局部因素可诱发咽腭部发炎肿痛等。

全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贫血、精神病、神经症等疾病发作时,可引起咽腭部的疼痛感。

哪些人容易患翼钩过长?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翼钩过长:

口咽部疾病:如口咽肿瘤患者、口炎患者等。

免疫力低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因其他原因服用免疫抑制药等。

炎症:如红斑狼疮患者、结节病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等。

精神压力:如家庭成员突然死亡带来的心理压力。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翼钩过长:

女性:虽然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发生,但该病更多见于女性患者。

成年人:该疾病多发生于成年人。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咽腭部疼痛;

吞咽苦难;

味觉异常;

耳鸣、眩晕、听力下降。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气促、呼吸困难;

咽腭部疼痛难忍。

建议就诊科室:

耳鼻喉头颈外科

口腔科

呼吸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翼钩过长?

当医生怀疑翼钩过长时,将通过询问患者症状、个人既往史,并进行视诊、触诊、X 线摄片、CT 检查等来确诊。

视诊及触诊:

医生视诊的目的是观察患处黏膜及周围组织表面破损情况,触诊目的是了解包块大小,位置以及有无压痛等,视触诊意义在于大致了解包块情况,以便于后续检查和治疗。

患者需半卧位躺在椅子上,张开嘴巴,医生便可观察局部包块大小及周围组织等情况。

X 线摄片:X 线摄片的目的在于了解翼钩突出的位置,了解它对周围组织以及其他骨骼有无影响等,意义是有利于医生及患者考虑是否继续保守治疗及是否转为手术治疗等。患者需面向仪器站立不动数秒即可成像,患者需取下耳环、项链等金属饰品等,避免对成像造成影响。

CT 检查:CT 检查目的是更加清楚的了解翼钩的位置以及翼钩突出骨头的密度等情况,还能了解周围组织的水肿及发炎状况等,意义在于帮助患者和医生了解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更清楚的依据。患者需平躺于仪器床上,双手放置于胸前,尽量保持不动,做检查前取下耳环、项链等金属饰品。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咽腭部疼痛时间有多长了?

每次疼痛持续多久?

疼痛时还伴有其他哪些部位的疼痛?

疼痛发作时跟其他事件有关吗?比如生病、受凉等?

吃药后症状可以缓解吗?

缓解后会复发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我应该怎么治疗?

我应该做些什么检查?

只吃药能治好吗?

手术之后能痊愈吗?有后遗症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治疗费用高吗?哪些费用在医保范畴内?

治疗

翼钩过长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应该消除炎症,建议软性饮食,或者翼钩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若保守治疗失败,或炎症等原因使翼钩延长,将考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青霉素或头孢静脉滴注:如果患者出现肿痛及压迫疼痛感等,可考虑炎症发作,可口服广谱抗生素。患病部位有白点或脓性分泌物,则需采用青霉素或头孢滴注,产生效果较快。其目的是杀灭细菌及清除细菌分泌物及毒素等,意义是阻止败血症、继发其他部位感染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此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的作用,目的在于帮助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以及消除炎症等,意义在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常用药物有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糖皮质激素:曲安奈德、醋酸可的松等类固醇激素可用于局部注射,目的是缓解疼痛感,意义在于对患处进行封闭治疗。

手术治疗:

局麻下切除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切除过长的翼钩,能够消除翼钩过长的长期机械刺激,从而根除病因,最终达到症状缓解。手术创伤小,术后一周左右症状可有效缓解。

疾病发展和转归:

翼钩过长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生活质量会大大下降,可能会出现翼钩周围组织反复发炎,最终导致吞咽困难、味觉失常、听力下降等风险。

翼钩过长很少会危及生命,极少数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痊愈,通常在治疗后不久即会复发。在手术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即可治愈,术后未再复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禁食,避免挤压,若发生伤口破溃或有过多渗出液,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

在应用头孢等抗生素期间,严禁饮酒,防止出现乙醛蓄积中毒症状。

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患者第 1 年应每 6 个月到医院复查 1 次,若无异常,后续可 1 年复查 1 次,主要复查血常规、头颈部 CT 等。

饮食

术后患者:术后 3 天需禁食,而后逐渐转为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大约 1 周后可正常饮食。

非手术治疗患者:患者日常注意应多吃软性食物,避免坚硬食物,如坚果等。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做好口腔清洁卫生,尽量用软牙刷刷牙,避免口腔黏膜损伤。

炎症性疾病患者应按时服用抗炎药物,定期复查炎性指标,如白细胞数量、C 反应蛋白等。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适当运动。

成年人若出现反复咽腭部疼痛,应定期入院检查。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阿莫西林胶囊(科瑞)的功效与作用-阿莫西林胶囊(科瑞)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维生素C片的功效与作用-维生素C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