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肠阿米巴病,阿米巴感染,阿米巴痢疾
概述
阿米巴病(amebiasis)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根据病变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肠阿米巴病(intestinal amebiasis)和肠外阿米巴病(extraintestinal amebiasis)。肠阿米巴病主要发生在结肠部位,患者出现痢疾样症状,黏液血便、呈果酱样,每天 3~10 次;肠外阿米巴病则可以发生在肝、肺、脑等部位,导致病变脏器发生脓肿。
阿米巴病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所致,可分为肠内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慢性患者、恢复期患者及无症状包囊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常见症状有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等,重症患者会出现肠绞痛和毒血症的表现,症状持续 2 个月以上可以转为慢性阿米巴痢疾。
如果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血便、肠绞痛、食欲缺乏、贫血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和肠镜检查做出诊断。
目前临床治疗阿米巴病患者主要是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病原和并发症治疗,常用药物有硝基咪唑类药物、二氯尼特和一些其他抗菌药物[1][2]。
急性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吃流质饮食。慢性患者应该加强营养,避免进食刺激性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饭前便后勤洗手。
症状
阿米巴病有哪些临床特征[1]?
潜伏期一般为 3 周,最短仅为数天,最长可达 1 年以上,包囊的携带者一般无症状。但当被感染者免疫力低下时,包囊转变为滋养体,被感染者出现急性阿米巴痢疾:
轻型患者症状较轻,主要是腹痛、腹泻等;
普通型患者主要表现为黏液血便,呈果酱样,每天 3~10 余次,有腥臭味,并伴有腹胀或轻、中度腹痛;
重型患者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肠绞痛,排黏液血性或血水样粪便,呕吐,里急后重(下腹部不适,想解大便,却总有排便不尽感),甚至出现虚脱、肠出血和腹膜炎。
急性阿米巴痢疾症状持续 2 个月以上可转为慢性阿米巴痢疾,患者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贫血、乏力、腹胀、腹泻等,可持续或间接存在。
阿米巴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1][2]?
肠道并发症
肠穿孔
肠出血
阿米巴阑尾炎
结肠病变
直肠-肛周瘘管
肠外并发症
肺炎
阿米巴瘤
阿米巴肝脓肿
阿米巴肺脓肿
阿米巴脑脓肿
阿米巴胸膜炎
阿米巴尿道炎
阿米巴阴道炎
病因
阿米巴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阿米巴病由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所致,可分为肠内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
肠阿米巴病变部位主要在结肠,表现为痢疾样的症状;
肠外阿米巴病则可以发生在肝、肺或者脑,表现为各脏器的脓肿。
溶组织内阿米巴具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
前者为溶组织阿米巴的致病形态,可侵袭组织形成病灶;
后者为感染形态,感染人体后在肠腔重新形成滋养体,重复其生活过程。
慢性患者、恢复期患者及无症状包囊携带者可通过粪便排出包囊,是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包括:
摄入被包囊污染的食物和水;
水源污染引起地方性流行;
生吃被包囊污染的瓜果蔬菜;
苍蝇、蟑螂可起到传播作用。
临床发生阿米巴病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营养不良;
免疫力低下;
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
当地的经济水平低、卫生状况差、生活习惯不卫生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1]?
如果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血便、果酱样大便、肠绞痛、食欲减退、贫血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感染科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肠阿米巴病[1]?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再结合实验室检查和肠镜检查等加以确诊:
病史:食用过不洁食物或与慢性腹泻患者密切接触过。
体检:有痢疾样症状,且右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
实验室检查:
粪便中检查出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
血清中检测出抗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抗体;
粪便中检测出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的特异性抗原和 DNA。
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观察到散在潜行性溃疡,溃面标本能检测病原体。
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最近是否吃过不干净的食物?
身边有没有一直腹泻?
能否描述目前症状的严重程度?
最近有没有到外地去?
家里是否还有其他人也有类似的症状?
患者可以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阿米巴病?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多久之后可以缓解?
能否治愈?是否会复发?
康复后需要注意什么?
是否具有传染性?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目前临床治疗阿米巴病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病原和并发症治疗[1][2]。
一般治疗
急性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
慢性患者加强营养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腹泻严重时需要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重症患者需要输液、输血等支持治疗。
病原治疗
主要为口服甲硝唑等硝基咪唑类药物,还可以使用二氯尼特、巴龙霉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日常注意
急性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慢性的患者需要加强营养,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
急性的患者需要多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有利于恢复;
急性的患者需要吃流质饮食或者少渣的饮食;
慢性患者需要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
阿米巴病有反复感染的可能因此平时要注意饮食的卫生。
预防
如果是从事饮食行业的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携带者或阿米巴病慢性患者,治疗期间需要调换工作;
避免使用生食或不洁食物;
平时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尤其是身边有阿米巴病患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