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是什么?丙型肝炎怎么办?丙型肝炎症状有哪些?

髋关节积液是由于关节腔内液体超过正常含量,留而不去所形成。正常髋关节腔内仅有少量滑液,关节活动时起到润滑的作用。髋关节病变时,在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关节内产生大量的液体蓄积,明显超过关节内液体的正常含量,造成关节囊膨大。髋关节 X 线检查,可见邻近的肌腱阴影或脂肪垫影像呈现受压移位,关节间隙增宽。行关节穿刺时,可发现关节内压力增大,能抽出淡黄色或带有血性的液体。髋关节积液经治疗液体可以吸收,达到治愈。若不能完全吸收,也可发展成纤维粘连,造成纤维性关节强硬。

别称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

概述

丙型肝炎(hepatitis C,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 HCV) 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传播。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不同性别、年龄、种族人群均易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 1.7 亿人感染丙肝病毒,我国丙肝病毒感染者约 1000 万。多数人感染后并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很多感染者并不知道已感染丙肝病毒。近年来,在丙肝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丙肝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

症状

大多数 HCV 感染者都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少数急性感染者可能会在感染病毒后的 1 ~ 3 月内出现的疲劳、关节疼痛、腹痛等症状;绝大多数慢性感染者在发生并发症之前都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因此丙肝抗体的筛查对于发现丙型肝炎非常重要。

丙型肝炎分为急性期与慢性期:患者感染 HCV 后进入急性期,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大部分患者会发展成慢性感染。慢性 HCV 感染可能会引发肝脏纤维化,一部分患者会发生更为严重的肝脏问题,如肝硬化、肝癌。

感染 HCV 会出现哪些症状?

多数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者都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少数急性感染者会在感染病毒后的 1 ~ 3 月内出现症状,可能包括:

疲劳

关节疼痛

腹痛

皮肤瘙痒

肌肉酸痛

深色尿

黄疸(皮肤和眼睛巩膜发黄)

丙型肝炎能引起患者的肝脏损伤(如肝硬化)。如果进展为肝硬化,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肝掌,即许多扩张连成片的小动脉引起的手掌泛红。

蜘蛛痣,即表皮下的血管丛,外观像微小的红色蜘蛛,可能出现于胸部、肩部和面部。

腹部、腿部和足部肿胀。

肌肉萎缩。

消化道静脉扩张并出血,称为静脉曲张出血。

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称为肝性脑病。这种损伤能引起如意识模糊、记忆力下降及注意力障碍等。

感染 HCV 后,疾病会怎样发展?

丙型肝炎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急性丙型肝炎,指患者近期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 (HCV)。第二阶段称为慢性丙型肝炎,指感染持续 6 个月以上。

急性丙型肝炎的疾病进程:

患者感染 HCV 后立即进入急性感染期。有些患者可以清除病毒,并不会导致任何肝脏问题;但多达 55% ~ 85% 的患者将转为慢性丙型肝炎。

大部分患者在急性感染丙型肝炎后并无明显症状,患者可能长时间不知道自己患病。

慢性丙型肝炎的疾病进程:

慢性 HCV 感染可能会引发肝脏纤维化,最终出现更为严重的肝脏问题,如肝硬化、肝癌。

丙肝病毒感染进展通常比较缓慢,感染 20 年后,约 5% ~ 15% 的患者会发生肝硬化;感染 30 年后,约有 1% ~ 3% 的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

就诊指南

由于丙型肝炎常常没有症状,患者往往是通过体检发现异常后进一步检查发现的,或者是在进行其他医学检查(如献血、手术前)直接筛查发现的。

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立即前往急诊:

出现非常严重的意识障碍或产生幻觉

直肠出血或呕血

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请前往就医:

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HCV)。

有 HCV 感染风险或是丙肝感染高危人群(如静脉吸毒者)。

出现丙型肝炎的症状(疲劳、肌肉酸痛、食欲不振、恶心、深色尿或黄灰色便、发热或黄疸),并且有丙型肝炎暴露史。

下列专科医生能够诊断丙型肝炎并提供更多帮助:

消化科医生

肝病科医生

感染科医生

病因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 HCV 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传播。

目前认为,丙型肝炎病毒造成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病毒直接攻击人体细胞,而是 HCV 感染后引起人体免疫学应答,免疫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从而引起肝脏病变。

丙型肝炎是如何传播的?

与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拥抱、亲吻、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等,并不会传播丙型肝炎。

与患者有血液接触则会传播丙型肝炎,其中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与患者共用注射器吸毒,共用剃须刀或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在过去,血液和血制品是丙肝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少数情况下,患有丙型肝炎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播给刚出生的婴儿,医务人员也可能不慎暴露于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者的血液而导致被传染。

通过性接触传播丙型肝炎的风险很小,但有很多性伴侣的个体感染的风险会升高。

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目前认为,丙型肝炎病毒 (HCV) 造成肝损伤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病毒直接攻击人体细胞,而是 HCV 感染后引起人体免疫学应答,其中名为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 (CTL) 的免疫细胞起了重要作用。CTL 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从而引起肝脏病变。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 HCV?

静脉吸毒者。

具有医源性暴露史,包括手术、透析、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或组织移植等。

具有职业或其他原因(纹身、穿孔、针灸等)所致针刺伤史。

具有高危性行为史,如有多个性伴或男男性行为者。

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者的性伴侣及家庭成员。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者。

感染 HCV 的母亲所生的子女。

1993 年前有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史者(我国自 1993 年起对献血人员进行丙肝筛查)。

就医

由于丙肝常常没有症状,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往往已经感染了数年时间。并且,很多患者都是在为其他目的(如外科手术前、献血前)做检查时无意间发现了病毒感染。

为了做出疾病诊断,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开展实验室检查,其中丙型肝炎病毒 RNA (HCV RNA) 的检查是确诊疾病的金标准。

医生是如何诊断丙肝的?

医生往往会分两步来诊断和评估丙型肝炎:

首先,医生会根据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丙型肝炎。

其次,医生会通过一些辅助检查手段来评估肝脏功能、查看是否有并发症发生。

常用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实验室检查的指标包括: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 HCV)。这个项目用以初步筛查抗 HCV。如果抗 HCV 阳性,则表明患者曾经感染过 HCV,但无法区分是急性感染还是慢性感染;如果抗 HCV 阴性,一般情况下排除了病毒感染,但某些患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透析患者)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的情况。

丙型肝炎病毒 RNA (HCV RNA)。对于抗 HCV 阳性者,需要进一步检测 HCV RNA,以确定是否为现症感染。对于可能抗 HCV 假阴性者,仍需要做 HCV RNA 检测,具体情况医生会帮助判断。这个项目是确诊丙肝的“金标准”,还可以用于评价治疗效果。

HCV 基因分型。HCV 基因型是确定丙肝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

肝脏生化检测。评估肝脏功能的检查项目。

其他检查项目:

肝纤维化无创检查,用以识别和评估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监测病情进展。

影像学检查,用以监测慢性丙肝的病情进展、了解是否有肝硬化、发现肝脏肿瘤。检查项目包括腹部超声、CT 和 MRI。

丙型肝炎筛查

丙型肝炎病毒 (HCV) 感染者的筛检通常使用抗 HCV 检测,筛查阳性者再进一步检测 HCV RNA 进行确诊。通常下列人群应接受丙肝筛查:

HCV 感染高危人群。

准备进行特殊或侵入性医疗操作的人群,包括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血液透析、内镜检查、有创导管或其他有创介入诊疗。

肝脏生化检测发现不明原因的异常,如 ALT 升高、胆红素升高。

治疗

对于急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预防其发展为慢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近年来新药研发的突破性进展,慢性丙型肝炎已经可以通过抗病毒药物达到治愈。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丙型肝炎?

急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由于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 (HCV),多数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不会接受治疗。

如果患者知晓自己可能感染了病毒(如被针头刺伤的医务人员),就可以在早期发现急性丙型肝炎。

抗病毒药物治疗是预防急性丙肝发展为慢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大多数丙型肝炎患者在被确诊时已经是长期、慢性感染者。

只要没有禁忌症,所有 HCV RNA 阳性患者都应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清除 HCV,获得治愈,减轻 HCV 相关肝损伤,逆转肝纤维化,阻止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细胞癌,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同时预防 HCV 传播。

在抗病毒药物治疗方面:

传统上,长效干扰素 (peg-interferon, Peg-IFN) + 利巴韦林 (ribavirin, RBV) 是国内的标准治疗方案,能使大部分患者清除病毒,但不良反应较大,治疗周期较长。

近年来,抗病毒药物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直接抗病毒药物 (direct antiviral agents, DAAs) 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具有更高的治愈率、更少的副作用和更短的治疗周期,逐渐成为慢性丙肝治疗的首选方案。国外已有多个 DAAs 药物上市,它们可以和 Peg-IFN 或 RBV 合用,也可以和其他 DAAs 药物合用。目前,已经在中国上市的药物有阿舒瑞韦 (asunaprevir) 和达卡他韦 (daclatasvir)。

目前有哪些在研的新药?

丙型肝炎领域新药研发进展飞速,不断有新的直接抗病毒药物 (DAAs) 获批上市。目前,欧美已经上市而中国尚在研发的药物有:

索非布韦 (sofosbuvir)

索非布韦 (sofosbuvir) + 雷迪帕韦 (ledipasvir)

奥比帕利 (paritaprevir + ritonavir + ombitasvir)

达塞布韦 (dasabuvir)

索非布韦 (sofosbuvir) + 维帕他韦 (velpatasvir)

依巴司韦 (elbasvir) + 格佐普韦 (grazoprevir)

司美匹韦 (simeprevir)

另外,中国本土企业也在研发新药,包括 ASC08 和 ASC16。

由于丙型肝炎领域新药进展迅速,建议患者密切关注最新资讯、并和医生紧密沟通,以作出最佳的治疗选择。

如何治疗丙肝并发症?

如果丙型肝炎持续恶化,可能导致患者肝脏功能停止运转,这种情况称为终末期肝衰竭。此时,肝脏移植可能是延长患者生命的唯一方法。如果患者饮酒、与他人共用针头注射毒品、患有严重抑郁症或其他特定心理疾病,可能不宜选择肝脏移植。肝脏移植后,患者需要由专科医生进行终身随访,患者还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来避免身体排斥新的肝脏。

日常注意

不同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表现不同,有些患者会感到疲乏、不适或消化道症状。除积极采取抗病毒治疗外,患者可在家中采取生活方式调整的各项措施帮助自己在身体上和情绪上都保持良好的状态。

丙肝患者生活中有何注意事项?

放慢节奏:疲乏是丙型肝炎患者常见的症状。如果患者感到疲乏劳累,则应减少工作并充分休息。例如,请人帮助自己处理家务,向工作单位申请减少工作时间(或者工作时间更灵活)。

适当锻炼:患者可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进行适当锻炼。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可以使患者获得充沛的能量,也可以改善抑郁情绪。

合理饮食:有时,丙型肝炎患者会出现难以进食的症状,患者可能没有食欲或感到恶心。这种情况下,即使患者没有进食的欲望,少量多次进食也是十分重要的。有些患者会在下午出现恶心的症状,可尝试在早晨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果患者存在肝硬化,则不建议食用盐含量较高及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

避免酒精和药物:丙型肝炎患者应避免摄入损害肝脏的物质,如酒精和毒品,还要注意避免使用某些损害肝脏的药物。许多药物会加重肝脏负荷,丙肝患者在服用任何药物之前应咨询医生。

控制瘙痒:如果患者感到皮肤瘙痒,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缓解瘙痒。服药期间务必遵循药物说明书,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

缓解抑郁:长期患有严重疾病会使患者感到愤怒或沮丧,产生抑郁情绪。这种情况下,患者应及时咨询医生,确定是否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或咨询治疗。

了解疾病:了解丙型肝炎相关的知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治疗疾病。患者对丙肝了解得越多,对疾病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的帮助就越大。

预防

没有有效的疫苗可用于丙型肝炎的预防,但能够通过一些措施预防 HCV 传播,如避免共用注射器、遵循医学操作安全指南、使用针头时充分消毒等。

健康人如何避免感染 HCV?

静脉吸毒者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指导他们参加注射器更换项目或到毒品康复中心指导。

如在医疗机构工作,应遵守安全指南。戴防护手套,穿防护衣并且正确处置注射器和其他被污染的尖锐物品。

如果进行纹身、穿耳环孔或针灸,要确保从业者对设备和用品进行消毒。

丙肝患者如何避免传播给他人?

覆盖切口、擦伤和水泡来,防止他人与自身血液和其他体液接触。丢弃任何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如创可贴。

不参加献血、捐精或捐卵。

使用水和肥皂洗手及与自身血液接触的任何物品。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或任何可能携带自身血液的物品。

发生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

患有丙型肝炎的哺乳期母亲能持续哺乳(因为丙型肝炎病毒不能通过乳汁传播),但要注意避免乳头破裂,这可能导致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复方赖氨酸颗粒的功效与作用-复方赖氨酸颗粒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克霉唑阴道片的功效与作用-克霉唑阴道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