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黑斑息肉综合征
概述
波伊茨-耶格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简称 PJS),也称黑斑息肉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综合征,是一类伴有黏膜、皮肤色素沉着的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1]。该疾病发生胃肠道和非胃肠道癌症的风险增加。而且该疾病患者常伴发生殖系统和其他许多器官的良性或恶性肿瘤。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为主,治疗预防并重。
波伊茨-耶格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致病机制为黏膜、皮肤色素沉着的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
PJS 的主要症状为口唇、四肢末端黑斑,伴小肠及结肠息肉,间断腹痛、便血等。
PJS 的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为主,治疗预防并重。
综合征发病率约 1/200 000,患病率 1/200 000~1/8000[2]。
预后 PJS 癌变风险较高,且胃肠道息肉导致肠套叠、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从而影响生命质量和使病死率增加。
症状
波伊茨-耶格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反复肠套叠、腹痛、腹泻、黏液便、便血、便秘、呕血、贫血。
色素沉着多见于口唇及其四周、颊部、面部、手指皮肤,偶见于肠黏膜,色素可呈褐色、棕褐色、灰色和蓝色等。
胃肠道息肉,以空肠、回肠最多见,其次为结肠和直肠,胃、十二指肠和阑尾少见。
病因
研究显示,STK1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基因是 PJ 综合征的致病基因,50%~80% 该疾病患者可检测到 STK11/LKB1 基因突变,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9p13.3,该基因编码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其功能可能与参与细胞周期 G1 期停滞有关,可能参与信号传导通路有关。有一小部分患者无家族史,推测有新生突变导致[3][4]。
就医
临床观察和身体检查有助于识别上述明显的本病症状。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以下检查:
基因检测:主要方法有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技术、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DNA 芯片技术及 DNA 直接测序及比较新颖的高分辨率熔点分析技术等。
内镜检查:从基线筛查和随访筛查需要定期进行内镜检查,包括胃镜、结肠镜、胶囊内镜或小肠镜检查。
影像学和检查:检测消化道息肉情况。
胃肠钡剂检查:可见胃肠道多发息肉征象。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腹痛、腹泻、黏液便、便血、便秘、呕血、贫血;
口唇及其四周、颊部、面部、手指皮肤有较明显的色素沉着;
出现胃肠道息肉;
严重的消化道出血。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波伊茨-耶格综合征?
该病的诊断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息肉检查:两处或以上经组织学检查证实的 PJ 息肉,疑诊。
家族史检查:发现某一个体任意数量的 PJ 息肉,且其近亲中有 PJS 家族史,疑诊。
皮肤色素沉着检查:发现某一个体有特征性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且其近亲中有 PJS 家族史,疑诊。
患有特征性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中息肉检查:有特征性皮肤黏膜色素沉着的个体出现任意数量的 PJ 息肉,疑诊。
基因检测:确诊。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平常是否有腹痛、腹泻、黏液便、呕血?
面部、手指是否有色素沉积?
是否经常出现便血、便秘症状?
是否有贫血状况?
是否做过胃肠道检查,是否检查出息肉?
直系亲属有没有诊断出波伊茨-耶格综合征?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波伊茨-耶格综合征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需要做更多检查吗?
哪种治疗方法最有效?有副作用吗?
治疗需要多长时间?能治愈吗?
这种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这病有治愈的可能吗?
我的家人应该接受相关基因检测吗?
这种疾病会影响生育吗?
治疗
治疗原则:对症治疗为主,治疗预防并重。
对症治疗(胃肠道息肉的处理)
内镜治疗(针对较小胃肠道息肉);
手术治疗(针对较大息肉或密集丛生息肉)。
癌症筛查和处理
色素斑可试行电灼;
二氧化碳冰冻疗法。
日常注意
预后:PJS 癌变风险较高,且胃肠道息肉导致肠套叠、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从而影响生命质量和使病死率增加,故需要定期监测、规律随诊、及时对症处理[5]。
定期进行胃肠检查,如胃镜、肠镜、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腹盆腔 CT 可发现胃、结肠息肉。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多与病友及医生交流病情将有助于恢复。
预防
因 PJS 是一种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直系亲属应接受相关检查。
应尽量行胃镜、结肠镜检查、小肠镜检查以及全消化道钡剂造影,以彻底排除消化道的息肉。
面部或手部出现明显的色素沉积,需立即就医。
不要太过劳累,注意适当休息。
注重对肠胃的保养,忌吃过多的蛋白质、脂肪类、肉类等酸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