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老年人伪膜性小肠结肠炎,老年人假膜性肠炎,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老年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性肠炎,老年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概述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因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内菌群失调引起的肠炎,主要表现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在肠道内大量增殖后,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一系列症状。
15% 至 70% 的新生儿,3% 至 8% 的健康成人,以及可能 20% 的住院成人已携带病原体却尚未发病。医务工 我们经常是传播的来源。
肠道内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大量增殖是引起该病的原因。大量使用抗生素、年龄增长、免疫力低下等都是容易导致肠道内菌群失调的原因。
根据内镜下结果分为三型:
一是结肠炎样型,可见于病情轻、就医早的患者,内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
二是轻型,多见于病程早期,黏膜仍以充血水肿为主要表现,可见白色斑点状、跳跃分布的假膜形成,周围可见红晕;
三是重型,多见于病程重,就医晚的患者,可见大量不易剥离的黄色假膜形成,强行剥离后可有出血,剥离面可见糜烂性胃炎表现。
主要症状是腹泻,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有假膜排出,少数患者大便呈脓血样便;腹痛,多为胀痛、钝痛或痉挛性疼痛,腹部压痛不明显;发热;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引起休克。
主要治疗方法为停用引起腹泻的相关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给予敏感抗生素抑菌。治疗关键在于恢复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治疗难点为预防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疾病的主要危害是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严重时大量腹泻会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出现休克及死亡。
该病的主要诱因是抗生素的使用。如果出现抗生素使用后的腹泻、腹痛等症状,应高度怀疑此病。
症状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患者多为在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腹泻:量大,呈水样,病情严重的患者可有假膜排出。
腹痛:多为胀痛、钝痛或痉挛性疼痛,腹部压痛不明显。
发热:中等度或高热多见,可伴有头昏、乏力等毒血症症状。
水、电解质紊乱:腹泻严重时丢失大量水、电解质,严重者可引起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进行性下降等。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电解质紊乱低
巨结肠
肠梗阻
肠穿孔
休克
病因
人体内菌群失调,大量使用抗生素、年龄增长、免疫力低下、胃肠道手术,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的使用是该病最常见的原因,它扰乱了肠道菌群的正常比例,使难辨梭菌在肠道内大量增殖,释放毒素而致病。因此该病也称为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密切接触该类患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也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
胃肠道手术、肠出血等容易诱发该病。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有如下可改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免疫力低下者,对致病菌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患病。
卫生习惯不良者,因为此病主要为经口途径传播,容易患病。
有如下不可改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住院患者:与医院内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污染较严重有关。
近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引起该病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近期使用抗生素且有腹泻、腹痛的症状,应高度怀疑罹患此病。
老年人:各个年龄均可患病,但绝大多数为老年患者。
就医
若出现大量水样腹泻、腹痛和发烧应及时就医;若出现血压降低、严重腹痛和昏迷的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大量水样腹泻
腹痛
发烧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血压降低;
严重腹痛,甚至出现腹膜刺激征;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当医生怀疑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时,会通过询问近期抗生素使用情况,临床症状,及可靠的辅助检查如抗毒素中和试验、内镜等明确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抗毒素中和试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与其抗毒素会特异性反应,但是较费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记的抗原抗体进行反应,具有快速、敏感、简便等优点。
谷氨酸脱氢酶测定: 谷氨酸脱氢酶是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高度表达的一种酶,有参考意义。
核酸扩增试验:检测难辨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毒素,特异性敏感性高,但操作困难。
腹部 X 线:可见结肠扩张,结肠壁水肿明显,结肠袋扭转,部分患者可在侧面见到假膜突起。
结肠镜:内镜下直接观察,可靠直观。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近期有使用过抗生素吗?
平时有什么基础疾病吗?
每天腹泻几次?大便什么性质?
腹痛吗?什么感觉?
近期或目前有过住院吗?
发烧吗?体温多少?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需要接受哪些治疗,花费多少,能报销吗?
会传染给我的家人吗,怎么避免发生呢?
治疗周期有多长?
最严重会有什么危害呢?
我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容易复发吗?
治疗
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应结合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病情严重时选择手术治疗,注意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药物治疗
抗生素:万古霉素及甲硝唑为首选抗菌药物, 病情严重时应联合用药。
微生态制剂:如酵母菌制剂及乳酸杆菌制剂,恢复肠道内正常菌群平衡。
吸附难辨梭菌毒素:如污泥梭状芽孢杆菌抗毒素,治疗作用不及抗生素,但是可以预防复发。
手术治疗
对于存在严重疼痛、器官衰竭、毒性巨结肠或的患者来说,手术将结肠的病变部分切除是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其他治疗
停止服用腹泻前使用的可疑抗生素。
补充足够的液体:选择含有糖和盐的液体,如稀释的果汁和肉汤。
对于难治性复发患者,粪便移植(将健康捐赠者的粪便放入患者的结肠内)是有效手段。
疾病发展和转归
该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甚至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患者可能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首次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约有 20% 的患者出现复发,部分患者可有多次复发。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生冷的食物尽量少吃,饮水应当煮沸。
术后护理:如果患者做了手术,应注意切口的情况,保持切口周围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关注体温。
如果治疗后再次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该病复发率较高。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打太极拳、羽毛球,身体条件允许者可以适度慢跑。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病从口入,在用完卫生间和吃饭前,用肥皂水洗手。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如果必须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最好选择窄谱抗生素。
必须住院治疗的患者,尽量减少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内格外注意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