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扑翼样震颤是以手和手腕的运动,类似于翅膀的拍打为特征的一种震颤或运动障碍。这种震颤是非自愿的,不能由个人控制。
可以在任何代谢性脑病中看到,例如慢性肝肾功能衰竭,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和常见的失代偿性肝衰竭等。
当手腕伸展时,扑翼样震颤是手的震颤,有时可描述为一只扇动翅膀的鸟。这种运动障碍的特征在于患者不能保持位置。
获得详细的病史,然后进行临床检查可有助于诊断。
治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
症状
扑翼样震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无法保持中立手腕位置或固定位置。
手颤抖、肌肉收缩中断导致姿势失误(频率为 3~5 赫兹)。
抽搐。
双手不规则的“拍打”。
不自主运动。
手疼痛和不适。
病因
扑翼样震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肝性脑病:肝脏的主要功能是过滤体内毒素,但是当肝脏因其他原因受损时,导致无法有效地清除毒素。因此,毒素可以在血液中积聚并进入大脑,从而破坏大脑功能。
代谢性脑病:肝肾疾病的并发症是代谢性脑病。当某些维生素或矿物质(例如氨)过多或过少地穿过血脑屏障时会发生这种情况,导致神经系统错误。
药物脑病:某些药物,如抗惊厥药(用于治疗癫痫)和巴比妥类药物(用于镇静)的使用,可以影响大脑反应。
心脑病:当心脏没有足够的氧气泵入全身时,大脑就会受到影响。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血肿等问题。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任何特征性的颤抖震颤,或者有任何上述危险因素。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扑翼样震颤?
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诊断扑翼样震颤。它通常涉及获得详细的病史,然后进行临床检查。使患者伸展双臂,伸展手指,弯曲手腕并观察任何异常的抽搐或震颤。另一种方法涉及使患者在仰卧位时放松双腿,膝盖弯曲并且脚平放在桌子上。在阳性情况下,当腿部落到两侧时,可以注意到腿和髋关节的拍打。
可以基于潜在病症进行诸如血液检查,以查找血液中化学物质或矿物质的堆积物。尿液分析,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肌电图(EMG),神经传导研究等的调查研究,并确定潜在疾病的程度。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
血液检查:查找血液中化学物质或矿物质的堆积物。
尿液分析。
CT 扫描。
MRI 。
EMG 。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肝肾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史?
有没有服用过抗惊厥药物?
是否吸烟、是否喜欢大量饮酒?
直系亲属有没有动脉粥样硬化?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症状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
是否自行用过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扑翼样震颤?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病因治疗
伴肝病时,医生会注意患者有无并发出血等早期表现,如烦躁不安、心动过速、皮肤湿冷(有无黄疸,检查口腔黏膜及睑结膜有无苍白)。患者出血晚期表现为血压下降、少尿、呕血、黑便。应建立静脉通路行输液及血液置换,使患者平卧位,下肢抬高 20 度,持续吸氧。
伴肾病时,医生会检查患者有无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心动过速、呕吐、腹泻、腹部绞痛、肌无力、反射亢进、Kussmaul 呼吸(各种酸中毒所导致的深长规则大呼吸)等症状,相应地给予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胰岛素、聚苯乙烯磺酸钠等药物治疗。
伴肺病时,根据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辅助呼吸机应用、发绀等表现,决定是否给予鼻导管、面罩吸氧、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辅助通气。
对症治疗
适当休息以减轻乏力;抬高头部以减轻呼吸困难和端坐呼吸等症状。
用油擦洗皮肤缓解黄疸和尿毒症引起的皮肤瘙痒(避免应用肥皂)。
给予患者及家属精神支持。
若患者意识不清,应给予胃肠外营养,监测血清及尿液以评估静脉给营养情况。
每 2 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引起压疮。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
指导患者按医嘱规定的剂量、用法服药。
需要特别护理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记录 24 小时进出量。
饮食调理:低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或进行静脉营养支持。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积极治疗肝肾疾病、呼吸疾病、心脏疾病。
健康饮食:少吃高胆固醇、高蛋白的食物。
适当减重,规律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