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医源性食管损伤
概述
器械性食管损伤一般指诊疗过程中,对食管进行侵入性操作(如内镜检查、食管扩张术及食管置管术等)时,因操作不慎或食管潜在病变而导致食管内膜损伤、食管破裂、食管穿孔等。
该病主要由医源性损伤所致;医生技术不熟练、患者食管有潜在病变等都是危险因素。
根据食管损伤的部位,该病分为颈段食管损伤、胸段食管损伤和腹段食管损伤。
器械操作后,患者在吞咽时出现疼痛、颈部压痛及皮下气肿是本病的常见症状,有时还可出现发热、呼吸困难。
一般治疗包括禁食、营养支持、抗感染、有效引流、食管穿孔修补术。治疗关键点在于通畅引流及足够抗感染治疗。治疗难点在于确定食管损伤的具体部位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严重的损伤部位感染,可导致发绀、休克及死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本病临床上已较少见;器械性食管损伤以食管穿孔最为多见,如未能及早诊断并及时正确治疗,病死率极高。
症状
吞咽疼痛、颈部压痛、皮下气肿等症状是器械性食管损伤最常见的症状。
器械性食管损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器械性食管损伤的常见症状包括:
吞咽疼痛、呕吐:多发生于食管器械操作后,患者吞咽食物甚至喝水都难以下咽并感到疼痛,或呕吐出带血的未消化食物、墨绿色胆汁等胃内容物。
局限性疼痛:可表现为下颈部疼痛僵硬,或一侧胸部剧烈疼痛,呼吸时疼痛加重,可向肩部放射。另外也可表现为腹痛,触摸上腹部感觉肌肉较硬,按压时疼痛明显。上述症状均可于吞咽时加重。
皮下气肿:按压颈部皮肤时感觉皮下有充气感。
发热:患者体温可高于 37.2℃,心率可大于 100 次/分。
呼吸困难:呼吸时有胸闷、喘不过气等症状。
紫绀、休克:严重者可出现口唇、颜面部、四肢甚至全身青紫或乌黑,昏迷、低血压(血压低于 90/60 毫米汞柱)、休克(面色苍白、心慌、四肢冰凉、情绪不安、严重者甚至意识不清)等症状。
器械性食管损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胸腔内化脓性炎症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病因
器械性食管损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内镜检查时操作不慎:主要为进行内镜检查时,因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操作不当导致食管损伤。
长期留置胃管:胃管长期留置于胃内,相当于有异物长期摩擦食管,可导致食管损伤。
食管扩张术:扩张食管时有些弹性不好的食管(如纤维化狭窄的食管等)容易破裂、穿孔。
食管支架置入术:因为食管支架属于异物,置入时容易导致食管损伤。
哪些人容易患器械性食管损伤?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器械性食管损伤:
颈部短宽、颈椎僵直的人群:该类人群由于颈部生理性弯曲变直或消失,进行食管内镜检查时,容易发生食管损伤。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器械性食管损伤:
食管有潜在病变的人群:如有食管狭窄、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贲门失迟缓症的人群,其食管弹性降低或存在异常腔室,进行食管扩张术时容易导致食管损伤甚至破裂。
长期留置胃管的人群:胃管长期留置于胃内,长期摩擦食管,易损伤食管。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吞咽疼痛:进行食管侵入性操作(如做食管内镜检查等)后,吞咽食物甚至水时感觉疼痛。
局限性疼痛:出现下颈部疼痛僵硬、或一侧胸部剧烈疼痛、腹痛。
皮下气肿:按压下颈部皮肤时,感觉皮下充气。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困难:呼吸时有胸闷、喘不过气等症状。
紫绀:口唇、面部甚至全身青紫,严重者发黑。
休克:面色苍白、心慌、四肢冰凉、意识不清。
建议就诊科室
胸外科
消化内科
普通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器械性食管损伤?
当医生怀疑是器械性食管损伤时,将通常进行 X 线检查,在颈部、胸部或腹部 X 线观察到皮下气肿、患侧胸腔积液等征象后,可能进一步通过食管造影、胃镜检查、CT 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X 线:主要是初步判断食管损伤的发生部位。若颈部 X 线显示筋膜间有气肿、咽后间隙增宽,正常颈椎曲度消失,可提示食管损伤发生在颈段。若胸部 X 线显示纵隔阴影增宽、气肿及患侧的胸腔积液,可提示食管损伤发生在胸段。若腹部 X 线显示膈下游离气体,可提示食管损伤发生在腹段。
食管造影:口服造影剂后,在透视下根据显影结果明确判断食管损伤的大小和部位,可弥补 X 线检查漏诊的缺陷。
胃镜:可直接看到食管损伤情况,并能提供准确定位,了解污染情况。
胸或腹部 CT:食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进一步做胸或腹部 CT 有助于发现食管造影未能发现的病变部位。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吞咽疼痛、颈部压痛、皮下气肿有多长时间了?
疼痛一般持续多久?
是什么样的疼痛?
主要疼痛的部位在哪里?
什么情况下疼痛会加重或缓解?吃东西或者呼吸时会更痛吗?
痛的时候会牵扯到肩背部也痛吗?
有没有发烧?
有没有觉得呼吸很费力?
有没有恶心呕吐?吐出来的是什么东西?
近几天有没有做过食管镜或者插过胃管、或其他食管及胃的镜下治疗?
以前有没有食管狭窄、食管裂孔疝、食管憩室或其他食管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跟我最近做过食管镜(或其他侵入性操作)有关吗?
需要做什么检查?做食管造影或内镜检查会不会加重我的病情?
需要做什么治疗?治疗多久?
能不能不做手术?做手术风险大吗?
治疗后有什么后遗症吗?会影响我以后吃东西或消化功能吗?
以后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治疗
器械性食管损伤应根据损伤的部位、大小、食管本身有无疾病及损伤后的并发症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的保守疗法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常用药物为头孢他定、头孢唑啉等头孢类抗感染药物,治疗至少 7~14 天,有助于控制损伤部位的炎症。
手术治疗
左颈引流术:适用于颈部食管穿孔较大或已成形食管周围脓肿的患者,有助于吸引出分泌物,降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开胸探查修补裂孔术:用于胸部食管穿孔的患者,同时可充分引流胸腔渗液和食管漏出物,修补裂口,防止纵隔及胸膜进一步污染。
腹腔镜联合胃镜修补术:适用于颈部食管穿孔的患者,胃镜检查可以确定穿孔位置,继而在腹腔镜下直接修补穿孔,微创手术治疗对患者损伤小,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其他治疗方法
禁食、禁水:禁食、禁水是特别重要的治疗,可以减少对损伤食管的刺激。
食管外置:用于胸部食管穿孔不能修补时,为后期手术做准备。
胃肠减压:通过负压吸引将胃肠道内的气体或液体吸出来,降低胃肠道压力。
吸引口咽分泌物:鼻腔间断吸引口咽分泌物,减少感染的机会。
肠外营养支持:可以增强免疫力,加快患者恢复病情。
经食管灌洗:可以减少患者食管及胃内留存的食物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胸腔内化脓性炎症、弥漫性腹膜炎、毒血症等严重疾病而导致死亡。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若没有食管本身疾病,一般不会复发,且对生活质量无严重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注意口腔卫生:术后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漱口水或者生理盐水漱口。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平时便秘者可以使用开塞露等药物帮助通便。
饮食:恢复饮食后应少吃多餐,由稀到干,细嚼慢咽,防止进食过快,防止食生、冷、硬的食物,可适当增加摄入:
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如猪皮、鱼类、豆制品、海鲜类等,有利于食管损伤部位的修复;
富含 B 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绿色蔬菜等,有利于促进损伤咽部的修复并消除呼吸道黏膜的炎症。
其他:戒烟戒酒;避免剧烈运动(如快跑、跳跃等);季节更换注意加减衣服,不要久吹空调或者风扇,预防感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保护颈椎:平时避免久坐、伏案工作及长期保持同一姿势,尽量每半小时活动一次颈椎或做颈椎操,避免造成颈椎僵直,从而减轻或避免诊疗过程中可能对食管造成的损伤。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主动告知疾病史:若自身患有食管狭窄、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贲门失迟缓症等疾病,在就医时应主动告知医生,配合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或治疗手段,尽量避免出现食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