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西瓜形胃,西瓜胃
概述
胃窦血管扩张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内镜下观察表现为胃黏膜血管扩张,呈现出红色条纹状沿着黏膜向幽门集中,类似于西瓜的条纹,所以又称“西瓜胃”。
女性患者大概占 71%,并且年龄集中在 70 岁左右,因此,该病好发于女性及高龄老人。
该病的病因目前暂不明确。但是可能与门静脉高压、胃黏膜脱垂、肠系膜梗阻有一定关系。
患者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伴随贫血。
一般通过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通过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改善患者出血的症状。
胃窦血管扩张症主要引起出血,长期出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该病病因不明,因此暂无确切的针对性的预防方法。
症状
胃窦血管扩张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呕血、黑便:患者因胃黏膜血管扩张破裂出血,可导致呕出咖啡样血液和排出黑色样便。
头晕、乏力、耳鸣、心悸:患者可因长期大量出血导致缺铁性贫血,因此胃窦血管扩张症患者可有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胃窦血管扩张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缺铁性贫血:因患者胃部长期大量出血,可导患者因失血过多患缺铁性贫血。
病因
胃窦血管扩张症目前病因暂不明确,但是可能与门静脉高压、肠系膜梗阻、胃黏膜脱垂有一定的关系。
胃窦血管扩张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门静脉高压:患有胃窦血管扩张症的患者通常伴有门静脉高压、肝硬化等疾病,同时患有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达 30%,因此可能肝脏疾病与该病有一定的关联。
肠系膜梗阻:肠系膜血管梗阻可导致结肠黏膜血管呈扩张的状态,因此,肠系膜梗阻导致的缺血可能与胃窦血管扩张症有关。
胃黏膜脱垂:松弛的胃黏膜可能使黏膜受到牵拉、扩张、卷曲,导致形成条纹状的血管。
其他疾病:动脉硬化、恶性贫血、硬皮病、食管裂孔疝、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也可能与胃窦血管扩张症相关。
哪些人容易患胃窦血管扩张症?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胃窦血管扩张症:
女性:虽然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发生该病,但该病更多见于女性患者。
年龄:该病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并都患有萎缩性胃炎。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胃窦血管扩张症:
肝脏疾病:如门静脉高压患者、肝硬化患者等。
肠胃病患者:如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食管裂孔疝患者等。
其他疾病:动脉硬化患者、恶性贫血、硬皮病等患者。
就医
当患者出现呕血、黑便、头晕、乏力、耳鸣、心悸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呕血
黑便
头晕
乏力
耳鸣
心悸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胃窦血管扩张症?
当医生怀疑是胃窦血管扩张症时,将通过胃镜、超声内镜、血常规、大便隐血检查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胃镜检查:胃窦血管扩张症是一种非常易于诊断的疾病,医生可以观察到患者胃黏膜血管可呈点状或条状扩张并延伸至胃窦,一般无其他胃部疾病可导致该症状,因此,胃镜检查可确诊患者是否患有胃窦血管扩张症。
超声内镜:医生可以通过超声观察到胃黏膜增厚,黏膜海绵样变等症状。
血常规:医生可通过血常规报告发现患者血液指标有贫血的指征,如血红蛋白异常减少。
大便隐血检查:医生可取少量大便送检验科检查大便隐血。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呕血、黑便持续多长时间了?
腹部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有没有进食后疼痛?
有没有头晕、耳鸣等症状?
之前有没有诊断出肝脏疾病?
身体其他部位有没有不舒服或自觉异常的地方?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这个病会不会影响消化?
这个病会不会做手术?做什么手术?吃药能不能好?
手术完了怎么吃东西?
治好了会不会复发?
治疗
胃窦血管扩张症目前病因不明,因此不能针对原发的病因治疗。由于患者失血较多,一般采用铁剂纠治缺铁性贫血,然后利用内镜手术治疗血管扩张导致的出血等症状。
药物治疗
铁剂:建议补充有机铁剂,如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等,有机铁剂具有易吸收、副作用小的优点,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缺铁性贫血症状。
手术治疗
热探头内镜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胃部出血。医生通过使用热探头对病理改变的区域进行热凝处理。对出血灶清洗后用探头进行热凝固,以病变组织变为苍白色为宜,然后注水冷却探头分离,观察病变组织是否出血,如无出血则表示手术成功。
血管靶向光动力治疗:是目前较新的手术处理方式。通过静脉注射光敏剂,然后立即开始光动力治疗,医生会通过内镜导入光纤,并采取合适的波长照射病变部位,光敏剂在光照下选择性地凝固出血点,达到止血的目的。
氩血浆凝固疗法:是一种无接触电凝的治疗方法。通过电离的氩气使能量传递至病变组织并对病变组织进行凝固,达到抑制出血的目的。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胃窦血管扩张症导致患者持续性贫血,严重影响体内离子代谢与储存,影响血液供氧,可能导致机体各个器官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都能治愈,缺铁性贫血得到改善并不再复发,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生活。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卧床休息,进食有异常疼痛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患者应术后 1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内镜和大便隐血等。
饮食(术后版):术后当天应禁食,第 2 天后可流质饮食,而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大约 1 周后可正常饮食。
运动(术后版):术后第 1 天患者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床走动;术后 3 天患者可适量在床边活动;术后 1 周可恢复正常活动。
大小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戒烟、戒酒:吸烟喝酒不利于胃部恢复,饮酒还容易导致胃部出血,因此应戒烟戒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建议使用铁锅炒菜,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饮食尽量少油腻,少酗酒,保护肝功能和防止胃出血;饭后宜散步促进消化。
平时注意锻炼身体,以每周进行 3 次维持 30 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为宜,如慢跑、游泳等项目。
患有疾病的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和接受治疗,切不可讳疾忌医,积极纠治病理状态有利于保持机体其他组织和系统的正常功能。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女性应按时体检,平时多吃猪肝等含铁较多的食物,按时体检。
老人应按时体检,重点检查身体各个系统功能状态,饮食多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饭后可散步,保持身体活力并促进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