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症,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
概述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导致全身系统出现病理变化的疾病。
本病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目前暂无系统的流行病学数据。
本病目前致病原因不明,但是可能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免疫异常、血液病等有关。
本病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数量划分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类型。
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心悸、气短、体重减轻等是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只能通过糖皮质激素和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药物治疗,目前该病还无法彻底治愈,但有效规范的治疗,能够消除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随病程加深可导致全身系统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本病还无法彻底治愈,但经过正规治疗后,能够消除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心悸、气短、体重减轻等症状是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发热:患者在患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时,由于免疫系统反应可导致患者体温升高。
咳嗽、咳痰、胸痛:该病可累及全身器官,当嗜酸性粒细胞中的毒性物质使肺组织受累时,可有肺部炎症的表现,出现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心悸、气短:当该病的嗜酸性粒细胞的毒性物质损伤心脏时,导致心脏病变,可有心悸、气短的症状。
体重减轻:患者常年受累于该病,加之累及消化道,导致患者营养吸收不良,引起患者体重减轻。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随着病情发展,可引起心力衰竭、氮质血症等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常见并发症包括:
心力衰竭:由于嗜酸性粒细胞中毒性物质破坏心肌细胞,导致心力衰竭。
氮质血症:当该病累及肾脏时,肾小球不能发挥过滤功能引起氮质血症。
病因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目前致病原因不明,但是可能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免疫异常、血液病等有关。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时嗜酸性粒细胞会增多来杀伤寄生虫。
过敏性疾病:某些过敏性疾病(如哮喘)等会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免疫异常:自身免疫疾病可能由于该病也有关。
血液病:如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哪些人容易患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先天性疾病:如系统红斑狼疮患者、哮喘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等。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感染:如寄生虫感染患者等。
血液疾病:如白血病患者。
就医
当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心悸、气短、体重减轻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休克、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
咳嗽
咳痰
胸痛
心悸
气短
体重减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休克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血液科
医生如何诊断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当医生怀疑是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时,将通常采取血常规、尿检、骨髓象检查、痰液检查、X 线检查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常规:医生可反复检查患者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变化,从而初步判定患者病情。
痰液检查:如患者表现出肺部炎症,可先检查痰液,判断患者是否有感染。
尿检:医生可通过尿检检查患者尿液中是否含有红细胞等,从而判断患者肾功能是否受到损害。
骨髓象检查:由于嗜酸性粒细胞是骨髓干细胞分化而来,因此,检查骨髓象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
X 线检查:可检查患者肺部是否有病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具体有什么不适?觉得哪里不舒服?
咳嗽咳痰有多久了?有没有抗炎治疗?治疗有没有好转?
还有其他什么症状?是否就医治疗过?
有没有心脏疾病史?
有没有过敏的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到底得了什么病?
为什么感觉全身都有问题?
这个病是怎么引起的?能不能治好?
有没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这个病会不会遗传?
平时该注意些什么?
治疗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目前病因不明,只能通过糖皮质激素和抑制嗜酸性粒细胞药物治疗,目前该病还无法彻底治愈,但有效规范的治疗,能够消除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
药物治疗
泼尼松:泼尼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抑制过敏和炎症反应,应用该药物,可缓解患者症状,但是该药不可长期应用。
烷基羟基脲:烷基羟基脲是一种抑制白细胞的药物,白血病患者常用药物。当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使用该药物。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可导致全身多器官衰竭,如心衰、肾衰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该病暂无法彻底治愈,但经过正规治疗后,能够消除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变化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切勿私自停药。
复查:患者应每 3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血常规、骨髓象等。
饮食: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忌辛辣刺激、生冷食物。
运动: 日常注意患者应加强锻炼,如散步、慢跑、骑车等比较温和的运动。
戒烟、戒酒:吸烟饮酒不利于身体健康,应戒烟戒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日常应注意清淡饮食,平时用餐最好少食用盐,多吃水果蔬菜,补充足量维生素,外出就餐注意用餐卫生,不去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就餐,饭前便后洗手,食物一定该药烹饪至全熟食用,避免寄生虫感染。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如患者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哮喘等疾病时,应及时就医控制自身病情,避免过多的炎症细胞在清除外来物质时,也对自己组织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