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是什么?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怎么办?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症状有哪些?

小儿巨大膀胱-巨大输尿管综合征又称小儿巨输尿管巨膀胱综合征,临床少见,主要特征为输尿管及膀胱扩张增粗

别称

Owren综合征,副血友病

概述

人体内共有13种凝血因子,它们是各具功能的蛋白质,在凝血过程中与血液内的其他成分协同配合,并发挥关键作用。假如发生基因突变,破坏了凝血因子的蛋白质结构和活性,就会引起人体的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风险上升。此类疾病临床较为常见是血友病,而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Congenital Factor V Deficiency)则非常罕见,欧美地区的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

在1943年,挪威医生Owren报告了首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患者,并指出其症状与血友病相似。因而,该病又称为“Owren综合征”或“副血友病”。此类患者在国内也有散发性的个例报道,通过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患者通常都能长期存活。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只有当父母双方都携带有致病基因时,后代才会有1/4的患病几率。

父母为近亲结婚或家庭中先出生的孩子已确诊为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那么新生儿的患病风险将显著上升。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的患者年龄和症状严重症状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轻者仅是粘膜或软组织出血,重者可发生胃肠道或颅内的致死性出血。

疾病管理的策略是对症治疗,没有出血者无需治疗,出血较严重或准备接受手术的患者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通常,患者的症状在有效干预后都能得到及时控制,预后情况良好,预期受命与正常人相同。

未经医生允许,请不要擅自服用营养补剂、保健品或各种民间偏方,以免对凝血功能造成更进一步的损害。

假如家中已有患儿确诊,当母亲再次怀孕时,可以通过产前基因检测提前知晓胎儿是否为先天性患儿。不过该病通常症状轻微,一般不会构成严重的健康危害,所以无需终止妊娠。

症状

遗传性凝血因子 Ⅴ 缺乏症的患者年龄和严重程度呈现非常大的差异性。大部分患者的症状轻微,只是伴有皮下出血点或淤青;少部分患者可发生严重的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甚至可能致死。

遗传性凝血因子 Ⅴ 缺乏症会引起哪些症状?

可能是由于凝血因子Ⅴ基因突变类型具有多样性,因此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呈现非常大的差异。

就诊患者的年龄跨度非常大,以成年人为主体。

国外的研究报告显示,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3~65岁,大多数出血症状发生在6岁以上的患者人群,中位年龄大致在20~30岁之间。

国内病例报告的患者年龄跨度为1~72岁,以成年人为主体,中位年龄在30~40岁之间。

出血的严重程度存在明显异质性:

大多数患者为轻度出血,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危害,通常在可控的范围内。常见症状包括:

皮下出现出血点和淤青;

发生口腔粘膜或牙龈出血;

频繁流鼻血;

创伤或手术后,止血时间较长,出血较多;

女性可伴有月经时间延长,出血量较大。

少数患者可进展至较为严重的程度,例如发生:

关节血肿;

消化道出血;

中枢神经系统出血;

创伤或手术后,难以止血导致大量失血。

当患者发生明显的出血症状时,必须及时就诊。假如体内凝血因子 Ⅴ 的活性降至小于正常值的 1%,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肺部、消化道或颅内大出血,并有致死风险。

病因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当父母双方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时,下一代中才会有1/4的发病几率。患者伴有凝血因子Ⅴ的基因突变,绝大多数呈现为血液中凝血因子Ⅴ的含量及其生物学活性同步下降,进而造成全身各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凝血因子 Ⅴ 基因突变:该凝血因子的编码基因规模庞大,现有报告显示其中可能发生的基因突变类型超过 150 种。不同的基因突变可能对凝血因子 Ⅴ 的合成效率、三维结构、生物学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凝血功能障碍:当血管破损,需要止血、凝血时,凝血因子 Ⅴ 将协同参与,并发挥重要的调控、激活作用,促进快速、有效的完成凝血。假如凝血因子 Ⅴ 发生明显的数量不足、活性降低,就会严重阻碍凝血过程,表现为凝血障碍,患者的出血风险上升,止血时间延长。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人体内的染色体均为成对编组,共有23对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指只要成对的染色体中有1条是正常的,个体就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疾病症状,仅作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必须2条染色体相应部位的基因同时发生突变,才会真正表现出特征性的临床症状。

只有在父母双方均为凝血因子Ⅴ突变基因携带者时,下一代才会有1/4的发病率。

哪些新生儿容易出现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

近亲结婚的后代:流行病学报告显示,在伊朗和印度南部等近亲婚配常见的地区,遗传性凝血因子 Ⅴ 缺乏症的发生率可上升至其他地区的 10 倍。

哥哥或姐姐已确诊为患者:假如家庭里先出生的孩子已经确诊患病,那么后续新生儿就有 25% 的患病风险,这一数值远高于普通人群。

就医

如果发现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出血或伤口的止血时间明显较长,怀疑自己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请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及血液检查(例如血常规、生化检测)来作出初步判断,并指导患者进行恰当的疾病管理。

哪些情况下应及时就医?

如果经常发生以下情况,患者或患儿家长应引起警觉,务必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磕碰之后很容易出现淤青或出鼻血;

伤口止血非常困难,耗时明显长于一般人。

凝血功能发生障碍不是通过自我诊断和家庭护理就能解决的。事实上,有多种疾病都可能伴有这样的临床表现,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措施亦各不相同,只有先到医院确诊,才能制定针对性的疾病管理方案。

注意:如果发生较严重的创伤或在有创操作(例如拔牙)后流血不止,请及时前往综合性医院急诊处置,尽快控制局面,以免失血过多。

就诊科室

血液科

医生如何诊断遗传性凝血因子 Ⅴ 缺乏症?

医生会首先进行体格检查和询问病史来作出初步判断,内容包括:

观察患者的体表情况;

腹部触诊,大体评估腹腔内脏器的体积和硬度;

详细询问正在服用的任何药物;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

医生还会建议做一些辅助检查来最终确诊遗传性凝血因子 Ⅴ 缺乏症。这些检查可能包括:

血常规检查:分离、观测血液中各类血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数量。

凝血四项:通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评估凝血功能是否存在障碍。

凝血因子活性检测:评估血液中各主要凝血因子的活性是否下降。

凝血因子 Ⅴ 抗原检测:测定凝血因子 Ⅴ 在血液中的含量,了解其临床活性下降的具体原因。究竟是体内合成减少,还是丧失正常功能,亦或两者兼而有之。

由于遗传性凝血因子 Ⅴ 缺乏症是基因突变所致,血液科专家可能会要求采集患者的血样开展基因测序,进而得出精确的突变位点,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其致病机制。

医生可能会问哪些问题?

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症状的?

症状维持稳定还是不断加重?

目前的症状达到怎样的程度?

在什么情况下症状会有所变化,例如减轻或加重?

其他家庭成员是否也有类似症状?

是否还伴有其他疾病?具体程度如何?

是否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具体采用怎样的用法、用量?

是否注意到有异常出血的情况,如月经大量出血或频繁流鼻血?

父母双方是否近亲结婚?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症状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目前的情况是否很严重?

是否会有生命危险?

我的情况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

如何得出确诊结果?

病情是否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加重?

您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和饮食应注意哪些方面?

万一发生出血不止的紧急情况应该怎么办?

治疗

医生会根据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临床方案。如果没有出血,则无需治疗。如果有较为明显的出血或准备接受手术,医生会给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如何治疗遗传性凝血因子 Ⅴ 缺乏症?

该病的治疗重点在于增加血液里的凝血因子Ⅴ含量,使其活性达到正常水平,从而完成正常的止血、凝血过程。

大多数患者的出血风险处于可控状态,如果没有出血,则无需治疗,随访观察即可。

对于下列患者,医生会给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伴有明显的出血症状;

准备接受外科手术或进行分娩;

合并多种慢性病的年老体弱者。

对于月经出血量较大导致贫血的女性,医生会建议服用铁剂和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同时服用维生素 C 片剂或饮用橙汁可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

通常,患者的预后情况良好,预期寿命与正常人相同。

日常注意

该病患者最主要的问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因此有必要咨询医生如何调整生活方式,降低出血风险。如果因为其他疾病就医,务必将凝血因子Ⅴ缺乏的情况提前告知相关科室医生。

为了降低出血风险,患者在日常注意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调整锻炼方式:

锻炼身体应确保安全第一,以有氧耐力型为主,例如长跑、散步、游泳、太极。

避免高度对抗,容易造成创伤的运动项目,例如足球、拳击。

改善生活习惯:

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戒烟戒酒,以避免对凝血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每日膳食应做到营养均衡,补充足量的铁和维生素。

确保充分的休息时间,以免过于劳累、反应迟钝,发生跌倒、碰撞,造成创伤。

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咨询医生,某些非处方药会增加出血风险。例如:

阿司匹林

布洛芬

萘普生

患者或患儿家长有必要掌握基本的急救操作流程,如果发生较为严重的创伤和出血情况,可以及时止血,为送医急救争取时间。

预防

由于遗传性凝血因子 Ⅴ 缺乏症属于遗传疾病,因此就个体而言无法预防自身发病。假如家庭中已有确诊的患儿,医生会在母亲再次怀孕时,推荐其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产前基因检测,提前知晓胎儿是否为先天性患儿。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阿奇霉素颗粒(罗欣快宇)的功效与作用-阿奇霉素颗粒(罗欣快宇)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脑乐静的功效与作用-脑乐静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