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卟啉病是什么?原卟啉病怎么办?原卟啉病症状有哪些?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由下腔静脉(体内最大的静脉)发育异常而导致的一种先天性畸形。输尿管并非从肾脏直接通向膀胱,而是绕远至下腔静脉后方,因此本病又称环绕腔静脉输尿管。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性畸形,目前统计数据显示发病率约为 1/1000。病因是先天性发育缺陷,胚胎在生长过程中,下腔静脉的分化、发育过程出现异常,导致其与输尿管在空间结构上发生了错位,彼此互相缠绕。男性是该病的危险因素,男女比例大致是 3∶1。本病分为两型:Ⅰ 型(低襻型):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为“S 型”或“鱼钩型”输尿管。此类患者的输尿管在腰部偏下位置从下腔静脉的后方穿过,由于此处存在腰椎和腰大肌,空间狭小,很容易受到压迫而产生梗阻,并形成肾积水。Ⅱ 型(高襻型):这一类型非常少见,又称为“镰刀型”输尿管。此类患者的输尿管在肾脏位置就从下腔静脉的后方穿过,周围空间较为宽松,通常不会发生梗阻。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缺乏典型症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右侧腰腹部疼痛。无明显症状的患者不必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如果没有引起并发症一般不会影响正常排尿和身体健康。对于出现肾积水、尿路梗阻或感染(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脓尿、血尿)的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医生则会进行输尿管离断复位吻合术,将输尿管恢复至体内正常的空间位置,以免泌尿系统并发症反复发作。如果患者就诊时肾功能已严重受损或伴有其他肾脏畸形,医生会考虑将病肾切除,以免影响对侧正常肾脏。输尿管在体内处于异常位置,很容易受到压迫而产生尿路梗阻、结石或感染,并形成肾积水。无症状患者应每年定期复查。有症状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通常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可有效避免泌尿系统并发症反复发作。

别称

红细胞肝性卟啉病

概述

原卟啉病又称红细胞肝性卟啉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原卟啉病是我国卟啉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 2 倍,多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发病。

该病的发生和遗传因素、饮食因素、毒物、肝功能衰竭等密切相关。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光过敏,少数病人可合并肝胆系统疾病、贫血、腹痛、神经精神系统异常等。

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包括二氧化钛、胡萝卜素、羟氯喹等,同时还应注意避免光照和原发肝胆系统疾病的治疗。

少数患者可合并胆石症、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严重的肝胆系统疾病。

该病可通过遗传咨询、家系普查等方式进行预防。

症状

婴幼儿时期出现痛性皮肤光过敏是原卟啉病的最主要症状。多数病人伴有蜡样、革样皮肤增厚等。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食欲不振、腹水、皮肤和巩膜发黄、昏迷、紫癜等肝胆系统疾病的表现。

原卟啉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皮肤光过敏:患者在幼儿时期即出现日晒后皮肤瘙痒或灼热疼痛,伴有可自行消退的红斑水肿或风团,是原卟啉病的最常见症状之一。

皮肤增厚:部分患者可伴有皮肤疣状突起、蜡样或革样增厚、口周皲裂、耳轮皮肤萎缩等。

肝胆系统疾病:少数患者可出现胆汁淤积、胆石症、肝硬化、肝组织纤维化等,严重者可合并肝功能衰竭,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水、皮肤和巩膜发黄、昏迷、紫癜等。

贫血: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轻中度贫血,可表现为皮肤和眼结膜颜色变淡、心率加快等。

神经精神系统异常: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腹部绞痛、四肢痉挛疼痛、精神异常、昏迷等神经精神系统异常的表现。

原卟啉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原卟啉病如不加治疗,继续发展,可能出现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不良结局。

原卟啉病常见并发症包括:

胆石症

胆汁淤积性黄疸

肝组织纤维化

肝硬化

肝功能衰竭

病因

该病的发生和遗传因素、饮食因素、毒物、肝功能衰竭等密切相关。

原卟啉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最主要病因是患者体内亚铁螯合酶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内亚铁螯合酶缺陷,进而引发原卟啉及其前体在红细胞、血浆、肝脏和皮肤等处蓄积,出现光过敏、肝胆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异常、腹痛、贫血等症状和体征。

饮食因素:大量摄入原卟啉及其前体也是原卟啉病重要的病因之一,如大量食用灰菜、莴苣等。

毒物:中毒也可使体内卟啉代谢发生紊乱,发生原卟啉在体内的异常蓄积。

肝功能衰竭:卟啉在肝内代谢如受阻,则出现原卟啉在肝内大量蓄积,导致原卟啉病的发生。

哪些人容易患原卟啉病?

近亲婚配家系:近亲婚配者更容易生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后代。

亲属中有原卟啉病患者:家系中如有原卟啉病患者,则患病率将大大增加,并且患病率随患者血缘远近程度而改变。

肝脏疾病史:如肝癌、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移植后等。

大量食用含有卟啉的食物:如灰菜、芹菜、莴苣等。

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 A、D、E、K 等。

生活习惯不良:如酗酒、吸烟、熬夜、睡眠不佳、饮食不规律等,容易引发肝胆系统疾病,进而诱发获得性原卟啉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皮肤光过敏:患者在幼儿时期即出现日晒后皮肤瘙痒或灼热疼痛,伴有可自行消退的红斑水肿或风团,是原卟啉病的最常见症状之一。

皮肤增厚:部分患者可伴有皮肤疣状突起、蜡样或革样增厚、口周皲裂、耳轮皮肤萎缩等。

贫血: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轻中度贫血。

黄疸: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胆汁淤积,进而表现为黄疸的症状,如皮肤、角膜发黄。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腹部剧烈绞痛

行为异常

肌肉麻痹

四肢疼痛、痉挛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血液科

皮肤科

急诊科

神经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原卟啉病?

当医生怀疑是原卟啉病时,将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骨髓涂片、血浆原卟啉含量、血清铁含量、腹部彩超、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检查方法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常规:用于判断血细胞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可作为辅助检查,本病患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可略低于正常值,平均红细胞体积正常或低于正常值,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轻度降低,红细胞寿命正常。

骨髓涂片:用于判断骨髓增生程度和骨髓造血情况,原卟啉病患者均正常。

尿常规:用于检测尿色和尿中原卟啉含量,达到辅助诊断的作用,本病患者尿色正常,不含原卟啉。

粪便常规:用于检测粪便中原卟啉含量,达到辅助诊断的作用,斑病患者粪便中原卟啉含量正常或高于正常值。

血浆原卟啉含量:用于诊断本病,血浆红细胞中游离原卟啉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多在 5.4~81 毫摩尔每升,是本病主要的诊断标准。

血清铁含量:用于检查红细胞携带氧气的功能,判别是否存在贫血,可作为辅助检查,本病患者血清铁含量和转铁蛋白含量均正常。

腹部彩超:用于筛查患者是否患有原卟啉病的肝胆系统并发症,少数患者可查见胆结石或肝硬化。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家族中有出现相同症状的亲属吗?

平时饮食如何?

有无酗酒等不良嗜好?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哪些治疗费用在医保范畴内?

疾病能完全治愈吗?

治疗期间和结束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

原卟啉病目前还无法治愈,但有效规范的治疗,能够消除原卟啉病的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二氧化钛或二氧化锌:作用是避免日光照射皮肤,起到遮光剂的作用。

β 胡萝卜素:作用是增强患者对日光的耐受,起到保护作用。

正铁血红素:作用是抑制 δ-氨基酮戊二酸合成酶的活性,以减少原卟啉的产生。

考来烯胺因:作用是结合原卟啉,并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手术治疗

植皮术:作用是减轻皮肤光过敏程度。

肝脏切除术或肝移植:作用是治疗合并的肝脏疾病。

胆囊切除术:作用是治疗胆囊结石。

其他治疗方法

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作用是增加真皮厚度和表皮黑素。

家庭治疗:改正不良生活嗜好,减少卟啉丰富食物的摄入。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原卟啉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神经精神系统异常等不良结局,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严重影响患者预期寿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原卟啉病患者预后良好,但容易复发,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肝脏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挤压,若引流量脱出,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患者应每 6 个月到医院复查 1 次,主要复查血常规、胸部 CT 等。

饮食: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

运动:日常注意患者应加强锻炼,选择游泳、慢跑、羽毛球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于 30 分钟,每周运动 3~5 次。

大小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应戒烟。每日饮酒不应超过 1~2 份标准量(1 份标准量为啤酒 285 毫升,红酒 100 毫升,白酒 30 毫升)。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减少卟啉丰富食物的摄入(如大葱、腊肉、火腿、辣椒等)。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 A、D、E、K 片剂等。

改正不良生活嗜好,做到戒烟、限酒。

婚育前应进行婚前检查,避免近亲婚配。

进行遗传咨询和家系疾病普查。

积极治疗原有的肝脏疾病。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加味八珍益母膏(皇母娘)的功效与作用-加味八珍益母膏(皇母娘)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脑得生颗粒(回音必)的功效与作用-脑得生颗粒(回音必)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