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是什么?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怎么办?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症状有哪些?

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由于前列腺感染细菌等微生物引发,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目前临床多数研究者认为,如果细菌性前列腺炎疾病延续 3 个月以上即定义为慢性前列腺炎。通过前列腺液细菌培养,找到细菌,即可诊断。但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化,病因复杂,有些病程较长,治疗曲折,找不到病原菌的很常见。革兰阴性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是最主要的病因/危险因素,其次为葡萄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及肠球菌属等。大约 10% 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会演变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约为 1.26 例/ 1000 人/年。患者大多为青壮年。也有研究认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病原体逆行感染为主,致病菌与急性前列腺炎类似,前列腺结石和尿液反流,可能是病原体持续存在和感染复发的重要原因。主要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烧灼感、排尿困难、尿潴留、肛周、会阴区坠胀不适,伴或不伴发热,症状持续。该病理想的治疗方式应该是:在感染部位的前列腺炎导管中,达到足够高的抗生素活性。最佳治疗时间为4周以内。60%~80% 的大肠杆菌和其他肠道细菌患者可以通过这种疗法治愈。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如果未系统治疗,易造成患者反复出现下尿路感染症状,有可能造成精子活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患有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后要进行正规、系统的抗感染治疗,避免疾病迁延不愈,最后演变成慢性前列腺炎。平时注意不要憋尿,多饮水,避免饮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别称

乳腺结外恶性淋巴瘤

概述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是发生于乳腺淋巴注组织的恶性肿瘤,可侵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伴或不伴有区域淋巴结受累。

本病极为罕见,多发生在 18~52 岁(国外为 17~75 岁)的女性,平均发病年龄 38.8 岁,男性发病十分罕见。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电离辐射损伤、免疫抑制和缺陷、遗传因素有关。

共分为 4 型,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消减型。

主要症状是乳房出现生长迅速的乳腺肿块,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单侧多见,右侧多于左侧,部分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发热。临床常因触及乳腺肿物就诊,伴或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

以手术、放疗、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同时综合治疗要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充分考虑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制定出一套规范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因为本病好发于年轻人,若不系统治疗容易侵犯骨髓并转为白血病。

因为乳腺中没有淋巴结,所以又称为乳腺结外恶性淋巴瘤。

症状

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生长迅速的乳腺肿块,是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颈部、腋窝等淋巴结转移注,最终波及全身。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乳腺肿块:单侧或双侧乳房外上象限(以乳头为中心作水平线和垂直线,将乳房分为 4 部分,位于靠近手臂一侧、靠近头部的那部分)生长迅速的肿块,肿块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质地硬韧,活动度好。

发热:多为低热,最高 38 摄氏度左右。

盗汗:即睡时出汗,醒后自止。

体重减轻。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若疾病进展,可能出现颈部、纵隔及腋窝淋巴结转移,部分病人可波及全身,导致死亡。

常见并发症包括:

颈部淋巴结肿大;

纵隔淋巴结肿大;

腋窝淋巴结肿大;

全身远处转移,如肝脏、肺脏、脑、骨转移等。

病因

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注及遗传因素等因素有关。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病毒感染;

机体免疫系统失调。

哪些人容易患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

容易受到病毒感染者;

免疫力低下者;

长期处于高危环境因素中(如辐射区、农药密集区);

有类似疾病家族史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乳腺肿块短期迅速增大

颈部及腋窝淋巴结肿大

不明原因发热

盗汗

体重下降

建议就诊科室

肿瘤科

血液科

甲状腺乳腺科

医生如何诊断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

当医生通过患者临床表现怀疑是该病时,通过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并通过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影像学检查:

钼靶 X 线:是乳腺相关疾病影像学诊断的金标准,它能够发现乳房里的微小结节。

超声注:对乳腺癌微小病灶敏感性高,而且对软组织有更强的辨识能力,在分辨低回声肿块和了解淋巴结转移状况等方面都优于钼靶 X 线,能有效观察腋窝淋巴结的肿大。

乳腺 MRI:对乳腺癌的敏感度很高,在寻找原发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针对乳腺深部病变,对病灶的数量、范围、大小也能进行评估。

穿刺活检:是有创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包括细针穿刺、空心针穿刺等,均须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根据病灶大小、部位选择穿刺方式。

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检查,镜下可见多数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细胞。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摸到乳腺肿块的?

肿块的质地如何?

胸部有疼痛感吗?

家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是否有发热、盗汗的情况?

近期是否有体重减轻明显的情况?

是否有乏力的感觉?食欲如何?

是否能摸到颈部及腋窝的淋巴结?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还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吗?

我需要接受哪些检查?

何种治疗方法最有效?

这些症状会一直影响我的生活吗?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我可以做些什么?

不能做什么?

疾病会对我的寿命产生影响吗?

可以手术吗?手术后疾病会复发吗?

手术之后需要辅助化疗及放疗吗?

治疗

大多数是以手术、放疗、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通过细胞毒性药物杀死癌细胞的全身治疗注手段。恶性淋巴瘤对化疗比较敏感,早期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患者均应行化疗,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博来霉素、甲氨蝶呤等。

手术治疗

肿瘤和乳腺所属淋巴组织清除术:可以去除肿瘤负荷,为其他治疗方法创造有利条件。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恶性淋巴瘤对放疗也较敏感,早期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患者均应行放疗。首先放疗可通过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其次通过放疗清除手术后肿瘤残余。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疾病可能有快速进展的风险,部分患者可出现侵犯骨髓并转为白血病的风险,对患者寿命及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恢复的效果不好,组织学类型、分期等因素影响恢复效果。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挤压,术后第 1 天正常量为 300 毫升以内,若过多,应及时告知医生。

放疗注意事项:放疗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水泡、极度疲乏等不良反应,一般在治疗开始后 2~3 周出现,如不良反应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注、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患者应每 6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血常规、胸部 CT 等。

饮食(术后):术后 1~3 天需流质饮食,而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大约 2 周后可正常饮食。

饮食(非手术治疗):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

运动(术后):术后第 1 天患者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床走动;术后 3 天患者可适量在床边活动;术后 1 周可恢复正常活动。

运动(非手术):日常注意患者应加强锻炼,选择游泳、慢跑、羽毛球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于 30 分钟,每周运动 3~5 次。

大小便管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应戒烟。每日饮酒不应超过 1~2 份标准量(1 份标准量为啤酒 285 毫升,红酒 100 毫升,白酒 30 毫升)。

预防

定时体检很重要,尤其是对于既往免疫系统失调,或者病毒感染机会较大的患者,应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减少感染:勤洗手,每天开窗通风,合理安排休息,不适及时就诊。

避免长时间接触放射线:如某些放射性仪器等,可通过穿防护服减少辐射。

避免使用抑制免疫功能药物:如抗生素注,若需要使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定时体检:每半年或 1 年,进行全身或系统体检一次。

适当锻炼:增强自身体质提高免疫力。每周参加 3~5 次体育活动,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可以参加跑步、游泳、羽毛球等有氧运动。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牡蛎碳酸钙片的功效与作用-牡蛎碳酸钙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振源片的功效与作用-振源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