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背部弹力蛋白纤维瘤
概述
背部弹力纤维瘤是一种发生在背部的良性肿瘤,可能与异常外伤有关。
本病很少见。
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外伤、胸部与肩部的慢性摩擦和肌肉劳损等有关。
本病的常见症状为背部出现单个或多个结节、出现结节的地方变硬和背部有肿胀的感觉。病灶部位边界清楚,常见于肩胛骨下面的位置,有时亦发生于其他部位,患者多数时候感觉不到症状。
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切除清扫)和细胞疗法联合治疗;治疗关键点:背部弹力纤维瘤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可以用细胞疗法进行联合治疗;治疗难点:此肿瘤生长缓慢,多为无痛性,仅少数患者有局部隐痛或酸胀感,所以极易漏诊、误治。
症状
背部出现结节是最常见的症状。
背部弹力纤维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结节:病灶部位边界清楚,常在肩胛骨下面的地方出现。
结节性硬化、背胀:病灶部位的结节变硬,背部可出现肿胀。
背部弹力纤维瘤的并发症有哪些?
纤维瘤病:可导致发病部位出现压迫症状,严重者可发生部分部位癌变。
病因
背部弹力纤维瘤病因尚不明确。
背部弹力纤维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该疾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因为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了改变。
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X 线、放射性核素可引起该病的发生。
外伤。
胸廓与肩胛骨间的慢性摩擦、劳损,致局部弹性纤维增生及胶原蛋白变性。
哪些人容易患背部弹力纤维瘤?
具有本病家族性遗传病史者。
老年妇女。
胸廓与肩胛骨间的慢性摩擦、劳损的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这样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肩胛骨下面的地方出现无痛性肿块。
建议就诊科室
普外科
骨科
肿瘤科
脊柱、手、足外科等相应科室
医生如何诊断背部弹力纤维瘤?
当医生怀疑是背部弹力纤维瘤时,将通过视诊、触诊、穿刺组织病理学等检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及触诊:医生可通过包块突出的情况来判断肿块的部位、质地、活动度、颜色以及皮肤周围生长情况,有助于初步诊断。
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检查方式。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近期患处有无红肿破溃?
有无痛痒?
近期接触过什么刺激性辐射性物质?
是否用过药物治疗?
是否对食物药物过敏?
做过哪些检查?
检查结果如何?
除患出外还有其他部位不适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疾病是否会传染?
是否会住院治疗?
是否会影响日常工作生活?
治疗花费高吗?
哪些治疗费用在医保范围内?
愈后复发概率是多少?
会有遗传性吗?
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
饮食上有什么要注意的?
治疗
背部弹力纤维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细胞疗法联合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目的是消灭体内残留癌细胞,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治愈率。
其他治疗方法
细胞疗法: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患者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的方法。可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术后放疗:目的是控制局部病情。
疾病发展和转归
不经正规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大大下降,并且有很大几率出现并发症。
经正规治疗后,背部弹力纤维瘤的治疗效果较好,无明显复发倾向,不易发生转移。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对其预后至关重要。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注意敷料是否干燥,手术切口的恢复是否良好。
保证手术部位清洁,防止感染,术后 7 天之内尽量避免手术部位沾水。
手术后,可对局部伤口加压包扎或用冰袋冷敷,术后患者一旦发生出血不止或严重血肿,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术后应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手术当日伤口会有些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轻。患者不要急于吃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类药物会加重伤口出血。
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严格遵守医嘱服药及复诊。
当患处出现红肿、发炎、溃烂等术后切口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放疗注意事项:放疗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水泡,极度疲乏等不良反应,一般在治疗开始后 2~3 周出现,如有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嗜睡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严重时,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患者应每 6 个月到医院复查 1 次,主要复查 CT、MRI。
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心血管风险,应戒烟。每日饮酒不应超过 1~2 份标准量(一份标准量为啤酒 285 毫升、红酒 100 毫升、白酒 30 毫升)。
预防
本病暂无权威证据支持的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措施。注意健康、做好安全防护、减少和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及意外伤害,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