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急性腰背部扭伤,闪腰
概述
常见的背部扭伤为急性腰扭伤,也称作“闪腰”。多由劳动姿势不正、用力不当、突然伸屈扭转或外力撞击等所致。
临床表现为腰痛剧烈、活动障碍,影响生活、工作,如治疗不当,易转为慢性腰痛,病情反复、难愈[1]。
诊断标准:
有腰部扭伤史;
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功能严重受限,脊柱常保持一定强迫体位;
腰肌和(或)臀肌紧张,脊柱强直或侧弯,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或有局部瘀肿[1]。
发病部位既可在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也可在腰椎后关节,常导致软组织和关节同时损伤。
有学者认为,急性腰扭伤主要是腰部软组织急性撕裂伤(或扭挫伤),或腰骶部软组织同时伴有腰椎后关节急性损伤。也有学者认为是腰骶部软组织、腰椎后关节、骶髂关节三者的急性损伤[2]。
如果有明显外伤史,常因搬运重物时腰骶部体位姿势不当、二人共同抬起重物时配合不当,或生活中跌跤摔倒等引起。
如果无明显外伤史,常因扭转、弯腰和挺腰等突然性体位改变所引起,如生活中弯腰扫地、踏空和舞蹈等。
如果有腰部疲劳史,常因不良姿势久举、长时间弯腰劳作或腰部受震荡等引起。
药物治疗首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短期内可辅以肌肉松弛药,以提高疗效。长期使用 NSAIDs,要注意胃肠道并发症和肾功能损害。塞来昔布是选择性环氧化酶-2 抑制药,相对于传统 NSAIDs,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于联合用药者可以选择使用[3]。
布洛芬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抗炎、镇痛作用。曲马多为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通过抑制神经元突触,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并增加神经元外 5-羟色胺浓度,影响痛觉传递而产生镇痛作用。
预防腰扭伤的发生非常重要。首先要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加强腰部的功能锻炼,使腰部肌肉、韧带坚强有力,关节灵活滑利,能耐受外力冲撞或挤压。
要在劳动或运动前做好有针对性的保护工作,使腰部肌肉韧带关节渐渐适应动作要求,集中精神,避免用力或动作幅度太大。扎系宽腰带保护腰部,也可大大减少因动作不慎、不当而发生的腰部损伤。
症状
背部扭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背部扭伤的常见症状包括:
无法直腰:是最常见症状。程度轻重不一,其中严重者可卧床不起。一般腰背部扭伤的病例虽可起床下地活动,但由于患侧肌纤维痉挛而使患者胸腰段及腰椎前凸消失,并呈现向患侧屈曲的被迫体位。这实际上是机体的防御性反射,以保护患侧肌群免受拉力的继续作用。
剧烈疼痛:腰部疼痛(或伴交锁感)、腰部呈前倾强迫位,痛苦表情而行走困难。较重者临床特征是腰部僵直剧痛,轻微的活动甚至说话、呼吸等都感到腰痛难忍。
活动受阻:腰背部活动因可使损伤组织的拉应力增加,导致疼痛加剧而使活动受限,尤其向健侧侧弯、旋转及前屈时最为明显。向患侧弯曲时,由于可使损伤组织放松,故仍可做小范围活动。
肌肉痉挛:受损肌肉由于疼痛及其他各种病理因素,而发生反射性的痉挛,用手触摸呈条索状,一般均较明显。处于痉挛状态下的肌肉,由于肌肉纤维频繁收缩,而使其代谢产物增加,从而可使疼痛加剧,并再度促使肌肉痉挛,以致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应设法将其阻断。
背部扭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背部扭伤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临床上处理并发症的难度不小于处理背部损伤本身。
常见并发症包括:
骶棘肌或腰背筋膜自起止点处撕裂。
腰椎后关节紊乱。
关节突跳跃交锁。
关节突关节半脱位
关节突关节滑膜嵌顿。
有学者认为腰椎后关节紊乱约占腰部软组织损伤的 35%,在急性背部扭伤中更为多见。而其严重者可伴有腰椎后关节囊撕裂,或棘上、棘间韧带撕裂、断裂,甚至伴有关节突、棘突骨折。急性背部扭伤治疗不当,可致长期疼痛不愈,转为慢性腰痛。
病因
病因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有明显外伤史;无明显外伤史,有腰部疲劳史;腰椎后关节退变;解剖生理变异。
背部扭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有明显外伤史。常因进行搬运重物等活动时腰骶部体位姿势不当、二人共同抬起重物时配合不当、生活中跌跤摔倒等引起。
无明显外伤史。常因扭转、弯腰和挺腰等突然性体位改变而引起,如生活中弯腰扫地、刷牙洗脸、踏空、取物、咳嗽、打喷嚏,舞蹈和京剧演员练功等。
有腰部疲劳史。常因不良姿势久举、长时间弯腰劳作或腰部受震荡等引起。
腰椎后关节退变。椎间盘和腰椎后关节退变以及韧带、关节囊等支持结构松弛致椎间关节活动度增加。常因在某一运动时出现腰椎后关节不稳而发生半脱位引起。
解剖生理变异。因腰骶部解剖结构异常(23%~32% 腰椎后关节不对称)或女性内分泌改变(经期、妊娠、产后或哺乳期妇女因全身激素因素致韧带、关节囊松弛)等引起[2]。
哪些人容易患背部扭伤?
青壮年体力劳动者;
体育运动者;
长途运输或出租司机。
就医
背部扭伤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者,定期随访密切观察,加强腰背肌锻炼。症状发作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压痛点明显者,可用 1% 普鲁卡因做痛点封闭,也可在伤处使用弗比洛芬止痛膏药。背部扭伤之后应尽早就医,可得到专业医师的正规指导,以免拖延病情进入慢性病程。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导致无法正常行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患者自觉近期症状较前明显加重应立即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出现严重症状,如腰部僵直剧痛。轻微的活动甚至说话、呼吸等都感到腰痛难忍,表情极其痛苦,活动和行走受限应立即就诊或者拨打 120。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
中医科
医生如何诊断骶椎裂病?
医生可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查体等线索找到背部扭伤的证据。确诊背部扭伤则需要完善 X 线平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甚至是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
X 线平片:主要显示下胸及腰椎生理前凸消失及侧弯征,一般不伴有其他改变。
CT 检查:仅用于伴有骨关节损伤者。
MRI 检查:可显示肌肉或组织受损范围及程度,可酌情选用。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无外伤史?
有无被迫体位、疼痛、压痛、活动受限及腰背肌痉挛?
是否做过封闭试验,有无阳性?
有无到其他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案?
若确诊背部扭伤,进行过哪些处置?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哪些检查或检验可以排除或确诊背部扭伤?
背部扭伤是否严重,是否需要立即行医学干预?
日常注意事项有哪些?
治疗
一般治疗
局部固定:如腰背部的扭伤可以佩戴腰围,减少小关节的异常活动,起到稳定效果,加快伤痛的恢复。
封闭疗法:采用普鲁卡因在痛点处行封闭。
对症治疗: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曲马多为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产生镇痛作用。
预防处理:进行腰背肌锻炼,加快康复速度。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可用于缓解疼痛。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止痛。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或有并发骨折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针刺疗法具有活血、消肿、止痛、镇静等作用。拔火罐对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疾病发展和转归
经医院常规治疗的患者,大部分能几乎完全愈合并且无任何后遗症。治疗不当时,则易转为慢性劳损性腰背痛。因为扭伤处小关节失稳,肌肉拉伤营养供应不足,软组织愈合减速从而进入慢性进程。
日常注意
患者要劳逸结合,适量锻炼腰背部肌肉,加以平躺休息。平常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饮食,做到膳食均衡。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不要过度锻炼,如果感觉到不舒服,立刻停下来休息。
平时如收晾衣服、刷牙、咳嗽、弯腰取物、搬重物旋转或较轻外伤后等,动作要轻柔,切忌猛得一下子用力不均导致肌肉韧带撕裂。
伤后需单手托腰或慢步行走,起床、平卧、翻身、穿裤袜困难,需由他人托腰协助。
预防
约半数人可以通过做好预防措施,而避免发生背部扭伤。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预防背部扭伤的发生非常重要。首先要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加强腰背部的功能锻炼。如进行肢体锻炼、腰背肌肉锻炼等。
体育锻炼之前要进行热身运动。尤其是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扭伤。
锻炼腰背肌肉使腰背部肌肉、韧带坚强有力,关节灵活,能耐受外力冲撞或挤压。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要在劳动或运动前做好有针对性的保护工作,使相关肌肉、韧带、关节渐渐适应动作要求,集中精神,避免用力或动作幅度太大。
扎系宽腰带保护腰部,也可大大减少因动作不慎、不当而发生的腰部损伤。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切勿勉强而发生意外[1]。
感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二区 黄彩强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