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平底足,平足症
概述
扁平足指先天性或姿态性导致足弓低平或消失,患足外翻,站立、行走时足弓塌陷,出现疲劳或疼痛的一种足畸形。扁平足有遗传的倾向,但它不是一种遗传病。它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1]
本病病因尚未阐明,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本病主要与遗传有关。此外,外伤等继发性因素也可引起扁平足。
主要症状是后足后侧和内侧疼痛、走远路容易疲劳、疼痛关节外肿胀、步态异常。
儿童期发现扁平足应尽早就医,可早期矫正。成人出现疼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医生可根据足部外观诊断。
儿童期的扁平足可以通过按摩脚的方法得到缓解和治疗,成年人如果有疼痛症状则需治疗,治疗方式有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日常应注意避免加重疼痛的活动,积极减肥减轻疼痛,避免穿高跟鞋等。
因本病病因尚未明确,无法有效预防。
症状
由于没有脚底弓度的缓冲,扁平足的人走起路来要比正常人感觉到更累一些。不过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不明显,甚至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此病。
扁平足有哪些症状?
足后、内侧疼痛
容易疲劳
疼痛关节肿胀
步态异常
扁平足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腰背痛
足部肿胀压痛
阿基里斯肌腱炎
足底筋膜炎
骨性关节炎
病因
本病病因尚未阐明,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本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大部分儿童及青少年平足是先天性的。成人扁平足可以是儿童扁平足的延续,也可能是其他原因继发引起。
扁平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2]
遗传因素
先天性足骨畸形
先天性韧带松弛
足部外伤或慢性劳损
足内在肌或外在肌力弱或麻痹、痉挛
扁平足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过高
足部或脚踝的外伤
类风湿关节炎
年龄增加
足部肌肉韧带软弱
足部纵弓塌陷,足底扁平
足跟外翻
遗传因素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足部后侧、内侧疼痛
行或久站易感疲乏
走路易摔倒
疼痛关节外肿胀
就诊科室
骨科(足踝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扁平足?
医生可以根据足部外观诊断扁平足,如果患者疼痛严重,医生还会进行一些辅助检查,以判断有无其他疾病。
足部视查:医生会在患者站立时,从足踝前方和后方视诊检查后足和前足整体的力线关系。注意负重状态下足纵弓的形态。
足印检查:是否有弓状缺损区,并确定平足型及程度
X 线片检查:应负重条件下摄足正侧位 X 线片,主要在足侧位片测量足弓的角度改变。还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炎。
超声: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肌腱损伤。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脚的问题,有什么不舒服?
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有无疼痛、肿胀、步态异常等伴随症状?
你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是否有扁平足?
你的脚或脚踝以前受过伤吗?
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治疗情况如何?
有无药物过敏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扁平足为何容易摔跤?影响寿命吗?
扁平足要做哪些检查确诊?
扁平足会遗传吗?
扁平足的最佳矫正年龄是多少?
扁平足的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
扁平足一定要手术治疗吗?扁平足需要哪些康复训练?多久能恢复?
扁平足不适合哪些运动?
治疗
扁平足如果不引起疼痛,则不需要治疗。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患者通过物理治疗就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婴幼儿的骨骼没有发展完全,早期发现的患者可以在儿童期进行矫正治疗。
非手术治疗[3]
足弓垫:购买特制的矫形鞋垫/矫形鞋。
功能锻炼:对足底的肌肉、韧带和小腿后面的肌肉锻炼,如用足趾行走、屈趾运动。
手术治疗[4][5]
软组织转移修复术:此术式对足弓的稳定性有一定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症状,缺点是术后石膏固定时间较长,且不能从根本上纠正扁平足畸形,且有一定的复发概率。
跟骨内侧移位截骨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骨性手术方式,其是将外翻的后跟在跟骨后部截骨并转移至小腿负重轴之下融合固定。
外侧柱延长术:可以纠正前足外展、后足外翻畸形,恢复内侧弓高度。
关节融合术:通过重新排列扁平足畸形中异常的骨间关系,使骨间关节固定维持足弓的稳定性,消除前足外展、后足外翻、距下关节及距舟关节半脱位的一种方法。用于严重疼痛僵硬的病例。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注意避免加重疼痛的活动,积极减肥减轻疼痛等。
保持健康体重,如果超重,应减重以减轻足部压力。
可以做一些针对足部的专门训练。例如:足尖运动、跳绳、打篮球。
避免长时间或负重站立,站立时可以变换体位。
平足患者不宜穿有跟的鞋,包括中跟鞋和坡跟鞋,这会增加足弓和前脚的压力。
比较轻度的扁平足的患者是可以正常地活动,但严重的患者为了防止出现关节磨损以及加重关节的磨损,日常注意活动影响踝关节运动都要减少。
日常注意要注意足部的护理,如勤用热水泡脚,促进足部血液循环。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足部按摩。
预防
因本病病因尚未明确,无有效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