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生长性髌骨炎,青少年髌骨炎,髌骨骨骺炎
概述
髌骨骨软骨病是指髌骨的上下极受过度张力或压力导致的骨软骨病。
本病好发于 10~14 岁爱好运动的青少年,男性多见,单侧发病多见,常发于右侧。
创伤是髌骨骨软骨病最主要的原因。发病危险因素包括膝关节不稳、运动过度、不适当的运动方式等。
按病变发展,本病分为 4 级:Ⅰ 级为软骨肿胀软化,Ⅱ 级为范围小于 1.3 厘米的软骨碎裂,Ⅲ 级为软骨碎裂超过 1.3 厘米,Ⅳ 级为髌软骨下骨质外露。
膝前疼痛和轻度跛行是最主要的症状,髌骨下极可有轻度肿胀。
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股四头肌锻炼、支具固定、理疗、功能康复等。严重者需接受手术治疗。治疗的关键点是早期发现,避免髌骨不规则发育。治疗难点在于发病人群运动需求大,常常不能有效制动。
本病可使患者丧失膝关节正常活动功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青少年患者在成年后可发展为高位髌骨。
青少年男性应多加注意,选择健康运动方式,佩戴膝关节护具。
症状
髌骨骨软骨病最主要的症状为膝前疼痛和轻度跛行,有时会有髌骨下极的轻度肿胀。
髌骨骨软骨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髌骨骨软骨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膝前疼痛和轻度跛行是该病的主要症状。
跑步、上楼或者骑自行车时疼痛加重,休息时减轻。
急性发作的时候起跳、落地都会有疼痛。
髌骨下极有轻度肿胀,软组织增厚,压痛。
伸膝或跪地时疼痛。
一般持续 4~6 个月。
髌骨骨软骨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高位髌骨:发病的青少年可在成年后发生高位髌骨,可以引起习惯性髌骨脱位或者自发性髌韧带断裂。
病因
髌骨骨软骨病的发生与急慢性创伤、关节劳损和髌骨发育异常有关,常见于青少年、运动员、舞蹈演员和体力劳动者。
髌骨骨软骨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髌骨骨软骨病的常见原因是外伤。
哪些人容易发生髌骨骨软骨病?
任何影响关节滑膜分泌或关节软骨挤压的机制,引起关节内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改变,均可引起髌骨骨软骨病。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急性或者慢性创伤:可以直接撞击软骨,破坏软骨正常结构,甚至造成软骨的骨折。
髌股关节劳损:由髌骨软骨的长期摩擦、挤压引起,包括反复的蹲起、跳跃、负重、扭转等。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髌股关节不稳定:是由于发育异常引起的髌骨位置异常,从而影响膝关节稳定性。
青少年。
运动员或舞蹈演员。
体力劳动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活动后出现膝前疼痛或者轻度跛行,跑步、上楼、骑车时酸痛明显。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一般无此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
医生如何诊断髌骨骨软骨病?
医生通过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可以进行诊断,同时联合 X 线和磁共振检查可进一步明确损伤程度。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包括髌骨磨压痛、推髌抗阻痛、单腿半蹲试验、股四头肌收缩、髌周指压痛、髌后捻发音、膝关节积液征等。本项检查可诱发局部疼痛,同时判断膝关节有无积液。
X 线:拍摄不同屈膝角度的髌骨轴位片,可以观察髌骨的位置。
磁共振:可以发现髌骨软骨的剥脱和溃疡区。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做什么工作的?平常运动多吗?
导致受伤的动作是什么样的?
受伤多久了?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会不会有更严重的情况出现?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如何治疗?我需要做手术吗?
多久才能康复?
治疗效果如何?
治疗
保守治疗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髌骨的不规则发育。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的,考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作用仅在于缓解疾病的症状,无法阻止病情的进展。
非激素类抗炎止痛药:作用是减轻滑膜炎症和缓解疼痛,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等,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更小的塞来昔布、美洛昔康、依托考昔等。
关节软骨营养药:口服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作用是营养关节软骨。
手术治疗
经过 3~6 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病情较重者,应做关节镜检查,考虑手术治疗。包括关节外手术和关节内手术。
关节外手术
外侧松解术: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支持带紧缩术可以改善髌股关节排列紊乱。
髌韧带转位术:取股二头肌、半腱肌或腓肠肌转位修复,改善髌股关节功能。
胫骨结节前移术:增加髌股关节接触面积,减小压力。
截骨术:可以纠正膝外翻。
关节内手术:包括髌软骨病灶环切、髌骨床钻孔、关节小面切除和病变软骨刨削等,目的是切除病变组织、调整髌骨位置,其疗效难以肯定。
其他治疗方法
髌股关节粘膏支持带或护具:改善髌骨的运动轨迹,缓解疼痛,避免损伤。
按摩:可以消除髌骨周围和滑膜的炎症。
理疗:超短波治疗可以对抗炎症、改善肌肉张力、促进组织生长恢复。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青少年患者可发展为高位髌骨,形成习惯性髌骨脱位或自发性髌韧带断裂。
在早期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功能可恢复。
日常注意
非手术患者应该限制活动,进行股四头肌锻炼,佩戴支持带或护具,定期复诊。手术患者应注意术后敷料、引流管情况,延迟膝关节负重时间。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注意休息,正常饮食。
限制活动:限制诱发髌股关节疼痛的活动,如登高、爬坡等,可减少髌股关节磨损。
股四头肌肌力练习:患侧下肢伸直用力收缩股四头肌,持续 5 秒,然后完全放松 10 秒,再收缩,每回合的练习需要 30~50 次;2~3 周后,可行直腿抬高训练(将足跟抬高离床 15 厘米左右,持续 10 秒然后放下,每回合的练习 30 次)。
佩戴髌股关节粘膏支持带或护具,矫正膝关节力学紊乱。注意将支具调整到合适位置。
定期复诊,包括膝关节体格检查、磁共振检查等。
功能锻炼:在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切勿自行过度锻炼。
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短期需佩戴支具限制活动,逐渐进行康复锻炼。术后的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注意休息,加强饮食,宜补充优质蛋白(如奶类、蛋类、牛肉等)和新鲜的蔬菜水果。
术后保持伤口辅料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期换药、拆线。
保护膝部:术后应逐渐负重,关节内手术创面短期内不宜承受压力,故术后行支具或石膏伸直位固定 4 周,可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保持肌力。
4 周后拆除石膏或调节支具小范围(<30°)轻柔活动并可伸膝行走,6 周后可自由活动膝关节。
手术后,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查,出院康复锻炼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预防
10~14 岁的爱好剧烈运动的青少年应注意预防。
针对可变的因素:
运动:运动员或体育爱好者应避免登高、爬坡等运动,运动时可佩戴护膝。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青少年:10~14 岁的青少年发病较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应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运动时注意避免冲刺、摔倒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