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髌骨软骨软化症(CMP)是一种以膝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多病因疾病。髌骨软骨软化症的发生是由于髌骨向外侧倾或者半脱位,导致髌骨内侧面软骨撞击股骨外髁滑车,引起关节外侧间隙软骨过度磨损、软骨细胞脱落、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
本病起病缓慢,任何年龄段都可出现,运动员和中老年女性患者多见。
目前仍然未发现确切的病因,只形成了诸多可能的学说,包括创伤学说、生物力学紊乱学说、软骨内压力增高学说、软骨营养障碍学说、自身免疫学说等。
早期症状仅为膝关节酸软、上下楼梯膝关节乏力或疼痛,休息后缓解,运动后加重;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肿痛,半蹲发力疼痛、上下楼梯疼痛加重,急停、起跳皆痛或不能起跳,膝关节屈伸受限,严重者可出现膝关节类似绞锁症状。
X 线轴位检查可见髌骨侧倾或半脱位,外侧间隙变窄,长期磨损引起相应关节软骨下骨硬化,侧位 X 线片可见“月芽样”骨硬化影。
髌骨软化症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一般发病早期采用保守治疗,该方法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较小,但周期较长。如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采用手术治疗,此疗法适用于晚期或症状较重患者。
髌股软骨软化症属于关节的慢性劳损病变,日常注意很重要。
症状
髌骨软骨软化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本病起病缓慢,任何年龄段都可出现,运动员和中老年女性患者为多见。
早期症状仅为膝关节酸软、上下楼梯膝关节乏力或疼痛,休息后缓解,运动后加重;
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肿痛,半蹲发力疼痛,上下楼梯疼痛加重,急停、起跳皆痛或不能起跳,膝关节屈伸受限,严重者可出现膝关节类似绞锁症状。
髌骨软骨软化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此病并发症早期症状不严重,休息或服一般止痛药即可缓解,病变在“隐蔽状态”下不断发展,直至发展为髌骨关节炎,严重者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不能单腿站立。
晚期已形成髌骨关节炎时,病变区软骨及软骨下骨已有明显破坏,软骨已无再生修复能力。
另外还容易合并半月板损伤和创伤性关节炎等更为复杂情况。
病因
国内外学者对髌骨软骨软化的病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仍然未发现确切的病因,只形成了诸多可能的学说。
创伤学说:创伤学说认为,膝关节作为负重及运动的关节,频繁的屈伸活动造成髌骨关节面与股骨关节面的撞击,形成积累性劳损,负重越大,频率、强度越高,劳损越明显,这也是运动员此病高发的原因。特别是当膝关节处于 35°~50° 半曲膝姿势时,会明显增加髌骨半脱位或侧倾,以致加重髌股关节的外侧磨损,如自行车、爬山、滑冰等训练,是本病的常见原因。膝关节长期在大强度负荷(包括过度肥胖状态下)运动,也容易加重髌骨软化症。
生物力学紊乱学说:很多原因引起的髌股关节两部分对合不良,如先天性髌骨发育障碍,位置异常及股骨髁大、小异常,膝关节内、外翻及胫骨外旋畸形等,均可使髌骨不稳定,产生髌骨半脱位或侧倾,在髌骨滑动过程中,髌股关节面压应力过度集中于某一部位,成为慢性损伤的基础。
其他学说:学界对于髌骨软化还有软骨内压力增高学说、软骨营养障碍学说、自身免疫学说等假设,以上学说都存在各自的理论基础,都能从各自的角度来阐述髌骨的退变。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学说能全面的解释髌骨软骨退变的所有问题,因此推测此病应该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哪些人容易患髌骨软骨软化症?
从事关节负重较大的职业,如司机、教师、白领人士等,其关节长时间保持一种僵硬姿势或长时间受强力冲击造成骨关节损伤。
关节过度使用(如马拉松、登山爱好者)、肥胖人士等,都容易罹患此病。
就医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经过休息不能缓解,逐渐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建议前往医院寻求专业的建议。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单腿下蹲、蹲位站起或上下楼梯时髌后疼痛出现或突然无力而摔倒。
髌骨、髌周、髌骨缘以及髌骨后方压痛明显,出现髌骨摩擦音及跛行,患者可有疼痛感,膝关节绞索,关节肿胀屈伸受限,并出现大腿肌肉萎缩。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
关节外科。
运动医学科。
医生如何诊断髌骨软骨软化症?
该病诊断一般不难,临床症状和体征加上辅助检查,即可诊断。
常用的辅助检查如下:
膝关节 X 线检查:轴状位 X 线显示髌骨侧倾或半脱位,外侧间隙变窄,长期磨损引起相应关节软骨下骨硬化,侧位 X 线片可见“月芽样”骨硬化影。病变早期关节间隙狭窄或髌骨外移;病变晚期软骨下骨密度增高,髌股关节骨质稀疏,皮质下囊性变,骨质增生,髌股关节间隙狭窄。
膝关节核磁共振(MRI)检查:MRI 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是评定软骨损伤程度的有效工具,以及能够在治疗后跟踪治疗的效果。
关节镜检查:是确诊髌骨软骨软化症最有价值的方法,被认为是金标准,但具有创伤大的特点。其可以明确关节软骨是否有病变、累及范围和髌骨软化程度,能较好地与膝前疼痛为特点的疾病相鉴别。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症状?严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了多久?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外伤史?
平时喜欢运动吗?
经常久站、行重体力劳动吗?
在服用哪些药?
做过哪些治疗?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髌骨软骨软化的?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有哪些运动可以做,哪些运动不能做?
治疗
目前,髌骨软化症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一般发病早期采用保守治疗,该方法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较小,但周期较长。如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采用手术治疗,此疗法适用于晚期或症状较重患者,但是由于复发率较大、费用昂贵以及有创而让患者较难接受。
保守治疗
分为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对于年轻的、病程较轻的患者,首先推荐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后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包括中药、西药的外用和口服,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等。
物理疗法:是利用人体对物理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来达到治疗目的,以恢复机体运动功能,改善及增强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物理疗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髌骨软骨软化症的治疗。如体外冲击波、超短波、热磁、动态干扰电等治疗方法,都可以减轻炎症,缓解疼痛,增加软骨细胞活性,促进磨损软骨面的修复。
药物治疗:分为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中药治疗主要是运用其补肝肾、强筋骨、温养散寒、益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可以口服也可以外敷。西药治疗包括消炎止痛(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营养软骨(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抑制软骨破坏(双醋瑞因)、增加关节润滑(玻璃酸钠)等,临床使用较为方便,满意度高。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有人工髌骨置换术、关节镜下软骨清理术、外侧关节囊松解术、髌骨关节面置换术等,最近还有干细胞植入术、软骨移植术等。
虽然目前的手术治疗方式很多,但由于手术的创伤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手术治疗该病的认可度不高,患者更愿意接受非手术治疗。
但如果发展到疾病晚期,病变区软骨及软骨下骨已有明显破坏,软骨已无再生修复能力,保守治疗可能效果不佳,建议行手术治疗。
日常注意
髌股软骨软化症属于关节的慢性劳损病变,日常注意很重要:
避免过度运动,建议步行健身时间以 40~60 分钟为宜,每天快走步数应因人而异。
运动前要充分热身,使关节充分润滑,防止软骨突然损伤。
避免爬楼梯、爬山、下蹲及下跪的屈膝活动,以免加重膝盖受力。
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
女性尽量少穿高跟鞋,以减缓膝关节周围韧带紧张度,减轻膝盖骨异常受力。
冬天注意膝盖保暖,以免受凉加重或诱发此病。
预防
通过对膝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来强化膝关节稳定性:
直腿抬高(Leg lifts):直腿抬高应该是最常见的一种锻炼方式了,也是我们膝关节镜术后即刻就要锻炼的项目。锻炼者仰卧位,开始前进行踝关节屈伸的热身,然后一腿屈曲,另一腿伸直膝关节绷紧后上抬,每条腿 10 次后换腿。
臀桥练习(Glute bridge):屈膝,仰卧在地上,双脚间距略大于肩宽,略向两侧分开。双臂向两侧分开放在地面上。臀部向上发力,以肩和上背为一个支点,双脚为另一个支点,将臀部向上顶起,中下背和大腿也顺带着向上抬起,直到整个躯干从肩部到膝盖基本处在一条直线上,并与小腿大致垂直。整个过程中双脚、肩和上背、双臂均保持静止,小腿也不可主动移动,缓慢而有控制地还原。
踏步登阶练习(Step up):面对一个有氧台阶或楼梯,两手各拿一个哑铃。右脚重心踩在台阶上,左脚踩上去,轻拍台阶顶部然后左脚后退一步下台阶。重复 10~12 次,然后左脚引导右脚重复动作。Step-up 训练中,最关键的要素是高台高度和动作速度。高台越高,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受力越大,但相应得动作难度也越大。较快的速度有利于提高爆发力,而较缓慢的动作有利于提高极限力量,当然,要配合大重量。
单腿罗马尼亚硬拉(Single Leg Romanian Deadlift):一提到硬拉就会想起壮汉拉杠铃的情景,其实单腿硬拉是很棒的建立臀部肌群的训练。使用杠铃、哑铃或壶铃进行单腿罗马尼亚硬拉,最大负荷点会在当你身体接近平行地面时,所以你的臀部在动作底部会是感觉最困难最需要用力。负重的腿可以弯曲,不负重的腿没有任何要求,只是负责保持平衡。
靠墙静蹲(Wall sits):很多人都知道靠墙静蹲可以锻炼膝关节,殊不知静蹲做不好,反而弊大于利。静蹲时锻炼者应背部贴墙,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正对脚尖。切忌膝盖超过脚尖,膝盖内扣。一般建议大家角度不要超过 90 度,先从小角度开始,随着力量的增大,角度慢慢增加。建议一个保持 15~30 秒,最长可保持 1 分钟,3~5 次持续练习。具体时间还是要根据大家的自身情况来进行调整(如果 1 分钟也毫无压力,可以通过增加练习次数来提升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