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肩胛骨弹响综合征
概述
弹响肩胛,是肩胛胸壁关节疾病的一种,包括肩胸滑囊炎和肩胛骨活动中的捻发音、摩擦音、撞击音,可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肩胸关节疼痛。
弹响肩胛最主要的病因在于肩胛骨异常力学摩擦胸壁导致,主要病因分为 3 种,滑囊炎、肌肉异常、骨或软组织异常。本病的危险因素有经常剧烈运动、姿势不良、骨肿瘤病史等。
弹响肩胛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过肩活动时,患者可听到或能触摸到肩胛骨下方的异常声音,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甚至出现剧烈疼痛,影响关节活动。
弹响肩胛以保守治疗为主,其方式主要包括对症止痛、矫正不良姿势;对于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应接受手术治疗。
弹响肩胛的主要危害在于长期的肩胛骨胸壁关节的异常摩擦可以导致或加重原有的关节周围慢性炎症,最终引起顽固性、慢性疼痛,影响生活质量。
患有弹响肩胛的患者多有外伤史或长期劳损病史,故平时应注意运动防护,防止意外受伤。弹响肩胛经正规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症状
过肩活动状态下的肩关节捻发音是弹响肩胛最早且最具代表性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肩胛骨胸壁关节疼痛、感觉异常、肩周肌肉压痛,疼痛多在弹响时出现。
弹响肩胛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弹响肩胛的常见症状包括:
肩胛胸壁关节捻发音:弹响肩胛最常见的症状,为肩胛骨与胸壁异常摩擦出现的捻发音(用手指搓头发的声音),可听及或摸及。
感觉异常:多伴随在捻发音时出现,也可在静止休息时出现,多为异物感。
肩胛骨胸壁关节疼痛:多伴随在捻发音出现时,当触压肩胛骨胸壁关节时可出现疼痛,疼痛程度不等。
肩周肌肉压痛。
胸痛。
病因
弹响肩胛主要或常见病因包括主要病因分为 3 种,即滑囊炎、肌肉异常、骨或软组织异常。不论何种原因,均能导致肩胛骨于胸壁的正常平滑的活动关系被破坏。
弹响肩胛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滑囊炎:滑囊炎是导致疼痛出现的最常见病因。肩胛骨与胸壁的一过性创伤或反复活动刺激肌肉软组织,引发滑囊炎出现,为慢性无菌性炎症,久而久之导致肩胛骨胸壁关节的弹响和疼痛。
肌肉异常:肌肉的萎缩、粘连、纤维化(肌纤维炎),可导致肌肉无力,使得维持肩胛骨正常位置的力量不足,减少肩胛骨与胸壁的空间,增加异常活动的风险。
骨或软组织异常:骨的异常包括解剖变异(不同于正常人解剖)、骨肿瘤,使得肩胛骨胸壁关节异常,导致弹响肩胛出现。软组织异常如弹力纤维瘤,可导致肩胛骨位置活动异常。
哪些人容易患弹响肩胛?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弹响肩胛:
剧烈运动者:运动员、体育爱好者、体力劳动者等,常需完成超过肩关节活动者,易罹患滑囊炎,导致发病风险增高。
不良体姿:脊柱后凸(驼背)、脊柱侧弯,长期伏案或弯腰劳动导致的肩胛骨位置的继发改变。
骨肿瘤:最常见的是骨软骨瘤,若肿瘤生长于肩胛骨与胸壁之间,可导致弹响肩胛的发生。
肌肉相关疾病:肌肉劳损、肌纤维炎、弹力纤维瘤等。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弹响肩胛:
解剖变异:解剖变异为先天性解剖结构改变,当发生在肩胛骨时可导致肩胛骨与胸壁的位置、关系等出现异常改变,增加患弹响肩胛的风险。
肩胛骨自身解剖特点:肩胛骨内下侧的肩胛下肌最为薄弱,对肩胛骨约束小,易于产生与胸壁间摩擦。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肩胛骨胸壁关节异常弹响:如听到或摸到肩胛骨胸壁关节的捻发音(手指搓捏头发的声音)、断裂音、钝响音等。
肩胛骨胸壁关节疼痛:多发生在肩胛上内侧和肩胛下角,多伴随异常弹响声出现时。
长期肩胛骨胸壁关节感觉异常:如异物感、不适感在休息时也经常出现,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肩周疼痛和胸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突发严重肩痛、胸痛,肩关节活动障碍持续不缓解者应立即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
康复科
医生如何诊断弹响肩胛?
当医生怀疑是弹响肩胛时,将通常进行询问病史、查体后即能初步诊断,通过完善 X 线、CT 和 MRI 检查来明确病变位置和病因,进而确诊。
视诊:医生可通过观察肩胛骨的位置、体表是否有异常包块的情况来判断是否有肩胛骨解剖位置异常和是否合并骨软骨瘤、弹力纤维瘤等。
触诊:医生通过触压肩胛骨上内侧、肩胛下角以及肩周肌肉,明确是否有压痛,进而判断是否合并滑囊炎或软组织疾病。
肩关节活动:通过活动患者肩关节,明确是否出现捻发音和关节弹响,对弹响肩胛诊断。
X 线:X 线为最基本的检查,通过不同层面可初步判断疾病位置,但提示的信息有限,往往需要进一步结合 CT 检查以确诊。
三维 CT:三维 CT 能够从三维层面细致检查病变区各个层面,通过该项检查大都能够确诊源自于骨骼异常的弹响肩胛,并能准确判断病变位置。
MRI:MRI 主要用于 CT 检查正常但又怀疑弹响肩胛的患者,通过该项检查大都能明确来自于软组织异常的弹响肩胛。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本次就诊之前,肩关节受过外伤吗?
以前得过什么病呢?
是否经常运动?
做什么工作的呢?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症状?
从开始出现症状到现在有多久了?
症状是持续存在的还是间断出现的?
出现症状休息后有缓解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发病原因?
有没有其他肩关节疾病的可能?
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我的症状是暂时的还是会持续存在呢?
我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需要手术治疗吗?
会不会有后遗症?并发症?
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治疗
弹响肩胛的首选治疗方式为保守治疗,对于经严格规范的保守治疗,如对症止痛、理疗等,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逐渐加重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即解热镇痛药(不是抗生素),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发挥镇痛作用,同时对无菌性炎症(如滑囊炎)也有抗炎作用。
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盐酸乙哌立松,该类药物为中枢性骨骼肌松驰剂,对于肌肉软组织痉挛(异常收缩)、软组织劳损,起到松弛肌肉、缓解疼痛的作用。
手术治疗
关节镜手术:关节镜手术为微创手术,术后康复快,是目前首先的手术治疗方式。手术目的在于切除增生的滑囊、滑膜、软组织包块和部分异常的肩胛骨,去除引发弹响肩胛的病因,起到治疗目的。该类手术适用于滑囊炎、较小的软组织包块和上内侧角的肩胛骨切除。
开放手术:开放手术的创伤大、回复慢,其手术目的与关节镜相同,在于切除异常的骨与软组织,恢复肩胛骨胸壁关节解剖关系。适用于较大病变经关节镜无法完整切除的病例。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即常说的“理疗”,如声疗、光疗、热疗等,能够起到缓解疼痛、减轻炎症、缓解肌肉痉挛(肌肉异常收缩)等作用。
封闭治疗:通过将局部麻醉药物、糖皮质激素注入组织内或神经周围,从而降低疼痛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随着弹响肩胛病情进展,局部肌肉、关节滑囊炎症将持续加重,可发展为顽固性慢性疼痛;关节弹响会更加频繁地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经过正规保守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将明显缓解,仅少部分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和合并骨与软组织肿块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若接受手术治疗,需保持伤口辅料干燥洁净,一般每 2~3 天换药 1 次,若伤口渗液、出汗增多或意外见水浸湿辅料需立即换药,术后一般 10~14 天拆线,具体拆线时间需与经诊医生确认。
用药注意事项:非甾体类抗药和肌松药一般耐受良好,安全性高,主要是胃肠道反应,若既往无胃病病史,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胃痛,需立即停药,并及早就诊。
定期复查:术后一般前 3 月每月复查 1 次,之后每 3 月复查 1 次,复查满 1 年后可每 6~12 月复查 1 次,具体复查时间需与经诊医师确认。若术后疼痛缓解不明显或有新发症状,需立刻就诊。复查项目视病因确定,一般为 X 线和 CT(肩胛骨异常或肩胛骨肿瘤),MRI(肌肉软组织异常或肿块),以及肩关节功能评价。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活动不受限,可自主下床及走动,肩关节一般制动 5~7 天,之后可逐渐进行肩关节康复锻炼;若接受微创手术,术后 1~2 天后即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如被动活动肩关节、肩关节钟摆样活动等。由于病因和手术方式的多样,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
若为非手术患者,减少过肩活动,禁忌搬重物和剧烈运动,可选择下肢活动为主的运动方式,如慢跑,骑单车等中低程度的有氧运动。
预防
弹响肩胛的病因主要是由滑囊炎、肌肉异常、骨或软组织异常所致,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改变运动方式:选择以下肢活动为主的运动方式,如慢跑、骑单车、竞走等对上肢活动影响较小的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矫正体姿:导致弹响肩胛的不良体姿多继发于其他疾病,建议寻求医疗帮助,如脊柱后凸、侧弯患者应向脊柱外科医师寻求帮助,矫正体姿。
诊治骨肿瘤:肩胛骨骨肿瘤经正规外科治疗切除后可恢复关节解剖关系,去除病因,达到治疗效果。
诊治肌肉相关疾病:肌肉劳损、肌纤维炎经正规保守治疗后一般可明显缓解症状;弹力纤维瘤可行手术切除。
针对不可改变的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改善生活习惯:对于先天解剖结构的群体而言,避免伏案工作、长期维持单一姿势(看电视、玩手机等)超过 1 小时应起身舒展活动,此外做好运动防护,对于运动爱好者,提前做好热身,运动不适应立即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