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颈性眩晕是什么?老年人颈性眩晕怎么办?老年人颈性眩晕症状有哪些?

疾病定义:副肿瘤性脊髓病,又称为副肿瘤性坏死性脊髓病,是由于全身性或潜在的恶性肿瘤的远隔效应造成的脊髓损害,是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中较少见的一种。流行病学:约 0.01% 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副肿瘤性脊髓病

别称

老年颈性眩晕

概述

老年人颈性眩晕是由于一系列颈椎疾病导致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使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眩晕、恶心、呕吐、站立不稳或摔倒等症状和体征。本病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本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多发于 40 岁以上,男女无明显差异。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逐渐向年轻化发展,发病率逐年上升。

主要的病因是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危险因素包括骨质增生、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错位等,这些因素使椎间孔变窄或血管管腔狭窄,椎动脉易受刺激或压迫,造成血流量减少、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等症状。

主要症状为发作性眩晕,常伴有眼球震颤、恶心、呕吐、耳聋、耳鸣、站立不稳或摔倒等。

治疗方法有颈部按摩、牵引及理疗、药物和手术治疗。治疗目的主要在于恢复颈椎和软组织的原解剖位置,解除其对椎动脉的刺激和压迫,保证脑供血的正常和稳定。治疗难点在于老年人机体的机能下降,多合并其他疾病,治疗宜轻缓,治疗时间长。

患者在转动颈部或后仰时突发眩晕,甚至晕厥,容易站立不稳或摔倒,导致受伤甚至危及生命。椎动脉受压导致血流量减少,长期脑供血不足容易导致缺血性脑中风,甚至危及生命。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止意外摔伤尤为重要。经常进行颈部锻炼预防颈椎病,是预防老年人颈性眩晕的有效途径。

症状

老年人颈性眩晕多为发作性眩晕,常与颈部体位改变有关,如低头、抬头、转头、起床等。常见症状为突发眩晕致站立不稳或摔倒,常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头痛,甚至晕厥等。发作短暂,躺下休息片刻可缓解。

老年人颈性眩晕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颈性眩晕的常见症状包括:

发作性眩晕/位置性眩晕:眩晕发作与颈部体位改变有关,如旋转颈部、过度后仰、起床等动作,易引发眩晕;

恶心、呕吐;

耳聋、耳鸣;

眼球震颤;

头痛:疼痛部位多为后枕痛或偏头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跳痛或放射痛;

突然站立不稳或摔倒,甚或晕厥;

脑干症状:肢体麻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对侧肢体轻度偏瘫、吞咽困难、呛咳、咽反射消失、眼肌麻痹、视物不清、复视等。

老年人颈性眩晕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骨折;

缺血性脑中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病因

老年人颈性眩晕主要由于骨质增生、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错位等各种颈椎病变使椎间孔变窄或血管管腔狭窄,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造成血流量减少,脑供血不足而引起。

老年人颈性眩晕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的病因是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常见于以下情况:

骨质增生:骨质增生可压迫椎动脉,使血流减少,脑供血不足。

血管病变:老年人多易患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

颈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颈椎相对缩短,椎动脉相对变长,血管易折叠或扭曲,影响血液循环。

颈椎错位:颈椎错位后压迫椎动脉,使椎动脉痉挛或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人颈性眩晕?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血流通过量减少。

高血压患者;

长期低头工作、用颈过度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颈椎病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活动颈部时,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耳聋、耳鸣等症状时;

颈部活动受限时;

颈部疼痛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晕厥

摔倒导致骨折

建议就诊科室

骨科

老年病科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人颈性眩晕?

当医生怀疑是老年人颈性眩晕时,将通常为患者进行视诊、触诊以及一系列颈部查体,可能进一步通过 X 线检查、CT 检查、MRI 检查、血管造影、血管超声等辅助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触诊:医生可观察患者头颈部肌肉是否对称、局部可有结节。其次医生可触摸患者颈后部棘突及椎旁是否有压痛,局部肌肉、皮下组织是否粘连,斜方肌、颈项背肌等是否有痉挛疼痛来进行初步诊断。

颈部查体:在患者的配合下,医生让患者低头、抬头、过度后仰及旋转运动至某一位置,此时患者若出现眩晕,即位置性眩晕,为颈性眩晕的重要检查。

X 线检查:X 线检查可直接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是否存在骨质增生、椎间隙是否狭窄等,检查方便,费用较低;不足之处为不能直接观察到颈椎横突孔的结构, 不能直接反映椎动脉的受压程度。

CT 检查:CT 横断位平扫可直接观察颈椎横突孔是否狭窄、变形;缺点为空间分辨率不高。

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优点为能直接观察椎动脉的走行、血管内径及血流情况;不足之处为不能分辨血流异常与颈椎病变之间的关系。

MRI 检查:对于检查颈椎间盘的退变、突出及后纵韧带病变等软组织损伤有优势。

血管造影检查:可直接显示椎动脉的情况,如是否狭窄、迂曲;但此检查为有创检查,作用意义较局限,临床应用较少。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的?持续多长时间了?

有颈椎病病史吗?平时颈椎部位有不舒吗?

有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病变等病史吗?

从事什么工作?需要长期低头吗?

日常生活中低头时间长吗?

睡觉时枕头垫的位置合适吗?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了吗?治疗了吗?疗效如何?

自己在家服用过什么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和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症状多久可以消失?治疗后会复发吗?

治疗费用高吗?在不在医保范畴内?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效果不明显,还会出现其他更严重的症状吗?

我平时在家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禁忌吗?

我要做些什么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治疗

老年人颈性眩晕通过颈部按摩、牵引及理疗、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治疗后,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血管扩张剂: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脑内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降低血液的黏滞度。

中药治疗: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施以中药汤剂等进行治疗,如补中益气汤加减、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益气定眩汤加减等,可以达到益气活血,或化痰熄风的作用,有效缓解症状。中药有辅助治疗的作用,但需要到正规的中医院或研究院所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当患者眩晕症状严重、其他非手术治疗无效,并且没有手术禁忌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目的在于解除对椎动脉的机械性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

横突孔切开减压术:适用于单纯性横突孔狭窄变形者,或动脉管壁外有增厚的的软组织压迫或牵拉椎动脉者。

椎间植骨融合术:适用于颈椎节段性失稳、颈部活动时压迫刺激椎动脉者,或明显椎间盘突出患者。

钩椎关节切除加植骨融合术:适用于明显颈椎不稳或椎间盘突出,同时合并钩椎关节增生压迫椎动脉的患者。

其他治疗方法

推拿治疗:可以纠正颈椎失稳,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纠正颈椎椎动脉的弯曲,改善椎动脉的血供,改善大脑及前庭神经系统缺血性病变。

牵引治疗:很少单独使用,多与中药、针灸及手法等治疗联合应用。

针灸治疗:通过针刀治疗等可以松解病变组织对颈部血管和神经的压迫,改善局部痉挛和瘢痕,改善颅脑供血;艾灸可使血流速度加快,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有效缓解眩晕症状。

封闭治疗:在受刺激部位进行利多卡因封闭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椎动脉长期受刺激或压迫,血流量减少,长期脑供血不足容易导致缺血性脑中风,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反复发生发作性眩晕,影响日常生活;并且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多患有骨质疏松,在发生眩晕时容易站立不稳或摔倒,导致骨折受伤,甚至危及生命。

经过积极的正规治疗后,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日常注意

患者要注意保护颈椎,避免摔倒,防止二次伤害。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注意保持手术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感染。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滥用药物。

术后、用药复查:根据医嘱定期复查,主要复查 X 线、CT、超声检查等。

饮食: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高钙食物。

运动: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适度进行颈部活动,但要注意颈部不宜突然剧烈的运动和过度伸展,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其他:睡觉时枕头不宜过高,防止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改变体位时不要过急、过猛。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控制基础疾病: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性基础性疾病,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体育锻炼:进行颈椎操锻炼,防止颈椎病。

日常生活:选择合适的枕头,减少低头时间,纠正不良的姿势,改变不良习惯。

作息饮食:规律作息,清淡饮食,控制油脂摄入。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克霉唑阴道片(福利先)的功效与作用-克霉唑阴道片(福利先)说明书

2023-8-2 23:41:04

保健

立春需多动动 几种运动

2023-8-28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