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Tieze病,胸肋软骨痛,蒂策病
概述
肋软骨炎 (Costochondritis) 是指,胸骨与肋骨交界处的软骨发生了炎症反应。青少年人群中,有相当比例的胸痛症状都是肋软骨炎导致的。
肋软骨炎多数情况下没有明确的病因,部分可发生在剧烈运动、轻度创伤、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影响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40 岁和女性。
主要症状是前胸壁疼痛,按压胸部的肋软骨交界部位可出现明显的压痛。
如果发生局部胸痛症状,应该去医院就诊,因为胸痛还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迹象。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观察体征,并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与心脏病等其他疾病进行鉴别,从而得出最终诊断结果。
治疗的重点是缓解疼痛,临床常用非处方止痛药。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能需要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止痛药。对于发生感染的患者,还需要根据病原体进行对症治疗。
肋软骨炎一般可以自行好转,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整个病程可持续数周或更长时间。
病中应休息静养,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定期复诊。
由于具体致病机制还不太明确,因此目前无法做到有效预防。
症状
肋软骨炎有哪些症状?
主要症状是前胸壁疼痛,临床表现为:
胸骨左侧疼痛更为常见,可辐射至背部或腹部;
疼痛可影响多根肋骨;
疼痛的程度和感受不一,可以是钝痛或刺痛;
当移动身体、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可能会加重,当动作停止或平静呼吸时,疼痛可减轻;
按压胸部的肋软骨交界部位可出现明显的压痛。
肋软骨炎一般都能自行好转,通常不会对患者的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病因
肋软骨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多数情况下没有明确的病因。部分可能与下列病因有关:
创伤:胸部受到撞击;
机体劳损:提举重物、剧烈运动或剧烈咳嗽;
关节炎症: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病原体感染: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都可能造成感染性肋软骨炎;
肿瘤:良性或恶性肿瘤都可能引发肋软骨炎。
发生肋软骨炎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年龄:40 岁以下的青壮年。
性别:女性患者人数明显多于男性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发生局部胸痛症状,应该去医院就诊:
患者自己无法准确分辨究竟是肋软骨炎,还是心脏病发作导致的胸痛。
虽然肋软骨炎对健康影响不大,但若是心脏病发作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必须及时救治。
就诊科室
胸外科
骨科
医生如何诊断肋软骨炎?
首先,医生需要仔细询问病史、症状,并进行详细体检。
检查胸痛部位,肋骨与胸骨的连接处是否有压痛;
还可能要求患者变换上身或手臂姿势,观察是否会触发肋软骨炎的疼痛症状。
实验室检查:
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是否异常。
白细胞是否增多,是否发生病原体感染。
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与心脏病、肺部疾病或骨关节炎进行鉴别。
心电图
X 光片
CT 或 MRI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
能否指出具体的疼痛部位?
目前的疼痛程度有多严重?
在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
什么情况可以使症状有所缓解?
近期是否发生过上呼吸道感染?
近期胸部是否受到过撞击?
除了胸部疼痛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
既往是否有心脏病或高血压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造成前胸疼痛?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后需要多久症状才会消除?
症状缓解之后是否还会复发?
今后是否需要限制运动量或无法参加重体力劳动?
居家治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肋软骨炎治疗的重点是缓解疼痛,临床常用非处方止痛药。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能需要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或麻醉剂。对于发生感染的患者,还需要根据病原体进行对症治疗。与此同时,等待病情自行消退即可,通常整个病程可持续数周或更长时间。
如何治疗肋软骨炎?
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医生一般只作对症治疗,缓解相关症状。
非处方止痛药:
布洛芬;
萘普生。
糖皮质激素或麻醉剂:
糖皮质激素注射剂;
氢可酮/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
控制慢性疼痛症状:
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
抗癫痫药:加巴喷丁;
神经刺激: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通过电极对疼痛区域施放微弱电流,阻断或减弱疼痛信号向大脑传输。
少数人的症状长期无法缓解,如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医生也可能会考虑选择手术切除肋软骨。
感染性肋软骨炎:一般会先保守治疗,采用针对性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对症镇痛。若治疗无效,医生也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
日常注意
病中应休息静养,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定期复诊。
休息静养:避免剧烈运动或繁重的体力劳动。
伸展运动:胸部肌肉进行轻柔的伸展运动可有益于缓解症状,加速康复。
患处冰敷或热敷;每天数次,每次 15~20 分钟。
康复期间应定期复诊,评估病情的进展趋势,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及含大量动物脂肪的食品,戒烟,不喝烈性酒。
预防
由于肋软骨炎的具体致病机制还不明确,因此目前无法做到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