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发育不全是什么?软骨发育不全怎么办?软骨发育不全症状有哪些?

面部偏侧萎缩,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少见病,表现为自我限制的、缓慢进行性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面肌发育障碍的进行性萎缩病。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多见于儿童和少年,一般在 10~20 岁,女性容易发病。面部偏侧萎缩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本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三叉神经、颈交感神经功能紊,面部、颅脑、颈部外伤,疏螺旋体感染等。本病无分期分型。面部偏侧萎缩的症状初期为一侧颜面部出现不规则的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斑,以后逐渐出现萎缩,进行性发展。局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舌甚至骨骼随之发生萎缩,皮肤变薄、毳毛(寒毛)或皮脂腺、汗液减少或消失。严重者颜面偏斜呈畸形,以面部中线处与健侧形成明显对比,可清楚划界。本病多合并眼科和神经科症状。面部偏侧萎缩无特效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药物、手术等,可以多种治疗方式联合。随着病情发展,面部偏侧萎缩患者单侧面部可能出现畸形,影响面部功能,影响患者美观,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面部偏侧萎缩偶尔可能导致一侧颈部、同侧或对侧躯体等出现萎缩。

别称

儿童软骨发育不全,小儿软骨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不良

概述

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也称为“软骨发育不良”,是指由于基因异常改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导致软骨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的临床表现,如身材矮小、四肢短小等。

影响软骨发育的基因异常改变导致全身软骨发育异常,全身各个骨骼软骨发育异常导致多发畸形,包括头颅、四肢及躯干的异常,其中头颅、四肢及胸廓表现明显,出现特有异常改变。

发病率大概是新生婴儿的 1/25 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不同的解剖部位由于软骨分布不同,表现有所不同。

患儿出生时常无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表现出特有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软骨发育异常的程度及累积部位,并判断鉴别骨骼发育异常等疾病。

由于软骨本身发育异常,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身材矮小及肢体畸形可通过分期肢体矫形延长进行治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软骨发育不全是一个表现逐渐明显的发展过程,在病情发展阶段适当激素治疗及手术矫形以改善患者结局。

症状

患儿出生时一般不会出现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不同部位的特异性临床改变。

软骨发育不全有哪些症状?

根据软骨发育所发生的部位,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异常改变逐渐显现,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身材矮小:患者婴儿期身高可能在正常范围,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低于同龄儿,软骨发育不全患者成年平均身高在 120 厘米左右。

肢体短小及近端不成比例:尽管严重程度不一样,均会出现肢体近端短小(至少上肢),上臂和大腿会经常出现过多的皮肤。

巨头:婴儿期头部增大通常持续至终,表现为前额宽大和顶部隆起,下颌突出。

中面部后移:面部软骨的发育异常导致整个中面部扁平,鼻梁扁平、鼻棘变短及鼻子前倾。

胸廓缩小:除了比平均胸部小外,肋骨顺应性增加,容易导致胸部的吸气矛盾运动,容易误认为呼吸窘迫。

胸椎后突:出生时不表现后突畸形,但几乎所有患儿均表现出柔韧性良好的胸椎后突。

腰椎前凸:行走后表现为夸张的腰椎前凸。

肘关节活动受限:肘关节活动受限,并随着年龄增大而加重。

手指短小,“三叉戟”样手(中环指不能并拢)。

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下肢中部弯曲畸形:这种畸形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在儿童期发生,并且以不可预测的程度和年龄进展至患儿发育成熟。

肌张力减退:大多数软骨发育不全患儿肌张力减退。

病因

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儿生后 1~2 年逐渐出现身材矮小等相关上述临床表现。

软骨发育不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基因突变是软骨发育不全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研究集中在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受体 3(FGFR3)基因突变位点,为软骨发育不全的主要突变位点。

哪些人更易患软骨发育不全?

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患上软骨发育不全。

家族史:父母一方患有软骨发育不全,子女有 50% 的概率患软骨发育不全,隔代、多代都有可能遗传。

怀孕期间羊水过多或羊膜腔过小,致使胎儿缺血或生长发育障碍。

高龄母亲。

就医

软骨发育不全是一个缓慢发展的疾病。逐渐表现为身材矮小、躯干肢体发育不对称等临床表现。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出生时没有症状,因此具备家族史或危险因素者,需要格外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定期体检测量身高,观察身体比例,明确家族史的,可以进行基因学检查。

建议就诊科室

小儿骨科

小儿内分泌科

医生如何诊断软骨发育不全?

临床体检:最有助于诊断新生儿和婴儿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体格检查,但不是所有患儿均有以下所有症状:

上肢近端明显短缩;

身材明显矮小于同龄儿;

中面部发育不良及鼻部前倾;

小胸廓;

短指和“三叉戟”样手指;

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增加;

肌张力降低。

会行走后的患儿除上述表现外,还表现为明显的身材矮小,躯干与四肢不对称性生长,牙齿发育障碍、下肢膝内翻畸形,腰椎前凸等。

 X 线检查:软骨发育不全是干骺端病变,其中对诊断有帮助的 X 线表现有:短粗的长骨;方形髂骨翼;浅平而水平状的髋臼;明显变窄的骶坐骨切迹;特异性的股骨近端透亮影;尾椎椎弓根间距变窄(新生儿不出现);近节中节指骨变短。全身的骨骼均需要评价,但常规的诊断所需检查一般行骨盆平片及股骨的 X 线检查即可。

基因学检查: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而体检及 X 线检查不能明确的患者,可以进行基因学检查,检查 FGFR3 突变位点。几乎所有的软骨发育不全患者合并该基因的突变。

医生可能询问哪些问题?

有什么症状?严重程度如何?多大开始行走?

身高是多少?

有没有家族史?

是否有内分泌方面的问题?

有没有做过什么检查?

行走步态如何?

有没有进行过药物治疗?

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是怎么患上软骨发育不全的?能治好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

药物治疗是否有效?有没有饮食调整?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程序如何,能否正常生活?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治疗

软骨发育不全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身材矮小和下肢畸形可以通过肢体延长及肢体矫形手术进行改善,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骨化三醇:改善骨的质量,疗效不确切。

注射生长激素: 对于软骨发育不全患儿,通常没有明显的疗效。

手术治疗

软骨发育不全的患儿通常存在下肢畸形,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矫正;对于身高明显矮小,影响日常生活,需要通过肢体延长技术进行增高,以达到正常生活的目的。

肢体畸形矫正:通常是下肢明显的膝内翻患儿需要进行肢体矫正手术,对于年龄较小出现膝关节畸形,可以通过半侧骨骺阻滞的方法进行矫正,但由于软骨发育不全生长能力有限,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或者矫正不理想。对于年龄稍大且生长潜力不足的患者,需要进行股骨及胫骨截骨的方式,进行直接或者缓慢矫正,以获得良好的下肢力线及正常的步态。

肢体延长手术:由于软骨发育不全患儿通常达不到正常身高水平,通常需要在儿童期进行一个长期的治疗及生活计划,包括未来的学习及就业计划,要求家属参与其中。由于身高相差超过 30 厘米,需要进行至少 2~3 次的股骨和胫骨延长,同时中间需要一次双侧肱骨延长,使得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

疾病发展和转归

除了极少数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在出生后即死亡之外,绝大多数患儿都有着正常的生存年龄,早期的畸形矫正及肢体延长,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均可正常生活。

日常注意

积极思想引导,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早期手术者加强日常注意护理。

日常注意生活注意以下几点。

均衡饮食,控制体重。

保持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积极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预防

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没有有效预防措施,高危人群应该加强优生优育咨询。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三七伤药片的功效与作用-三七伤药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葡萄糖酸钙含片(新安)的功效与作用-葡萄糖酸钙含片(新安)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