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儿童软骨发育不全,小儿软骨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不良
概述
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也称为“软骨发育不良”,是指由于基因异常改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导致软骨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系列典型的临床表现,如身材矮小、四肢短小等。
影响软骨发育的基因异常改变导致全身软骨发育异常,全身各个骨骼软骨发育异常导致多发畸形,包括头颅、四肢及躯干的异常,其中头颅、四肢及胸廓表现明显,出现特有异常改变。
发病率大概是新生婴儿的 1/25 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不同的解剖部位由于软骨分布不同,表现有所不同。
患儿出生时常无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表现出特有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软骨发育异常的程度及累积部位,并判断鉴别骨骼发育异常等疾病。
由于软骨本身发育异常,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身材矮小及肢体畸形可通过分期肢体矫形延长进行治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软骨发育不全是一个表现逐渐明显的发展过程,在病情发展阶段适当激素治疗及手术矫形以改善患者结局。
症状
患儿出生时一般不会出现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不同部位的特异性临床改变。
软骨发育不全有哪些症状?
根据软骨发育所发生的部位,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异常改变逐渐显现,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身材矮小:患者婴儿期身高可能在正常范围,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低于同龄儿,软骨发育不全患者成年平均身高在 120 厘米左右。
肢体短小及近端不成比例:尽管严重程度不一样,均会出现肢体近端短小(至少上肢),上臂和大腿会经常出现过多的皮肤。
巨头:婴儿期头部增大通常持续至终,表现为前额宽大和顶部隆起,下颌突出。
中面部后移:面部软骨的发育异常导致整个中面部扁平,鼻梁扁平、鼻棘变短及鼻子前倾。
胸廓缩小:除了比平均胸部小外,肋骨顺应性增加,容易导致胸部的吸气矛盾运动,容易误认为呼吸窘迫。
胸椎后突:出生时不表现后突畸形,但几乎所有患儿均表现出柔韧性良好的胸椎后突。
腰椎前凸:行走后表现为夸张的腰椎前凸。
肘关节活动受限:肘关节活动受限,并随着年龄增大而加重。
手指短小,“三叉戟”样手(中环指不能并拢)。
髋关节和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下肢中部弯曲畸形:这种畸形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在儿童期发生,并且以不可预测的程度和年龄进展至患儿发育成熟。
肌张力减退:大多数软骨发育不全患儿肌张力减退。
病因
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儿生后 1~2 年逐渐出现身材矮小等相关上述临床表现。
软骨发育不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基因突变是软骨发育不全的主要原因,目前主要研究集中在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受体 3(FGFR3)基因突变位点,为软骨发育不全的主要突变位点。
哪些人更易患软骨发育不全?
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患上软骨发育不全。
家族史:父母一方患有软骨发育不全,子女有 50% 的概率患软骨发育不全,隔代、多代都有可能遗传。
怀孕期间羊水过多或羊膜腔过小,致使胎儿缺血或生长发育障碍。
高龄母亲。
就医
软骨发育不全是一个缓慢发展的疾病。逐渐表现为身材矮小、躯干肢体发育不对称等临床表现。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出生时没有症状,因此具备家族史或危险因素者,需要格外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定期体检测量身高,观察身体比例,明确家族史的,可以进行基因学检查。
建议就诊科室
小儿骨科
小儿内分泌科
医生如何诊断软骨发育不全?
临床体检:最有助于诊断新生儿和婴儿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体格检查,但不是所有患儿均有以下所有症状:
上肢近端明显短缩;
身材明显矮小于同龄儿;
中面部发育不良及鼻部前倾;
小胸廓;
短指和“三叉戟”样手指;
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增加;
肌张力降低。
会行走后的患儿除上述表现外,还表现为明显的身材矮小,躯干与四肢不对称性生长,牙齿发育障碍、下肢膝内翻畸形,腰椎前凸等。
X 线检查:软骨发育不全是干骺端病变,其中对诊断有帮助的 X 线表现有:短粗的长骨;方形髂骨翼;浅平而水平状的髋臼;明显变窄的骶坐骨切迹;特异性的股骨近端透亮影;尾椎椎弓根间距变窄(新生儿不出现);近节中节指骨变短。全身的骨骼均需要评价,但常规的诊断所需检查一般行骨盆平片及股骨的 X 线检查即可。
基因学检查: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而体检及 X 线检查不能明确的患者,可以进行基因学检查,检查 FGFR3 突变位点。几乎所有的软骨发育不全患者合并该基因的突变。
医生可能询问哪些问题?
有什么症状?严重程度如何?多大开始行走?
身高是多少?
有没有家族史?
是否有内分泌方面的问题?
有没有做过什么检查?
行走步态如何?
有没有进行过药物治疗?
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是怎么患上软骨发育不全的?能治好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
药物治疗是否有效?有没有饮食调整?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程序如何,能否正常生活?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治疗
软骨发育不全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身材矮小和下肢畸形可以通过肢体延长及肢体矫形手术进行改善,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骨化三醇:改善骨的质量,疗效不确切。
注射生长激素: 对于软骨发育不全患儿,通常没有明显的疗效。
手术治疗
软骨发育不全的患儿通常存在下肢畸形,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矫正;对于身高明显矮小,影响日常生活,需要通过肢体延长技术进行增高,以达到正常生活的目的。
肢体畸形矫正:通常是下肢明显的膝内翻患儿需要进行肢体矫正手术,对于年龄较小出现膝关节畸形,可以通过半侧骨骺阻滞的方法进行矫正,但由于软骨发育不全生长能力有限,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或者矫正不理想。对于年龄稍大且生长潜力不足的患者,需要进行股骨及胫骨截骨的方式,进行直接或者缓慢矫正,以获得良好的下肢力线及正常的步态。
肢体延长手术:由于软骨发育不全患儿通常达不到正常身高水平,通常需要在儿童期进行一个长期的治疗及生活计划,包括未来的学习及就业计划,要求家属参与其中。由于身高相差超过 30 厘米,需要进行至少 2~3 次的股骨和胫骨延长,同时中间需要一次双侧肱骨延长,使得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
疾病发展和转归
除了极少数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在出生后即死亡之外,绝大多数患儿都有着正常的生存年龄,早期的畸形矫正及肢体延长,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均可正常生活。
日常注意
积极思想引导,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早期手术者加强日常注意护理。
日常注意生活注意以下几点。
均衡饮食,控制体重。
保持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积极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预防
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目前尚没有有效预防措施,高危人群应该加强优生优育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