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发生的防御反应,可分为“感染性炎症”和“无菌性炎症”两大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引起的炎症反应即为感染性炎症;由各种非生物性因子引起的炎症反应即为无菌性炎症。
无菌性炎症广泛存在,各种物理性、化学性、机械性因子以及变态反应均可导致无菌性炎症的发生。
临床上无菌性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无菌性炎症,非生物性因子作用或变态反应一过性发生,一般引起急性无菌性炎症,但若持续或反复发生,则可导致慢性无菌性炎症。
因发生炎症反应的器官或组织不同、炎症反应的强度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局部可有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碍,全身可有发热等症状。
由于无菌性炎症为非病原微生物引起,因此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根据不同情况可应用非甾体类或甾体类药物进行抗炎治疗。
严重的急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严重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器官衰竭。
症状
不同的病因、不同的部位发生的无菌性炎症,其症状表现也是不同的。
无菌性炎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皮肤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可呈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症状,如皮肤切割伤后伤口可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
器官的无菌性炎症:可出现相应器官的炎症表现,如过敏性鼻炎有打喷嚏、鼻塞、流清涕症状;支气管哮喘有咳嗽、咳痰、气喘症状;自身免疫性肝炎早期仅有肝功能异常、晚期有肝硬化表现;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和僵硬;接触性皮炎急性期可表现为红斑、水疱、渗出,慢性期可表现为红斑、粗糙、脱屑、皲裂等;肾小球肾炎有血尿、少尿、浮肿、肾功能异常等。
全身症状:如大手术后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可引起发热等。
无菌性炎症可引起哪些并发症?
无菌性炎症是否引起并发症与其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有关,如大面积烧伤可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病因
引起人体发生无菌性炎症的原因很多,不同的原因导致的炎症反应强度不一。
无菌性炎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物理性因子:如高热、低温引起的皮肤烧伤、冻伤,放射线引起的放射性肺炎,紫外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等。
化学性因子: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引起的化学性烧伤,内源性化学物质,如尿酸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等。
机械性因子:如无菌手术切口的炎症反应、受外力作用下的挤压伤等。
变态反应:如 Ⅰ 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荨麻疹等,Ⅱ 型变态反应引起的抗基底膜性肾小球肾炎,Ⅲ 型变态反应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Ⅳ 型变态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移植物排斥反应等。
哪些人容易患无菌性炎症?
任何人在物理性、化学性、机械性因子作用下均可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
变态反应与人体的体质有关,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就医
任何器官、组织出现炎性症状时均应就医,医生根据具体情况会予以相应的检查来判断是感染性炎症还是无菌性炎症。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急性无菌性炎症,起病急,症状严重者需早期治疗干预,应及时就医。
慢性无菌性炎症,起病慢,也应尽快就医,以免发生脏器不可逆转的损害。
建议就诊科室
根据发生无菌性炎症的器官或部位,分别就诊:
变态反应科
皮肤科
骨科
风湿科
耳鼻喉科
医生如何诊断无菌性炎症?
医生将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做出诊断,主要是排除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大多数情况下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即可排除感染性炎症,必要时做如下检查:
血常规。
降钙素原(PCT)。
各种标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查如涂片、培养、抗原、抗体或核酸检测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有外伤、接触致敏源、化学性物质等病史?
症状发生多久了?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无发热、寒战,主诉症状与发热的先后关系?
家族中有无遗传性疾病史?有无类似症状患者?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无菌性炎症的?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会遗传吗?
治疗
由于无菌性炎症不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因此无须应用抗微生物药物,如抗菌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等。可用非甾体与甾体抗炎药,并辅助一些物理治疗。
药物治疗
抗炎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药,如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药,如罗非昔布、塞来昔布。可口服或外用。
甾体类抗炎药:即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可静脉注射、口服或外用。
抑制免疫药物
一些无菌性炎症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环孢素等。
抗组胺药物
组胺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可用于治疗过敏性无菌性炎症。
物理治疗
主要有热敷、冷冻、超声波、针灸、按摩等。
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急性无菌性炎症有些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完全治愈,如过敏性休克;有些则发展成慢性无菌性炎症,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进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无菌性炎症经治疗,部分可控制炎症继续发展,部分继续发展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日常注意
改善生活方式对一些无菌性炎症有一定的作用。
劳逸结合,适当的关节制动与功能锻炼,有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稳定与恢复。
规律的生活方式,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恢复。
预防
有过敏体质者避免吸入致敏源可预防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此外还应该注意避免可疑过敏的饮食和应适度运动。
避免进食海鲜、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可预防荨麻疹。
低嘌呤饮食、规律作息、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等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痛风性关节炎。
避免接触可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物质可预防接触性皮炎。
积极治疗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热等可减少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