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腰椎压缩性骨折(Lumbar Compression Fracture)是腰椎椎体在经受轻微或严重暴力后,产生的一种椎体高度降低的骨折。年轻患者多因垂直巨大暴力伤引起;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可因轻微暴力引起。
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主要为老年群体,在所有老年骨折中占 22.45%,是所有老年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青壮年患者主要由于直接暴力引起。老年患者可以因为轻微暴力或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背部疼痛。骨量减低或骨质疏松症为引起骨折的根本原因。
椎体发生骨折后,最直接的症状为非特异性的腰背痛,疼痛位置可以不局限于骨折部位,同时还有腰背部的活动受限、后凸畸形等表现。
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卧床休息,口服止痛药,佩戴支具等)和手术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
根据椎体压缩性骨折形态改变,可将骨折分为 3 型:
椎体呈楔形骨折,椎体前方高度减低,后方高度不变;
双凹型骨折,椎体前方、后方高度不变,中间凹陷;
压缩性骨折:椎体各部分高度均变小。
腰椎压缩性骨折很少出现神经症状,主要为腰背痛和活动受限,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老年患者,最佳预防手段为治疗骨量降低和骨质疏松症,增加骨质硬度,有助于预防腰椎压缩性骨折;锻炼腰背肌,强大的腰背肌会在经受暴力时对椎体产生保护作用,也可降低骨折发生率。
症状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症状特异性较低,以疼痛为主,严重时可以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腰椎压缩性骨折有哪些症状?
腰背部轻、中度疼痛。
腰背部活动受限。
检查有呼吸功能降低。
部分患者可能出腹痛、腹胀等。
下肢放射性痛,但较罕见。
腰椎压缩性骨折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腰椎压缩性骨折属于稳定型骨折,其本身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骨折造成的后凸畸形可导致胸腹腔容积减少,呼吸功能降低。如果没有经过治疗,骨折处形成假关节,疼痛会转变为慢性疼痛。疼痛导致的长期卧床,会进一步引起其他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
病因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怎样引起的?
外伤暴力是引起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直接原因。
从垂直方向对脊柱产生的暴力可导致椎体压缩,进而骨折。例如,人从高处坠落,高处重物坠落砸伤。
老年人的骨折,主要因轻微暴力引起,例如咳嗽、打喷嚏、走路滑倒或搬抬重物。
哪些人易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为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根本原因,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老年人易有骨质疏松,骨的强度降低,脆性增加,导致骨的承重能力下降,从而在外力作用下易发生骨折。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力量、骨质强度均减弱,年龄越大,骨折的发生率越高,其中 50 岁以上发病率为 15%,80 岁以上发病率为 37%。
女性。男女发病比率约为 1∶2~1∶3,因为女性停经后性激素分泌减少,导致骨密度降低,进而增加了骨折风险。
就医
腰椎压缩性骨折属于急性创伤导致的疾病,在经受外伤后感到不适就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非常重要。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青壮年在经受暴力外伤后应该及时就医。除了对压缩骨折进行诊断外,还应及时排查创伤是否造成其他损伤。老年患者在一些轻微活动(如起床、翻身)、轻微外力(如打喷嚏、咳嗽)或轻度外伤(如走路滑倒、突然抬起重物)后出现腰背部不适、疼痛,就应及时就医。此外,老年患者可能并不伴有明确外伤史,近期出现腰背部疼痛,或者疼痛放射至腹部,腰背部活动受限,也应及时就诊进行排查。
就诊科室
骨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
医生通过问诊,查体、相关影像学检查,即可确诊。
询问病史。青壮年患者一般病史清楚,较易判断,老年患者病史不清晰,容易忽略细节,比如上述轻微活动(翻身、起床等)。
查体。发生骨折后,背部会有明显的压痛及叩击痛点,一般在骨折位置周围出现。神经查体可以判断是否出现神经损伤。
X 线检查。骨科影像学检查是最基本、最直观的检查项目,可以直接观察到骨折的数量、位置、形态等信息。
磁共振成像(MRI)。MRI 可以观察到骨折是否为新鲜骨折。许多老年患者并未在发病后立刻就医,导致新鲜骨折变为陈旧性骨折进而影响治疗。通过 MRI 检查可以判断骨折内部水肿情况,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CT。不作为首选,可以用于观察骨折细节。
骨密度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判定除针对治疗原发病外,是否需要治疗骨质疏松。
其他相关检查。例如心电图、血液检查等,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对于青壮年外伤患者
是否受过伤?
什么时候受伤的?
如何受伤的(坐车,坠落,暴力等)?
疼痛位置及程度如何?
除了腰背痛有没有别的不舒服?
平时抽烟喝酒么?家里有遗传病病史么?
以前得过什么严重疾病吗?是否做过手术?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由于老年患者本身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下降,而且对于轻微病史可能并不在意,医生会具体询问至繁枝末节才可以确定是否有明确诱因。
您知道腰背部的疼痛怎么出现的?比如走路摔倒了,收拾屋子时候被东西砸到了?
疼痛是否在打喷嚏、咳嗽之后出现的,或者是起床、翻身之后出现?
疼痛是不是在抱孙子或者拎水壶这种提重物动作之后突然出现?
以前是否出现过相似的疼痛?有没有经过治疗?
除了后背疼,有没有肚子痛、腿痛等症状?
平时抽烟喝酒么?
平时身体怎么样?饮食睡眠如何?
以前做过手术么?
生活有人照顾么?自理能力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病严不严重?如何治疗?
吃药休息能好么?还是需要开刀治疗?
住院治疗需要住几天院?有床位么?
入院后还需要什么检查?
假如手术,术后多久能够恢复?
会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治疗费用多少?医保(外地医保)能够报销么?
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需要继续吃药打针么?
治疗
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首要目的是解决疼痛,恢复生活质量;然后是矫正畸形,保证躯干平衡;最后为预防疾病再次发生。
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佩戴支具,止痛药物,理疗。主要目的为缓解疼痛,卧床或支具佩戴以 3 个月为宜,口服止痛药物视疼痛情况而定。但是,此种方法并不能改变后凸畸形,可能导致患者经受长时间的腰背痛,而且可能因卧床及佩戴支具不严格,导致骨折不愈合形成假关节,进展为慢性腰背痛。
抗骨质疏松治疗。主要包括骨吸收抑制剂、骨矿化物、骨形成促进剂以及具有双重作用的制剂,例如维生素 D、降钙素、骨促成药物等。抗骨质疏松药物一般需要长期使用并跟踪随访,定期复查骨密度以决定药物服用剂量及时间。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骨折不稳定、畸形程度大、伴有神经损伤、多次骨折疗效欠佳等情况下,建议进行手术治疗。目前针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主要包括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方式。
开放性手术。多用于伴有神经损伤、脊髓受压、骨折畸形成角大导致结构失平衡者。主要手术方式为在腰椎的椎弓根处用螺钉进行内固定。
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可以达到稳定骨折、恢复椎体生物力学强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压缩并缓解疼痛的目的,使患者早期恢复正常活动。目前最常用微创术式为两种: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手术为局部麻醉,通过一个仅不到 1 cm 的伤口将骨水泥填充进骨折的椎体内,填充骨折留下的腔隙来恢复椎体的高度和强度,手术用时一般 40 分钟左右。术后疼痛立刻明显缓解,术后第 2 天就可以佩戴腰围下地进行正常活动。
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腰椎压缩性骨折发生后,如果未进行恰当的干预,会导致背部疼痛无法缓解,影响生活,且后凸畸形逐渐加重,还可能形成假关节。椎体压缩骨折还可导致髋部骨折风险增加,及时就医治疗可以迅速的解决病痛,改善生活质量。
日常注意
手术后早期活动。
咨询医生后,可以考虑接受理疗。
合理营养,注意补钙。
预防
预防骨质疏松
老年人发生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源头主要是骨质疏松,所以预防主要以预防骨质疏松为主,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来预防。
注意合理膳食,多食用含钙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250 毫升含钙 300 毫克)、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
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例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
中年后,尤其是女性在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发现快速骨量减少者,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多数学者主张在女性绝经后 3 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或用固体骨肽制剂骨肽片进行预防,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学者则多主张用活性维生素 D 及钙预防骨质疏松症,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例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预防
对于老年患者来讲,尽管骨质疏松无法避免,但还是可以通过药物预防和身体锻炼来降低骨折的发生率。
已有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者,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等)、促进骨形成(活性维生素D)、骨肽片等药物治疗。
合理饮食。日常生活可以多饮牛奶、食用卤水豆腐以增加钙的摄入量,增强骨质。
适量户外活动。随着年龄增加,活动量减小使得对骨骼的机械刺激减弱,可造成肌肉萎缩、骨形成作用减少、骨吸收作用增强,形成骨质疏松。规律进行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充足的日照也可以增加食物摄入钙的吸收。
锻炼。强大的腰背肌可以减轻脊柱的负荷,从而降低骨折的发生率。可以通过臀桥、小燕飞等动作锻炼腰背肌群。
避免搬抬重物。做家务必不可少,但是过重的物体还是要其他人帮助搬抬为好。
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