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单纯性肾囊肿(Simple renal cysts)是人体最常见而实际意义最小的一种肾囊性疾病,通常为单侧和单发,但也可以双侧或多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成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一般无症状,呈良性经过。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手段。通常无需治疗。
单纯性肾囊肿为肾囊性疾病中最多见、症状最轻的一种。可为孤立或多发,常为单侧发病,也可见于双侧。常见于 50 岁以上成年人,罕见于小儿。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它不具遗传性,是后天获得性的。
随年龄增长,其发现率逐渐升高,儿童的患病率为 0.1~0.4%,50 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约为 50%,50~70 岁成人中 4% 有双侧肾囊肿,70 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 9%。囊肿数量也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一般无临床症状,不影响肾功能,偶可出现血尿、腹痛、腰痛、腹部肿块、高血压等。
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 B 超、CT 等。
小的囊肿一般不需处理,定期复查超声即可。大的(大于 4 cm)、有压迫症状的囊肿,需及时处理。
症状
单纯性肾囊肿有哪些症状?
通常无症状,不影响肾功能,多由健康查体或其他疾病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1]。
最常见的自觉症状是患侧肾区疼痛,可因较大囊肿牵拉肾包膜或压迫肾实质,也可因囊肿出血、感染所致。
部分患者会出现无痛性血尿或蛋白尿,但血尿及蛋白尿程度与囊肿大小无关。
少数患者可有红细胞增多症,其囊液和血浆中促红素水平增高,而血细胞比容无明显变化。
若囊肿压迫周围临近血管,使局部肾血流减少,肾素水平升高可出现高血压。
囊肿感染时,可出现胁腹疼痛、脓尿、发热、白细胞增多等表现。可能与尿道瓣膜、前列腺增生,肾盏阻塞,肠道或胆梗阻有关。
大的下极囊肿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并可压迫输尿管引起尿路梗阻或感。
囊肿破裂罕见,一旦发生,后果较严重。
囊肿增大速度不定,一般较缓慢,若迅速增大,需注意出血或癌变可能。
单纯性肾囊肿并发症有哪些?
高血压:压迫肾动脉,引起血肾素增加。
引起肾盂肾盏梗阻继发尿路感染。
感染、出血、破裂。
病因
单纯性肾囊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单纯性肾囊肿的病因主要有两种观点:先天性发育反常学说;获得性疾患学说。目前认为单纯性肾囊肿是后天获得。也有人认为它是人体衰老导致的一种肾脏表现。
有关其发病机制观点较多,如肾小管和周围血管闭塞,肾实质缺血和局部炎症引起肾小管阻塞,由已存在的肾小管和集合管憩室转变而来等。有研究认为,囊肿的起源具有异质性,多起源于肾小管(近端小管多见),可能由于某些原因引起肾单位阻塞所致,囊内液体在化学成分上与血浆超滤液相似,外观似尿液,偶见血性。
近来有学者发现患者囊液含有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一种促进囊肿形成的活性物质,可能也参与细胞增殖和促进囊肿形成的过程[2]。
哪些人容易患单纯性肾囊肿?
无特定好发人群。目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单纯性肾囊肿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有研究指出,年龄的增长、男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吸烟等与肾囊肿有关。老年男性为单纯性肾囊肿发病的高危人群,肾结石、尿蛋白阳性,也为单纯性肾囊肿重要的危险因素,肾结石易引起单发和较小的肾囊肿[3][4]。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当出现腰痛、反复感染、血尿、蛋白尿、腰部肿块,或定期复查监测发现囊肿突然迅速增大,如直径大于 4 cm 时需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肾内科。
泌尿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单纯性肾囊肿?
根据临床表现高血压、肾盏梗阻引起的继发性尿路感染,及 B 超、CT、MRI、囊肿内液体等检查,并排除其他类型肾囊性疾病后,可作出该病诊断。因一般无症状,多为体检发现,故本病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一般经 B 超或 CT 检查可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
B 超检查:典型 B 超诊断肾囊肿的标准包括: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壁薄而光滑,后方增强,边界清楚,无内部碎片或分隔。病变区无回声,当囊壁显示不规则回声或有局限性回声增强时,应警惕恶性病变;继发感染时囊壁增厚,病变区内有细回声;伴血性液体时回声增强。
CT 检查:通常用于 B 超检查不能确定病变者。良性囊肿的标准包括:囊肿界限锐利,壁薄而平滑;囊内液体均一,密度多小于 20 HU(CT 检查的单位),高密度影见于囊液高蛋白或囊肿出血;囊肿无增强。囊肿伴出血或感染时,呈不均质性,CT 值增加;当 CT 显示为囊肿性质,可不必再作诊断性穿刺。
IVU(尿路造影)检查:能显示囊肿压迫肾实质或输尿管的程度。
MRI(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帮助确定囊液性质。
囊肿穿刺和囊液检查
当 B 超、CT 等检查不能确诊或疑有恶性病变时,可在 B 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取囊液化验。囊肿继发肿瘤时,囊液为血性或暗褐色,脂肪及其他成分明显增加,细胞学阳性,肿瘤标志物 CA-50 水平增高。
合并感染时囊液呈暗色浑浊,脂肪及蛋白含量中度增加,淀粉酶和乳酸盐脱氢酶显著增高,细胞学检查有炎性细胞,囊液培养可确定病原菌。抽出囊液后,注入造影剂和(或)气体,能显示囊壁情况,若囊壁光滑表示无肿瘤存在。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出现腰痛、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吗?什么时候发现的?
做过什么检查,接受什么治疗了吗?
血压高吗?之前就有高血压吗?有发热吗?
发现囊肿后有规律复查吗?
有肿瘤或其他肾脏疾病家族史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单纯性肾囊肿?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什么情况需要治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能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并发症吗?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对于无自觉症状、无压迫梗阻等并发症的患者,一般无需治疗,亦不需口服药物治疗,可半年至 1 年复查 1 次。对症处理包括控制血压、防治囊肿感染等。
一般认为需要外科治疗的单纯肾囊肿指征是:有腰腹疼痛不适症状或心理压力大者;囊肿直径大于 4 厘米,或是近期体积明显增大者;囊肿产生压迫、肾积水症状者,或囊肿继发出血、感染、破裂等病变者;怀疑癌变者。
对于直径超过 4 厘米的较大囊肿,可考虑在 B 超引导下进行囊肿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如无水乙醇以防止复发,但该方式穿刺风险高,复发率较高,且注入的硬化剂若进入肾盂、输尿管,造成的损伤是极其严重和难以修复的,目前不推荐。
对体积大于 500 毫升的巨大囊肿、有恶变倾向或穿刺后复发的患者,应考虑行囊肿切除甚至肾切除术。
腹腔镜下的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目前肾囊肿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该手术方式创伤小,治疗有效,风险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愈合美观,复发率低。切除的囊肿壁均应送病理检查以明确其性质。
日常注意
建立良好的起居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及剧烈碰撞。
控制血压、戒烟。
症状轻者,饮食无特殊禁忌。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症状较重者注意低钠饮食。
正确认识疾病,保持愉悦心情,避免紧张焦虑。
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定期复查 B 超,监测囊肿大小。若出现压迫、出血、破裂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
由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防治肾脏并发症和维持肾功能是主要预防目的。
对本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近身接触性活动,尤其是碰撞,挤压,以防囊肿破裂。
本病患者易发生尿路感染,尤其是女性,须积极对症及支持治疗。
定期复查 B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