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尿失禁 (即无意识排尿) 影响约 250 万名美国人,其中大部分为女性。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尿失禁属于膀胱控制问题。但是,对于功能性尿失禁患者而言,问题在于产生尿意后需马上去卫生间排尿。
症状
当产生尿意后需要马上去卫生间排尿,表现为患者想排尿,但未到厕所就失禁。可能尿量很大。通常没有表现出生物学或者医学上的问题,比如某人想上厕所但是周围没有厕室或座便器过于狭窄。
病因
功能性尿失禁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通常是由于患者无法快速抵达卫生间、赶不及脱衣服、赶不及从轮椅转移至马桶上的问题引起的。这可能是由于肌肉骨骼问题,例如背痛或关节炎;也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帕金森病或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MS)。不易到达的卫生间或未为残障人士设置卫生间进一步加剧了这些问题。
其他情况下,功能性尿失禁可能是由于思考或沟通问题引起的。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类型的痴呆患者可能不清楚前往卫生间需多长时间、未意识自己需去卫生间或寻找卫生间有困难;重度抑郁症患者可能失去照顾自己的所有欲望 (包括使用卫生间)。
有时药物可能会导致功能性尿失禁。例如强效镇静剂导致患者昏昏沉沉,则其可能无法意识自己要去卫生间,直至为时已晚。
就医
虽然尿失禁类型有多种,但当有其他疾病导致患者难以到达卫生间时,医生会怀疑患者罹患功能性尿失禁。
但是,医生仍需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并询问病史以确诊功能性尿失禁的诊断,或确定其是否存在需要治疗的其他类型的尿失禁。例如,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尿失禁可能由功能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共同引起,出现急迫性尿失禁是由于神经损伤导致尿液控制困难。
治疗
治疗功能性尿失禁需治疗导致或造成该问题的疾病。例如,对关节炎进行适当治疗可使患者更容易快速到达卫生间。
治疗功能性尿失禁还需解决环境因素,改善卫生间的可及性。
功能性尿失禁患者可采取一些措施以降低尿失禁风险。
在家时,患者需确保卫生间可供使用,且前往卫生间的道路畅通无阻,这可帮助患者避免延误或跌倒。
外出时,要知道卫生间的位置,这样患者就不必在需去卫生间时花费时间询问及寻找路线。
患者应穿易脱的衣服。例如,如果手指关节炎使得患者难以拉动拉链,则请穿松紧裤;如果患者从轮椅转移至马桶上有困难,则需他人陪伴并提供帮助。
有时,有助于缓解其他类型尿失禁的简单行为疗法也可能减少功能性尿失禁引起的尿失禁事件。此类治疗包括:
膀胱训练:此疗法需预先安排两次排尿的时间间隔,最开始为每两小时排尿一次。如果在预定排尿时间前感觉需要排尿,患者应站立或静坐,收缩骨盆肌,并集中精力让尿意消失。一旦尿意得到控制,便可前往卫生间排尿。如此训练两天且未发生尿失禁后,应逐渐增加排尿时间间隔,直至每 3~4 小时排尿一次。
骨盆肌锻炼:骨盆肌锻炼又被称为凯格尔运动,其可强化支撑膀胱和尿道的肌肉,防止漏尿。做凯格尔运动时,患者需专注于分离骨盆肌,以便控制骨盆肌的收缩。学习凯格尔运动时患者需前往卫生间排尿,并尝试在排尿期间突然停止排尿。这有助于找到需收缩的肌肉。找到这些肌肉后,请勿在排尿时做凯格尔运动。每天练习一次,每次 5 分钟。坚持数星期至一个月后,患者将发现症状得到改善。做凯格尔运动可能有助于预防尿失禁。
散步:除进行特定运动以强化骨盆底肌外,散步也可能有帮助。这是因为散步能改善对膀胱充盈感的认识,这或能帮助患者及时意识到自己需要排尿并前往卫生间。
预先安排、定时或提示排尿:这需要制定排尿时间表。如果患者定时前往卫生间排尿,便可避免在有尿意时匆匆赶往卫生间。在养老院,预先安排或提示排尿可能对痴呆患者有帮助,这是因为痴呆患者可能意识不到自己何时需要排尿。可根据患者的膀胱充盈时间制定排尿时间表。
虽然这些方法需付出努力并获取动力,但对于许多功能性尿失禁患者而言,这些方法能够在预防尿失禁方面起一定作用。
日常注意
尿失禁患者尤其需要留心,以防止出现皮肤病。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用湿毛巾擦净身体。
皮肤风干,保持干爽。
避免频繁的清洗,可能破坏身体的自然防御屏障,容易发生膀胱感染。
可以使用凡士林涂搽身体,减少尿液对皮肤的侵蚀。
可以咨询专科医生有什么产品可以清除尿液,又不会使皮肤变得过于干燥。
预防
虽然并不是每一次尿失禁都能预防,但采取下列措施可以有助于减少尿失禁的发生频率:
控制体重;
避免或减少饮酒;
调整合理的饮水量;
定期锻炼,尤其是盆底肌肉的力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