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膀胱挛缩是什么?结核性膀胱挛缩怎么办?结核性膀胱挛缩症状有哪些?

人体的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则由遍布全身的神经分支所构成。这一庞大的信号传导网络不断的将全身感知的信息反馈至脑部,并下达脑部给出的应对指令。一旦由于各种因素引发周围神经疾病(Peripheral Neuropathy),往往会造成各种感觉障碍和功能紊乱,部分肢体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感知或发生畸形。这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并造成各种安全隐患。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主要包括:单神经病:单一神经受损所致的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腕管综合征:工作中由于手腕过度运动而产生的一种常见单神经病。常见患者人群包括流水线工人和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拇指、食指、中指往往由于神经损伤而出现麻木、刺痛、无法用力。同时还可能会感到手臂、肩膀有酸痛、刺痛或灼痛。肢体神经麻痹:例如尺神经麻痹可造成手肘、小指、无名指肌肉无力,无法完成精细动作;桡神经麻痹可影响腕关节和指掌关节的伸展;腓总神经麻痹可造成足下垂,行走时动作怪异;胫神经麻痹可导致膝盖、脚掌、脚趾无法向内弯曲,并伴有小腿和脚部的感觉障碍。肢体神经痛:例如坐骨神经痛,可以由腰部、臀部向大腿和小腿外侧延伸,在行走和牵拉神经时疼痛加重;三叉神经痛可影响面部上下颌和舌头,造成类似电击或针刺的疼痛感;枕神经痛可以由颈部延伸至头顶,颈部运动或咳嗽时,疼痛加剧。多发性神经病:全身多处神经受损,造成多发性感觉或运动功能障碍。吉兰-巴雷综合征:自身免疫系统错误识别、攻击周围神经组织。往往急性发病,早期症状包括肢体虚弱无力和感觉刺痛。随着症状迅速恶化,有时会导致丧失行动能力,甚至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不过,假如患者及时接受治疗,通常恢复良好。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可笼统地称为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早期症状不明显,症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多数患者无法完全恢复,约 60% 症状较轻者仍可正常工作、生活,约 20%~30% 需要卧床或依靠轮椅,另有 10% 由于各种并发症致死。

概述

结核性膀胱挛缩是泌尿系结核的一种特异性表现,由于结核病变侵及膀胱,引起膀胱严重纤维增生,膀胱收缩能力下降或丧失,最终导致膀胱容量明显减少至小于 50 毫升。膀胱挛缩是泌尿系结核进入晚期阶段的标志之一。

结核性膀胱痉挛通常继发于肾结核,肾脏的结核感染可经尿路下行至输尿管及膀胱,并造成相应部位的结核感染,形成溃疡并累及膀胱肌层,最终造成膀胱纤维化及出现挛缩症状。

常见于成年人,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儿童较少见,患者多有肾结核病史。

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患者每次尿量显著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尿失禁。结核性膀胱挛缩可引起同侧输尿管口增大,进一步导致对侧输尿管口狭窄,而致对侧肾积水。

若未及时治疗,膀胱纤维化及挛缩可引起对侧膀胱输尿管反流,使感染逆行至对侧肾脏。此外,膀胱挛缩引起对侧肾脏、输尿管严重积水时,可出现贫血、水肿等慢性肾功能不全症状。

应针对原发病积极抗结核治疗,同时应行手术治疗,以建立低压、高容量的贮尿器。常用手术包括膀胱扩大术或构建原位新膀胱。如合并肾脏、输尿管积水,可行对侧早期输尿管支架放置或经皮肾造口术。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肾结核,可有效降低结核性膀胱挛缩的发病率。

症状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同时每次排尿量显著减少(小于 50 毫升),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尿失禁,病变导致对侧输尿管口狭窄可致对侧肾积水,严重时可引起对侧泌尿系结核逆行感染及慢性肾功能不全。

结核性膀胱挛缩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尿路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

尿失禁,多见于疾病进一步进展。

对侧肾积水,出现腰部胀痛等症状。

结核性膀胱挛缩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对侧逆行泌尿系结核感染:由于膀胱发生纤维化及挛缩,对侧输尿管口可能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导致感染逆行至对侧输尿管及肾脏,最终导致双侧泌尿系感染。

肾功能不全:对侧肾、输尿管严重积水可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出现贫血、水肿、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症状。

病因

本病通常继发于肾结核。肾脏结核感染可经由尿路下行至输尿管及膀胱并侵犯相应部位,其中输尿管膀胱交界处可出现结核结节形成,结核结节进一步生长及融合可导致病变向周围蔓延,形成溃疡侵犯膀胱肌层,刺激膀胱纤维增生并形成瘢痕。膀胱严重纤维化及瘢痕收缩可引起肌层收缩功能下降,最终引起膀胱容量减少,乃至膀胱挛缩[1]。

结核性膀胱挛缩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肾结核:肾结核沿尿路下行引起膀胱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结核性膀胱挛缩?

肾结核患者若未及时诊断及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结核性膀胱挛缩。

肺结核等其他原发病灶,可经血行播散至肾脏。

就医

结核性膀胱挛缩是泌尿系结核的晚期表现之一,出现结核性膀胱挛缩症状时往往表明泌尿系结核已发展至严重阶段。因此结核性膀胱挛缩的诊治应以预防为主,出现可疑泌尿系结核症状的患者应尽早就医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泌尿系结核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出现下列症状应及时就医:

尿频、尿急、尿痛。

每次排尿量减少。

血尿:常为首发症状。

腰痛、腰部酸胀:可见于发生肾积水、肾周结核病变的患者。

发热、盗汗、消瘦等:结核感染出现的全身症状。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结核性膀胱挛缩?

就诊时,医生通过问诊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病原学、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加以明确诊断。

病史询问:患者常有尿频、血尿等泌尿系结核症状,或有其他部位结核感染史。

尿液检查:抗酸染色、分枝杆菌培养等检查,有助于诊断泌尿系结核,阳性结果对于诊断泌尿系结核有重要意义。

结核菌素试验及 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诊断泌尿系结核的常用手段。

影像学检查:包括尿路造影、泌尿系超声、CT 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泌尿系统病变情况,提示存在结核感染的可能性及膀胱容积大小,对诊断结核性膀胱挛缩具有重要价值。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血尿等表现?

每次排尿量较前是否有明显减少?

是否出现过腰痛等肾周不适症状?

既往是否有肾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病史?

是否出现过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结核性膀胱挛缩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

需要采取什么治疗方法?需要手术吗?

经过治疗之后可以痊愈或者明显改善病情吗?

会出现并发症或后遗症吗?

结核性膀胱挛缩有传染的风险吗?

治疗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治疗

首先应规范用药积极进行抗结核治疗。针对膀胱挛缩,可进行手术,改善膀胱贮尿功能减少的情况。若病变引起对侧肾、输尿管积水,可行对侧输尿管支架植入或经皮肾造口术,以缓解相关症状。

药物治疗

主要为抗结核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大致同治疗肺结核。

强化治疗阶段:可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联合治疗 2 个月。

巩固治疗阶段:可采用异烟肼、利福平联合治疗 4 个月,若为复发性结核,则疗程应延长到 6 个月[2]。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链霉素、乙胺丁醇等经肾脏排泄药物。

手术治疗

手术应延迟至开始抗结核治疗至少 4 周之后。

膀胱扩大术:适用于不伴尿失禁及尿道狭窄的患者,通常选取并切断部分回肠或乙状结肠,并与膀胱吻合,用于扩大膀胱。

尿流改道术:使尿液不经由正常尿道排出体外,适用于合并尿道狭窄的患者,常用手术方式包括回肠膀胱术、原位新膀胱术等。

对侧输尿管支架植入和经皮肾造口术:合并对侧肾、输尿管积水时,可缓解泌尿系梗阻症状。

疾病发展和转归

结核性膀胱挛缩患者若未接受治疗,可出现双侧泌尿系结核及肾、输尿管积水等尿路梗阻症状,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肾衰竭。若及时接受抗结核及手术治疗,患者尿路刺激及尿路梗阻症状可明显缓解,有效改善生活质量[3]。

日常注意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增加饮食摄入,补充营养。

积极遵医嘱抗结核治疗,同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引起传染。

饮水,保持尿路通畅,减少尿液对损伤创面的刺激。

注意尿液颜色、排尿顺畅程度等,发现异常及时复查。

预防

结核性膀胱挛缩是泌尿系结核的晚期症状,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措施与肺结核等其他结核病相同,主要集中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卫生,注意开窗通风,加强锻炼。

新生儿及婴幼儿应接种卡介苗。

尽量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密切接触者应及时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

对于已有结核菌感染,且发病风险较高的人群,可于医生指导下药物预防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男士冬季如何选择袜子?

2023-9-18 23:23:44

药品

复方大青叶合剂(晁氏)的功效与作用-复方大青叶合剂(晁氏)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