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腺癌是什么?膀胱腺癌怎么办?膀胱腺癌症状有哪些?

擦伤是皮肤被摩擦或撕破导致的损伤。大部分擦伤较浅,不会深入皮肤内部,但有些擦伤可能损伤多层皮肤。通常擦伤不会导致出血,但会渗出粉红色液体。大部分擦伤症状轻微,通常家庭治疗即可处理伤口。擦伤最常发生在较温暖的季节,此时手臂或大腿皮肤更多暴露在外。擦伤最常由事故或跌倒引起,当皮肤与硬表面如地面、人行道、玩具表面和马路等摩擦时也可发生擦伤。5~9 岁的学龄儿童最常发生擦伤。擦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通常多见于骨性部位如手部、前臂、肘关节、膝关节和小腿处。头面部擦伤可能看起来比较严重,因为该区域血供丰富故出血也较多。控制出血后才能确定损伤的严重程度。擦伤通常比割伤更疼,因为擦伤损伤的皮肤面积更大,暴露的神经末梢更多。擦伤如何愈合取决于擦伤的深度、大小和位置。有时引起擦伤的损伤也会导致一处或多处割伤,可能需要医生治疗。

别称

膀胱印戒细胞癌,膀胱胶样癌,膀胱黏液腺癌

概述

膀胱腺癌注是一种发生于膀胱黏膜的少见恶性肿瘤。

膀胱腺癌好发于 45~70 岁,男性发病率较高,约占膀胱癌患者总数的 0.9%~2%。

最主要的病因是致癌物激活藏在体内的癌基因,促使细胞癌变,形成肿瘤。危险因素包括毒性物质刺激、膀胱内黏膜长期受刺激、患有寄生虫疾病等。

根据组织学来源,将膀胱腺癌可分为原发性膀胱腺癌、脐尿管癌、继发性膀胱腺癌。

肉眼可见血样或呈洗肉水样的尿、尿频(白天排尿多于 6 次、夜间排尿多于 2 次)、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是本病主要的症状。

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治疗关键点是需要根据肿瘤位置及大小,决定膀胱是否全部切除。治疗难点在于膀胱腺癌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容易转移。

该疾病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而且恢复较差,大部分患者生存时间在 5 年内,5 年生存率约 33%。

手术是治疗膀胱腺癌的主要手段,而放疗和化疗对膀胱腺癌不敏感。

症状

本病主要症状包括肉眼血尿注及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膀胱腺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膀胱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肉眼血尿:患者小便时会发现自己的尿液呈洗肉水色,间歇性出现,不一定每次小便都会有血尿。

尿路刺激症状:尿频,白天排尿多于 6 次、夜间排尿多于 2 次;尿急,一有小便,就迫不及待地要排出;尿痛,排尿时,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的疼痛感。

黏液尿:部分患者尿尽后,发现尿道口有乳白色、较黏稠的分泌物。严重时稠厚的黏液,可阻塞尿道发生尿潴留,小便都积在膀胱中,不能排出来,这是膀胱腺癌的特点之一。

膀胱腺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肾盂积水;

肾功能不全;

失血性贫血。

病因

本病主要病因是致癌物激活藏在体内的癌基因,促使细胞癌变,形成肿瘤。致癌物的来源包括工作环境、吸烟、体内色氨酸代谢异常、膀胱黏膜局部长期遭受刺激、药物、寄生虫等。

膀胱腺癌注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毒性物质刺激:如芳香族类化学物质、非那西汀类药物等。芳香族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毒性,进入人体后会改变人体的 DNA 结构,从而诱发膀胱癌变。非那西汀类药物,如索米痛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此类药物具有较大毒性,可以产生致癌代谢物,大量服用可引起膀胱腺癌。

色氨酸代谢异常:色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的一种,可促进胃液及胰液产生。色氨酸代谢异常会导致一些产物排泄到膀胱,在人体内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后,产生致癌作用,从而增加膀胱肿瘤的发生率。吸烟是常见的诱因。

膀胱黏膜局部长期遭受刺激:长时间的膀胱及尿路刺激,如膀胱炎、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尿路梗阻等,导致黏膜上皮增生,长时间会发展为腺性膀胱炎,或直接发生癌变。

哪些人容易患膀胱腺癌?

长期接触某些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者:如接触染料、皮革、橡胶等。

吸烟者:导致机体色氨酸代谢异常。

长期大量服用非那西汀类药物者:如索米痛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

男性: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患泌尿系疾病经久不愈者:如膀胱炎、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尿路梗阻等。

有寄生虫病病史者:如血吸虫患者,膀胱腺癌的发病率较高。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小便时可见血尿注;

排尿次数的明显增多,白天排尿多于 6 次、夜间排尿多于 2 次;

尿急、尿痛;

小便后尿道口见黏液。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排尿时,有刀割样的疼痛感;

膀胱胀痛难忍,小便不能自行排出。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膀胱腺癌?

当医生怀疑是膀胱腺癌时,通常采用膀胱镜加病理活检、超声、CT、MRI 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膀胱镜加病理活检:通过膀胱镜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肿瘤的大小、形态。病理活检是确诊肿瘤性质的依据,可以减少误诊、漏诊。在做膀胱镜检查前,患者应排空膀胱。检查时仰卧于检查床上,按照医生要求,摆取合适体位。检查时可能会有不适感,尽管医生会对检查器械表面涂抹石蜡润滑,但患者自身也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检查时尽量配合医生,不过实在坚持不了时,可以告知医生。

超声及超声造影:超声检查是诊断膀胱肿瘤简便而无创的方法,可作为早期筛查手段。患者检查前需要饮水 1000 毫升左右,适度憋尿,使膀胱处于充盈状态。超声造影是在检查时注射超声造影剂,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造影剂无毒性,最终经过代谢排出体外。

CT、MRI:可了解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检查时,听从医生安排,平躺在检查床上,检查时保持不动。普通检查时间约 5~10 分钟左右,CT 增强扫描时间约 10~20 分钟,MRI 增强平扫约 20~30 分钟。检查前同样需要憋尿。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尿血的情况有多久了?有没有做过相应的检查?

除了尿血,还有没有其他不舒服的?

既往有没有泌尿系统的疾病?

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

平时抽不抽烟?

有没有服用过非那西汀类药物?比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需要做哪方面的检查?

我可以选择哪些治疗方式是?

治疗后还能活多久?

治疗后生活质量会有多大影响?

治疗

手术是治疗膀胱腺癌注主要的手段。医生会根据腺癌的类型、大小及部位确定手术方式。化疗和放疗对治疗膀胱腺癌存在一些争议。

药物治疗

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对于膀胱腺癌,可用化疗药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但化疗效果尚存在争议。化疗药物常联合使用,常用的化疗方案有吉西他滨与顺铂、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等。

手术治疗

全膀胱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通过手术将原病灶及转移病变尽可能清除,降低肿瘤的复发及远处转移率,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

膀胱部分切除术:通过手术直接切除一些较小且局限的肿瘤病灶,减少复发的可能。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即放射治疗,通过一定量放射线照射肿瘤局部,杀死癌细胞,降低肿瘤的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术后是否常规行局部放疗尚有争议。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生活质量将会下降,病情恶化可能会加速。

若积极治疗,尽管 5 年生存率较低,但可相对延长生存时间。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患者术后应卧床休息,每日观察和记录尿量、血尿注程度,保持手术伤口部位敷料清洁干燥。密切观察尿路造口的血运情况、渗出物的量及颜色等,及时发现伤口发红、发烫等并发症。

定期复查:在术后治疗期间,每月定期到医院复查抽血,3~6 个月复查 CT,了解治疗效果,及早发现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

饮食:一定量蛋白质的摄入,对疾病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含有优质蛋白的主要食物有:蛋类、豆制品、鱼肉类、奶类。忌辣椒、姜等辛辣刺激食物,防止便秘。

运动:术后患者应适度参加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如运动量小、简便可行的散步。对于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应坚持规律地收缩放松肛门,锻炼尿道周围肌肉,及早恢复膀胱的控尿能力。

其他: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无论是否有尿意,都应每 2~3 小时排尿一次,夜间至少排尿 2 次,争取每次都能将膀胱完全排空。肿瘤患者的心理疏导至关重要,这需要家属的陪伴及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接触染料、橡胶、皮革等毒性物质的人员,可以改善工作生产条件,或者更换职业。

对于吸烟人群,应及时戒烟,不要吸烟。

避免服用非那西汀类药物。

40 岁以上的男性:应每年体检,同时注意膀胱肿瘤的筛选,包括膀胱镜检查。

患泌尿系疾病者、有寄生虫病病史者:积极遵医嘱治疗膀胱炎、尿路感染、血吸虫等疾病,避免造成膀胱腺癌注。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夏季皮肤应该怎么保护?

2023-8-31 23:23:44

药品

诺氟沙星胶囊的功效与作用-诺氟沙星胶囊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