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盆腔脂肪增多症,是指盆腔内乙状结肠和膀胱周围的脂肪过度生长,导致直肠周围空间不足,引起乙状结肠、膀胱等变形,使肾盂、输尿管扩张且积水,最终导致肾功能减退,甚至尿毒症的疾病。
本病较罕见,美国 1967~1975 年的发病率为 0 .6~1.7/10 万, 近年,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发病有种族和性别差异,黑人是白人的 2 倍,男女之比为 18∶1。发病年龄为 9~80 岁,多数在 20~60 岁之间。
该病的病因是盆腔脂肪过度生长,压迫周围脏器,引起泌尿系、消化系相关症状。可能与慢性盆腔炎症、肥胖、代谢紊乱、先天性静脉血管异常及遗传因素等相关。
本病进展多缓慢,早期常无症状,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下尿路症状、以便秘为主的消化系统症状以及高血压。
医生常建议行 B 超、X 线、CT 或 MRI(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以明确该病。
早期可以行抗炎、口服激素及控制饮食、运动等保守治疗,症状严重时,需行外科手术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于预防发病,这包括健康饮食、规律锻炼、注意会阴卫生、控制好血脂水平等。
症状
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下尿路症状、以便秘为主的消化系统症状以及高血压等。
盆腔脂肪增多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下尿路症状:约见于 50% 的患者,可表现为血尿、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尿不尽感、肉眼脓尿、急性尿潴留和乳糜尿等,其中以尿频、排尿困难及夜尿增多最常见;
消化道症状:约见于 25% 的患者,以便秘为主,还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便血等;
高血压:约见于 30% 的患者;
其余少见症状:如腰背部疼痛、肋部疼痛、下肢水肿、上腹饱胀等。
病因
盆腔脂肪增多症的病因至今未明,是一种病情逐渐发展的慢性病,可能与慢性盆腔炎症、肥胖、激素代谢紊乱、先天性静脉血管异常及遗传因素等相关。
盆腔脂肪增多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慢性盆腔炎症;
肥胖:部分学者认为,肥胖是导致盆腔脂肪增多的原因,通过减肥可以有效控制症状,然而,国内外的散发病例报道,非肥胖患者也较为常见;
激素代谢紊乱:如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肿瘤及颅咽管瘤等,也可能是引起盆腔脂肪增多症的原因;
先天或遗传因素:有动物实验表明,HMGI-C 基因发生突变与盆腔脂肪增多症有关;有文献报道,越南籍兄弟 2 人均患有盆腔脂肪增多症;软骨发育不全可并发盆腔脂肪增多症,而软骨发育不全属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因此推测盆腔脂肪增多症可能与先天或遗传因素有关;
其他因素:如淋巴管堵塞、先天性静脉血管异常等。
哪些人更易患盆腔脂肪增多症?
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可引起慢性盆腔炎症;
肥胖者:有可能增加盆腔脂肪增多症的风险;
代谢紊乱者:当出现激素代谢紊乱时,有引起盆腔脂肪增多症的风险;
家族中存在该病患者:盆腔脂肪增多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故当家族中有人罹患该病时,可能增加其他家族成员患该病的风险。
就医
盆腔脂肪增多症盆腔在盆腔是一种良性疾病,多数进展缓慢,患者多因泌尿系症状、胃肠道症状或高血压等并发症而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盆腔脂肪增多症早期多无症状,出现症状后又多无特异性,因此具备家族史或危险因素者,需格外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尿频、排尿困难、夜尿增多等泌尿系症状,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以及无法明确病因的高血压时,应及时去相关科室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盆腔脂肪增多症?
B 超检查:可作为初筛检查,可显示出膀胱及乙状结肠周围增多的盆腔脂肪,其诊断敏感性较好,而特异性较差;
X 线检查:可提示盆腔脂肪增多。当联合钡剂灌肠及膀胱造影时,可表现出盆腔脏器受压的征象;
CT 检查:易于区分脂肪与其他组织,可做出定性诊断,有利于确诊;
MRI(磁共振成像)检查:可多角度显示盆腔脂肪增多和脏器受压程度,对定量诊断最有价值,部分医生认为,该方法是诊断该病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症状严重程度如何?
症状是持续加重还是维持稳定或减轻?
身高体重是多少?是否肥胖?
有没有慢性尿路感染、激素代谢紊乱等病史?
其他亲属是否也患盆腔脂肪增多症?
有没有进行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盆腔脂肪增多症?
需要做哪些检查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能够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什么并发症和后遗症?
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有遗传的可能吗?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治疗
由于本病的病因及自然病程不明,治疗存在争议,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治疗措施。主要治疗方式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通过运动、控制饮食、激素治疗或长期口服抗生素治疗本病,但疗效尚不确切。
手术或介入治疗
因尿路发生梗阻,造成严重积水或乙状结肠严重梗阻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肾造瘘术、输尿管皮肤造瘘术:可迅速缓解积水的症状,作为对症手术治疗,患者耐受性好、术后效果好,肾功能可在短期内恢复,生活质量也得以明显改善。
盆腔脂肪清除术:旨在剔除多余脂肪组织,解除对周围脏器的压迫,但由于本症增多的脂肪组织富含纤维,且与盆腔脏器粘连, 术中难以找到剥离平面, 手术易造成盆腔脏器损伤,且脂肪组织中血管丰富,容易引起出血。
疾病发展和转归
盆腔脂肪增多症是一种良性疾病,多缓慢进展,早期常无症状,多因并发症而就诊。目前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治疗后患者是否不再复发或进展,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注意以下事项:
健康、均衡饮食,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肥胖人群需减肥;
注意会阴卫生,防止慢性尿路感染的发生。
预防
可以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注意注意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保持正常体重;
是的平时需要注意会阴卫生,如有慢性尿路或盆腔感染,需积极治疗;
积极治疗相关代谢紊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