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脐尿囊
概述
脐尿管囊肿是胎儿发育时尿囊管退化异常,形成的两端封闭中间管腔未闭的胚胎残体。可因囊腔过大或合并感染等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本病较少见。
最主要的病因可能为尿囊管的先天性退化不全。
主要症状包括腹痛、发热、脐部分泌物等。
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术后 1 周左右症状即可消失,极少数复发。治疗关键点在于要将囊肿切除干净,以免复发。治疗难点在于合并感染时进行手术,将感染控制后再手术为最佳。
本病可引起患者泌尿功能障碍、发生超高热,使生活质量下降等。
日常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剧烈运动。
症状
通常是无症状的,直至感染时会出现症状。脐尿管囊肿感染的患者可出现多种症状,最常见的是腹痛、发热、排尿困难、脐部分泌物和下腹肿块等。
脐尿管囊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脐尿管囊肿通常是无症状的。
囊肿过大时,可出现排尿困难、脐部有渗出物等症状。
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多种症状,包括:
腹痛:腹部间有疼痛,最后发展为持续疼痛,为脐尿管囊肿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发热。
排尿困难:可因感染尿路而引起排尿困难。
脐部分泌物。
脐尿管囊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感染
囊内出血
腹膜内破裂
肠瘘
恶性肿瘤
病因
脐尿管囊肿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先天性退化不全:这是脐尿管囊肿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尿囊管先天性退化不全,而形成脐尿管囊肿,最终因囊肿过大可触及或并发感染时出现腹痛等症状而被发现。
手术应激:手术损伤可能引起脐尿管上皮细胞分泌与吸收失衡,导致脐尿管分泌过多黏液,最终形成脐尿管囊肿。此外,术后发生炎症反应也可刺激脐尿管囊肿的增大或出现疼痛等症状。
哪些人容易患脐尿管囊肿?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脐尿管囊肿:
手术应激:如腹部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等。
炎症:如术后并发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等。
经常剧烈运动:经常参加一些极为剧烈的运动,发病风险增高。
精神压力:如家庭成员突然死亡带来的心理压力。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脐尿管囊肿:
男性:虽然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发生,但该病更多见于男性患者。
婴儿:脐尿管囊肿通常发生于婴儿时期,成长过程中因囊肿过大或合并感染等而被发现。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痛
发热
泌尿功能障碍
腹部可触及肿块
脐部出现分泌物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急性腹痛。
体温过高,如出现高热或超高热(> 41℃)。
建议就诊科室:
普外科
泌尿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脐尿管囊肿?
当医生怀疑脐尿管囊肿时,将通过询问患者症状、个人既往史,行体格检查、超声检查、CT 检查、膀胱镜等来确诊。
体格检查:医生可观察脐部表面皮肤有无分泌物、有无破溃,并通过包块情况来了解囊肿大小、有无压痛等。患者平躺于诊疗床上,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双腿屈起并稍分开,医生可触及腹壁紧张度、囊肿包块大小、硬度等,患者需腹部放松,配合医生操作。
超声检查:B 超检查是脐尿管囊肿的首选检查方法,为了检查囊肿的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了解囊肿内实质性质等。做检查前,患者需饮水以保持膀胱充盈。做检查时患者需仰卧位平躺于诊疗床上,双手置于头两侧,平静呼吸。
CT 检查:为了解囊肿有无感染,有无占位,有无畸形、穿孔、积液等,有利于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更加确切的依据。检查前,需在放射科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服用造影剂,待膀胱充盈后方可进行检查。患者需平躺于仪器床上,双手放置于身体两侧,尽量保持不动,做检查前取下耳环、项链等金属饰品。
膀胱镜检查:主要为了解膀胱内的病变,如有无炎症、肿瘤等。检查前清洁会阴,排空小便。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双下肢屈曲外展架于腿架上,类似于女性正常分娩时体位。检查中,要配合医生做深呼吸放松,有利于置入膀胱镜,从且减轻检查时的不适感。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发现腹部肿块有多久了?
脐部有发现分泌物吗?
腹部疼痛有多长时间了?每次腹痛持续多久?
疼痛时还伴有其他哪些部位的疼痛?伴有发热、炎症吗?
疼痛发作时跟其他事件有关吗?比如手术、感冒等?
症状通常是如何缓解的?
曾到其他医院就诊了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我应该怎么治疗?
我应该做些什么检查?
药物治疗能治好吗?
手术之后能痊愈吗?有后遗症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治疗费用高吗?哪些费用在医保范畴内?
治疗
脐尿管囊肿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可消除炎症,缓解腹痛。若保守治疗失败,或炎症等原因使囊肿变大,症状加重,将考虑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若囊肿内化脓或因发生炎症而发热时,需采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滴注,目的是快速消除炎症,减轻囊肿症状。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以及消除炎症等。
手术治疗
腹腔镜下手术:在腹腔镜下行囊肿切除术。若有脓肿,则需引流后行抗感染治疗,待感染控制后继续行手术治疗,目的是根除病因,最终达到症状缓解。
传统开腹手术:硬膜外麻醉后,开腹行囊肿切除术,目的是消除病因,使疾病痊愈。
疾病发展和转归
脐尿管囊肿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囊肿及其周围组织反复发炎,最终导致囊内出血、腹膜内破裂、肠瘘、恶性肿瘤等,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影响寿命。
脐尿管囊肿在治疗过程中很少会危及生命,在手术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即可治愈,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极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主要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导尿管通畅,避免挤压,术后每日导尿量约为 1000~2000 毫升,若尿量过少或过多,应及时告知医生。若发生伤口化脓或有过多渗出液,也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患者应每 3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1 年后可每年复查一次,主要复查超声检查等。
饮食:
术后患者:术后需禁食 24 小时,排气后可进食。清淡饮食,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非手术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多吃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瘦肉等,避免吃油炸、油腻类食物。
运动:
术后患者:术后第 1 天,患者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床走动;术后 3 天,患者可适量在床边活动;术后 1 周可恢复正常活动。
非手术患者:日常注意应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慢跑、羽毛球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于 30 分钟,每周运动 3~5 次。
预防
脐尿管囊肿的病因主要是尿囊管先天性退化不全,因此还没有特别有效的预防措施。
预防方式如下:
进行任何手术后,要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发现有异常时尽快检查。
炎症性疾病患者,应按时服用抗炎药物,定期复查炎性指标,如白细胞、C 反应蛋白。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