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前列腺肉芽肿,嗜酸细胞肉芽肿性前列腺炎,非特异性慢性纤维性巨细胞前列腺炎
概述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是一种罕见的非感染性良性病变,大多为非特异性。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在临床中少见,我国男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约为 5%~8.8%,而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发病率仅占前列腺炎性疾病的 0.8%~1%。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多为 50~69 岁老年人。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多与近期的尿路系感染相关。研究认为,前列腺局部异物反应导致导管阻塞为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发病的首要原因,其中包括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创伤引起的组织坏死和前列腺增生等。
本病分型现多采用 Stillwell 法,基于病因分为四型:
系统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又称嗜酸细胞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此型少见;
医源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见于经尿道途径或针吸活检术后;
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主要是由结核杆菌、真菌等感染所致;
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常继发于尿路系感染,临床多见。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患者多表现为下尿路感染,典型症状为尿急、尿频、尿痛及尿道烧灼感等,全身症状包括高热、寒战,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见血尿、会阴部疼痛及耻骨上不适等症状。
治疗多以抗炎治疗为主,可辅以中药治疗。治疗关键点:本病虽为非感染性疾病,但消除感染仍是治疗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最为关键的治疗手段。治疗难点:出现严重梗阻症状的患者,需要行前列腺切除手术治疗。
本病迁延不愈者时,可导致尿潴留。
预防感染是本病的防治关键。
症状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为疼痛,伴排尿刺激症状、梗阻症状及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典型症状为尿急、尿频、尿痛,梗阻症状为排尿犹豫、尿路中断,甚至尿潴留。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会阴部疼痛及耻骨上不适等症状。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下尿路系感染症状:排尿刺激症状是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最为典型的症状,临床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及尿道灼热感。
尿路梗阻症状:肉芽肿性前列腺炎严重患者可见排尿犹豫、尿路中断等尿路梗阻症状,甚至可出现尿潴留。
全身感染症状:80%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患者可出现发烧(体温超过 38℃)、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感染症状。
血尿:有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患者偶见血尿现象,表现为尿的颜色变红。
会阴痛、耻骨上不适:少量患者可出现会阴痛、耻骨上不适等症状,系细菌、真菌等继发感染致周围组织病变。
直肠指检:可触及前列腺结节或肿块,一般呈弥漫性,形状不规则,软硬不一致,不易与前列腺癌区分。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无。
病因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多与近期的尿路系感染相关。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下尿路系感染:临床上约 70%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患者继发于下尿路系感染,为最为常见的病因。
经尿道部分切除前列腺或针吸活检前列腺术后:患者多于术后 6 个月后发病,属医源性感染。
特异性感染: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布氏克鲁斯菌及梅毒螺旋体等。有研究提出,膀胱恶性肿瘤电切术后灌注卡介苗可并发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发病率约为 0.9%~1.5%。
系统性疾病:系统性肉芽肿病患者多累及全身多种器官,前列腺表现仅为该病的部分表现。因上皮细胞被过敏原破坏,致使细菌毒素与前列腺分泌物侵入组织内引起的炎症反应,包括 Churg-Strauss 综合征(过敏性肉芽肿病)和 Wegener 肉芽肿。
哪些人容易发生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年龄:这是一个最显著的因素,50~69 岁是发病高峰。
先天前列腺发育异常者。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近期发生尿路感染者。
经尿道术后或针吸细胞活检术后者。
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经卡介苗灌注治疗者。
系统性疾病罹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乏力、恶心、呕吐。
尿急、尿频、尿痛及尿道灼热感。
血尿。
会阴部疼痛或耻骨上不适。
排尿犹豫、尿路中断等尿路梗阻症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呼叫 120:
急性尿路梗阻,表现为无法自行排尿。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当医生怀疑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时,将通常进行直肠指检,配合血液生化学检查及前列腺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待上述检查结果考虑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时,可通过超声下前列腺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直肠指检:医生在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后,轻柔缓慢地将示指置入患者肛门、直肠进行直肠指检。目的为判断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弹性以及是否能触及中央沟等,并判断前列腺有无结节或肿块以及大小、质地、有无压痛等情况,同时还应触诊直肠以发现是否存在其他异常。该检查为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的基本检查,意义是进行初步诊断。
前列腺液检查:医生先对患者前列腺进行按摩,按摩方法为:由前列腺两侧向中央沟,自上而下纵向按摩 2~3 次,再按摩中央沟一次,将前列腺液挤入尿道,由尿道口滴出,直接收集前列腺液送检,目的为判断患者前列腺液有无异常指标,意义是辅助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血液生化学检查: 血液生化学检测为患者的基本检查,多为定性诊断,目的是观察到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若大于 10 纳克/毫升可高度怀疑前列腺疾病,但结果无法与前列腺癌相鉴别。
前列腺液检测: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前列腺液检测的目的是观察有无白细胞等炎症的表现。患者的前列腺液可观察到大量成簇白细胞,意义是提示炎症存在。
前列腺超声:经耻骨上超声或经直肠超声,目的是观察前列腺体积、形态及包膜情况。本病可观察到前列腺内存在低回声结节、前列腺回声不均,相关表现类似前列腺癌。超声学检查的意义是辅助诊断。
前列腺穿刺活检:由于超声结果与前列腺癌相似,组织病理学为肉芽肿性前列腺炎诊断的金标准。本检查为有创检查,严重凝血障碍、肛门直肠疼痛、严重的免疫抑制和急性前列腺炎为前列腺活检的禁忌。目的是观察有无肉芽肿改变,意义是与前列腺癌进行鉴别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症状的?
近期排尿有什么变化吗?有没有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
近期排尿流畅吗?
既往有无肾脏疾病?
有没有前列腺及尿道相关手术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疾病?
疾病最严重的情况是什么?
我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这种疾病会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治疗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临床上多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可辅以中药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抗炎治疗为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最为关键的治疗手段,常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头孢类抗生素等药物。其目的是减弱前列腺炎的症状,其意义是防止全身感染的出现。
糖皮质激素:当抗炎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目的是减弱炎症反应,其意义是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症状。但需注意应用时间不宜过长,剂量不宜过大,临床上多建议口服强的松,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
中药:中药的治疗原则为补肾阴、活血化淤、清热解毒、化湿利水。可作为辅助治疗。
手术治疗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病情严重者,可选择进行手术治疗,目的为缓解症状。如患者出现急性尿路梗阻时,可选择手术对症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尿路梗阻,病情持续进展,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对患者寿命无明显影响。
经过正规治疗后,多数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患者及时治疗后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可于数月内症状缓解,前列腺硬结可消失,该病极少复发。但过敏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患者预后不良,可积极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经尿道途径手术后,注意创口护理,避免沾水,注意尿道卫生,谨防术后感染。伤口愈合后,听从医生指导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若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请勿自行加量用药与停药,应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皮肤紫纹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调整用药。
饮食:
手术患者:术后饮食注意清淡、富含营养类物质,如蛋、奶类食物,以补充蛋白质,利于创口恢复。
非手术患者:应避免摄入过量糖类食物。控制烟酒,饮食忌辛辣、过冷、过热等,少食刺激食物,如咖啡、浓茶等。
其他:日常注意生活要注意保持足够睡眠,防止受凉,疾病急性期应积极休息,大量饮水,有规律的性生活。避免长时间骑、坐。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因素:
近期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早期诊断,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
经尿道前列腺部分切除术后或针吸细胞活检术后的患者注意创口清洁,避免术后感染。
注意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经卡介苗灌注治疗的患者,及时发现并处理下尿道相关的病情变化。
对已经罹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及时观察前列腺是否出现相关症状,对症治疗。
针对不可变因素:
年龄在 50~69 岁老年人群,应定期体检。
先天性前列腺发育异常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