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乳房外Paget病,乳腺外佩吉特氏病,乳腺外佩吉特病
概述
乳房外湿疹注样癌(extramammary Paget’s disease,EMPD),是起源于大汗腺导管开口部细胞、或自表皮内向大汗腺分化的多潜能基质细胞的恶性肿瘤。
乳房外湿疹样癌可累计两性,平均发病年龄大于 55 岁,在亚洲国家以男性患者较多见。好发于阴囊、会阴及肛周,亦可见于阴部以外顶泌汗腺区,如腋窝等。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有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尿道癌或前列腺癌病史是乳房外湿疹样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分型分期: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乳房外湿疹样癌:呈界限清楚的红斑,伴瘙痒、糜烂、渗出和结痂。
继发性乳房外湿疹样癌:常由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尿道癌或前列腺癌沿黏膜扩展至表皮而来。
长期不愈的湿疹样皮肤损害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常见于外阴、肛周等大汗腺丰富的部位。
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不能做手术或复发的患者可以行化学治疗或者放射治疗。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破溃的皮肤可能因长期不愈合导致感染,疾病会迅速进展,有继发其他恶性肿瘤的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 10~15 年可以不进展,但 25% 的患者可继发膀胱、尿道、子宫及前列腺的肿瘤。继发性的乳房外湿疹样癌预后不良,手术复发率高。
症状
长期不愈的湿疹注样皮肤损害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常见于外阴、肛周等大汗腺丰富的部位。
乳房外湿疹样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乳房外湿疹样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湿疹样皮损:其特点如下:
多发生于大汗腺丰富的部位,如会阴和肛周,偶尔可见于脐窝、腋下、前臂、颈项、外耳道和眼睑。
病损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同时发生于两个不同部位的很少见。
病变稍隆起皮面,浅淡褐色至褐色,表面潮红,伴糜烂,可覆盖鳞屑和痂皮,界限清楚,伴有瘙痒、疼痛感觉,少数有出血。
其他类型皮损:
发生在肛周或会阴部的湿疹样癌,可呈疣状或乳头瘤状。
女性会阴部损害有时颇似增殖性红斑。
乳房外湿疹样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乳房外湿疹样癌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感染。
常见并发症包括:
皮肤感染:皮肤长期的破溃、糜烂不愈合会引起感染。
病因
乳房外湿疹注样癌病因尚不明确。有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尿道癌或前列腺癌病史是乳房外湿疹样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乳房外湿疹样癌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乳房外湿疹样癌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以及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作用有关。
哪些人容易患乳房外湿疹样癌?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免疫功能异常者:如患有免疫系统疾病者或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等;
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等物理性因素者;
有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尿道癌病史者;
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有家族史者:家族中有人患恶性肿瘤;
男性:本病可累及两性,但在亚洲国家多见于男性。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皮肤出现长期不愈的红斑,伴顽固的瘙痒,并伴有脱屑、新发皮疹、糜烂等情况时;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情况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该疾病无需要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的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肿瘤科
皮肤科
肛肠外科
泌尿外科
妇科
医生如何诊断乳房外湿疹注样癌?
当医生怀疑是乳房外湿疹样癌时,将通常进行视诊、触诊等体格检查,并完善皮肤活检取病理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触诊:需要患者充分暴露病灶部位,医生将通过观察皮损的大小范围、发生部位、有无糜烂、渗出,触诊皮损的硬度、有无压痛、局部淋巴有无肿大等表现,来初步判断是否为乳房外湿疹样癌。
皮肤活组织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可确诊该病,尤其对中老年人,局部淋巴结检查是必要的。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发现皮损多长时间了?疼不疼?痒不痒?有没有脱屑?有没有破溃?
做过哪些治疗?效果怎么样?
有没有得过恶性肿瘤?
有没有肿瘤家族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得这个病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癌症的一种吗?能否治愈?
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长期吃药吗?
这个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我适合用哪种?
需要手术吗?手术风险有多大?做了手术会复发吗?
需要做什么样的手术?需要切除整个乳房吗?能否不切?
我的生活习惯跟这个病有关吗?
这个病有传染或者遗传的可能吗?我的家人需不需要做检查?
治疗
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不能做手术或复发的患者可以行化学治疗或者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复发或不宜手术的病灶,可应用化疗药物静脉注射全身治疗注。此外吗,外用的霜剂也可杀死局部的肿瘤细胞,但刺激性较大。常用药物如氟尿嘧啶等。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病灶:是乳房外湿疹样癌的首选治疗。目的在于尽量完整地切除肿瘤组织。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对年龄较大或合并严重内科疾病不适合手术的、不能进行扩大范围切除的(如患者不接受)、局部复发的患者可采取放射治疗,以期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破溃的皮肤因长期不愈合可能导致感染,疾病会迅速进展,有继发其他恶性肿瘤的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期。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 10~15 年不进展,但 25% 的患者可继发膀胱、尿道、子宫及前列腺的肿瘤。继发性的乳房外湿疹样癌预后(疾病发展情况)不良,手术复发率高。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手术,术后需注意引流管的通畅。术后第一天正常量为 300 毫升以内,若过多,应及时告知医生。
化疗注意事项:接受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恶心注、呕吐、食欲减退、脱发不良反应。如发生以上情况,请尽快告知管床医生。
放疗注意事项:放疗局部的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水泡等异常。如发生以上情况,请尽快告知管床医生。
术后复查:手术后 3 个月需要到医院复查,主要观察皮肤愈合情况及有无复发。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应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若为普通患者,饮食上没有过多限制。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一般需要卧床休息数天,待伤口恢复后可正常活动。
若为非手术患者,活动无过多限制。
其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皮肤或其他器官护理、戒烟、限酒等。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预防措施如下:
多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尽量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
如果患有其他恶性肿瘤,积极治疗。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以下措施也有助于预防:
勤查体,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