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赖特综合征是什么?小儿赖特综合征怎么办?小儿赖特综合征症状有哪些?

疾病定义:非典型纤维黄色瘤是一种发生于皮肤软组织的肿瘤,属于交界性肿瘤,低度恶性。常发生于皮肤真皮内,好发部位为日光曝晒的头面部,特别是头皮,其次为面部和耳部,也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患病情况如何?非典型纤维黄色瘤好发于老年人,约占 3/4,且多发于老年男性,男女比例约 2∶1。青年患者少见,约占 1/4。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对于发生在颜面部者,推测可能与日光曝晒有关;对于发生在放疗部位者,推测可能与放射线照射有关。然而,对于发生在非暴露、非放射治疗部位者,目前尚无解释,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病有哪些症状?主要表现为单发的肤色或红色圆形结节状肿物,表面常有破溃和出血;结节生长较快,体积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 2 厘米。病变周围的皮肤常常有慢性日光损伤的表现,如皮肤粗糙、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斑等。如何治疗这个病?本病一般可采用手术切除、放疗和冷冻治疗,其中,原发皮损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而放疗主要用于复发或转移性肿瘤。这个病有哪些危害?本病患者的远期结局较好,一般手术切除即可治愈,部分患者局部可复发,极少数发生远处转移。

别称

小儿Reiter病,小儿关节炎性螺旋体病,小儿尿道、眼、关节综合征,小儿瑞特综合征,小儿莱特尔氏综合征,小儿莱特尔综合征,小儿赖特综合症

概述

小儿赖特综合征,指的是以尿道炎、结膜炎、关节炎为特点的疾病,又称为小儿尿道、眼、关节综合征。

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多见于男性儿童(6~10 岁)。

小儿赖特综合征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感染和遗传因素与本病的发病有很强的相关性。肠道感染为本病主要的危险因素。

本病目前尚无分期分型。

小儿赖特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以尿道炎、结膜炎、关节炎为特点,90% 患者在前驱感染后 3~30 天(多数在 2 周内)发病,多以尿道炎(尿道红、肿,排尿疼痛、脓性分泌物多)为首发症状,但关节炎(关节处疼痛、肿胀)是最为突出的症状。

小儿赖特综合征以药物治疗为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寻找和预防危险因素。

如不及时治疗,小儿赖特综合征可能引起严重的泌尿系统炎症,如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龟头炎(龟头红、肿、糜烂),关节炎可能会导致遗留永久畸形,眼部可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角膜溃疡、视力缺失等。还可发生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暂时性偏瘫和脑膜脑炎,心肌炎或心包炎,肺部浸润病灶及胸膜炎,腹泻,腮腺肿大等多系统的并发症。

经过正规治疗,小儿赖特综合征通常在 2~6 个月症状消退,外周关节炎完全恢复,皮肤和黏膜的皮疹、缺损可完全消退,不遗留痕迹,预后较好,但本病有复发倾向,应注意预防发病和疾病的复发。本病主要的预防手段为广泛开展卫生运动,饭前、便后洗手,消灭蚊蝇,不吃不洁变质食物,积极防治肠道感染性疾病。

症状

小儿赖特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以尿道炎、结膜炎、关节炎为特点,90% 患者在前驱感染后 3~30 天(多数在 2 周内)发病,多以尿道炎为首发症状,但关节炎是最为突出的症状,也可伴发肌肉骨骼系统的其他病变以及皮肤或其他系统病变。

小儿赖特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赖特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包括:

泌尿系统炎症:发生率达 90% 以上,尿道炎最常见,尿道炎多见于男性,其次是龟头炎。尿道炎主要表现为尿道口见浆液性(无色透明黏稠液体)或脓性(白色黏稠液体)分泌物,排尿时有烧灼感或剧痛,尿道口红肿,并发膀胱炎时,患者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龟头炎主要表现为龟头浅表糜烂(黏膜缺损),不伴有疼痛,周围为圆环状红斑,可能波及包皮的冠状缘及龟头附近。龟头炎可单独出现,也可能伴随尿道炎一起出现。

关节症状:关节症状是最突出的症状,发生率也可超过 90%,好发于负重的下肢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也见于手指、足趾、腕、髋、脊柱关节。关节炎多在病程第 2 周出现,从单个发展至数个关节受累。表现为关节处剧烈疼痛及烧灼感,进而出现关节肿胀。

眼部症状:约 2/3 的患者出现,多以眼结膜炎为主,也可见到虹膜睫状体炎、角膜溃疡等。轻度者可无症状。中度者眼内有沙砾感,患者感觉眼睛里好像总有东西,伴有稀薄浆液性分泌物,局部充血,眼球白色巩膜变红。重症患者双侧发病,表现为眼痛、畏光、球结膜水肿等症状。80% 患者的结膜炎在 1~4 周内自行缓解。

肌肉骨骼病变:腊肠指(趾)、骨膜炎、骶髂关节炎为典型表现。

腊肠指(趾):表现为整个手指或足趾的弥漫性肿胀。

骨膜炎:即跟腱附着点的肿胀或触痛,跟骨底面和足底筋膜炎,疼痛为主要表现,常引起“痛性足跟综合征”。

骶髂关节炎:非对称性的下背部疼痛,多因骶髂关节炎所致,常并发韧带骨赘。

皮肤黏膜病变:表现为皮疹,多发生于生殖器、掌跖、上腭、咽部,初起为淡黄色水疱,继而破溃后形成溃疡创面,结局多为结痂和上皮角化。

口腔病变:表现为舌、颊、唇和软腭的黏膜,以及悬雍垂及扁桃体周围的进行性融合性红色斑块。舌面上见红色乳头(小突起)或表浅糜烂(黏膜缺损)。

心脏异常:如心肌炎或心包炎,患者表现为胸痛、心慌、晕厥、咳嗽、咳痰、低热等症状,心电图图像表现为心律失常,表现为各个部位的传导阻滞。

呼吸道病变:如肺部浸润病灶及胸膜炎,患者可有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

神经系统异常:以暂时性偏瘫、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和脑膜脑炎较常见。暂时性偏瘫表现为急性期半侧身体运动障碍;多发性周围神经炎表现为肢端的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脑膜脑炎表现为头痛、剧烈呕吐、发热(体温高于 38.5 摄氏度)、脑膜刺激征等症状。

其他症状:患者多表现为中或高度发热(温度多高于 37.5 摄氏度),也可表现为腹泻,腮腺肿大,即患者可发现脸无诱因肿大等。

小儿赖特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

足关节的永久畸形;

骨底面和足底筋膜炎:关节及足底疼痛;

韧带骨赘:关节疼痛;

虹膜睫状体炎:表现为眼痛、畏光、眼红、视物模糊等;

角膜溃疡:表现为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视物模糊等;

多发性周围神经炎:肢端的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

暂时性偏瘫:急性期半侧身体运动障碍;

脑膜脑炎:头痛、剧烈呕吐、高热、脑膜刺激征等;

心肌炎和心包炎:胸痛、心悸、心律失常、晕厥等;

肺部浸润病灶及胸膜炎:胸痛、咳嗽、咳痰等;

腹泻;

腮腺肿大。

病因

小儿赖特综合征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感染和遗传因素与本病的发病有很强的相关性。

小儿赖特综合征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感染:多数为肠道感染,主要是因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引起,包括福志贺菌、沙门菌、幽门螺杆菌及耶尔森菌等。

遗传:患者 HLA-B27 阳性率高达 75% 以上,支持遗传因素参与发病。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赖特综合征?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小儿赖特综合征:

感染:多见于肠道感染患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小儿赖特综合征:

男性:虽然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发生,但该病更多见于男性患者。

遗传:患者 HLA-B27阳性率高达 75% 以上,支持遗传因素参与发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尿频、尿急、尿痛;

尿道口异常分泌物;

关节疼痛、红肿;

眼痛、畏光;

发热(高于 37.5 摄氏度);

腹泻;

咳嗽咳痰;

胸痛;

心悸。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晕厥;

剧烈呕吐。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

泌尿外科

骨科

眼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赖特综合征?

当医生怀疑是小儿赖特综合征时,常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学抗体检查,可明确患者是否有炎症,特异性抗体对本病有诊断价值。检查结果多为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高,轻度贫血,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呈阴性。2/3 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可为阳性。

尿液和尿道分泌物检查:可明确尿液成分的改变,和分泌物的性质,有助于诊断泌尿系统感染,尿道分泌物含有大量多核白细胞,尿液脓尿和血尿。

滑膜液检查:有助于诊断是否有关节炎症以及炎症的严重程度,结果多为滑膜液浑浊,早期含大量多核白细胞,炎症消退时含大量淋巴细胞。

免疫荧光检查:目的在于明确本病的发病是否可能与遗传有关。滑膜组织免疫荧光检查可见免疫球蛋白沉积,血管周围和间质中见 IgM 及 C3 沉积,HLA-B27 约 75% 呈阳性。

X 线检查:目的是明确是否出现关节病变以及病变严重程度,早期轻型患者多无异常,晚期关节病变常表现关节附近骨质疏松、关节腔变窄和侵蚀性改变,骨膜炎、骨膜骨质增生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患者的其他直系亲属有人出现这些症状吗?

有没有饮用污染水和吃不干净的食物?

有没有不卫生的生活习惯?

生活环境如何?

症状发生的时间有多久?

症状有缓解或加重吗?

做过什么检查?

去过其他医院治疗吗?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跟遗传关系大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能完全治好吗?会复发吗?

治疗

小儿赖特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为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注意寻找和预防危险因素。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作用是止痛,有效缓解关节肿痛等。

激素:如地塞米松,作用是抗炎,有效缓解炎症。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使关节炎完全恢复,皮肤和黏膜的皮疹、缺损可完全消退。

类固醇激素滴眼液: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作用是有效控制眼部的炎症、眼痛等症状。

疾病发展和转归

小儿赖特综合征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引起严重的泌尿系统炎症,如膀胱炎、龟头炎,关节炎可能会遗留永久畸形,眼部可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角膜溃疡、视力缺失等。还可发生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暂时性偏瘫和脑膜脑炎,心肌炎或心包炎,肺部浸润病灶及胸膜炎,腹泻,腮腺肿大等多系统的并发症,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在 2~6 个月症状消退,外周关节炎完全恢复,皮肤和黏膜病变不遗留痕迹,对患者生活没有影响。

日常注意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恶心、呕吐、乏力、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复查:患者应每 6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血常规、尿常规、X 线等。

运动:急性期卧床休息,日常注意患者避免过度运动,如篮球、足球等,可选择慢走散步,每次运动约 30 分钟,每周运动 2~3 次。

饮食:注意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不洁变质食物和饮用污染水。

其他:保持环境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预防

具体预防方式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注意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不洁变质食物和污染水。

保持环境卫生,加强卫生教育。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按要求行婚前检查。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吸烟会影响男性性能力吗

2023-8-31 23:23:44

疾病

鼻旁窦支气管综合征是什么?鼻旁窦支气管综合征怎么办?鼻旁窦支气管综合征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