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由于前列腺感染细菌等微生物引发,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
目前临床多数研究者认为,如果细菌性前列腺炎疾病延续 3 个月以上即定义为慢性前列腺炎。
通过前列腺液细菌培养,找到细菌,即可诊断。但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化,病因复杂,有些病程较长,治疗曲折,找不到病原菌的很常见。
革兰阴性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是最主要的病因/危险因素,其次为葡萄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及肠球菌属等。
大约 10% 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会演变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约为 1.26 例/ 1000 人/年。患者大多为青壮年。也有研究认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病原体逆行感染为主,致病菌与急性前列腺炎类似,前列腺结石和尿液反流,可能是病原体持续存在和感染复发的重要原因。
主要症状:尿频、尿急、尿痛、排尿烧灼感、排尿困难、尿潴留、肛周、会阴区坠胀不适,伴或不伴发热,症状持续。
该病理想的治疗方式应该是:在感染部位的前列腺炎导管中,达到足够高的抗生素活性。最佳治疗时间为4周以内。60%~80% 的大肠杆菌和其他肠道细菌患者可以通过这种疗法治愈。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如果未系统治疗,易造成患者反复出现下尿路感染症状,有可能造成精子活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患有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后要进行正规、系统的抗感染治疗,避免疾病迁延不愈,最后演变成慢性前列腺炎。平时注意不要憋尿,多饮水,避免饮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症状
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疼痛(下腹、会阴、睾丸、阴囊、直肠、背部)。
下尿路症状(排尿困难、尿频、尿流无力)。
其他:射精疼痛、精液颜色改变、射精迟缓和勃起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伴有抑郁、焦虑和疲劳等症状。
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逆行上尿路感染。
生殖系统感染,如附睾炎。
前列腺结石。
病因
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为病原体逆行感染。致病菌与急性前列腺炎类似,大肠杆菌是常见致病菌,其次为葡萄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及肠球菌属等。前列腺结石和尿液反流可能是病原体持续存在和感染复发的重要原因。
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反复下尿路感染。
尿路梗阻排尿功能障碍。
盆底肌功能障碍致尿液返流。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久坐、憋尿。
侵袭性尿道操作病史。
就医
当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会阴部、阴囊疼痛、排尿困难、排尿无力等症状时,均需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疼痛(下腹、会阴、睾丸、阴囊、直肠、背部)。
下尿路症状(排尿困难、尿频、排尿踌躇、尿流无力)。
射精痛。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男科
医生如何诊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必要时会检查精液细菌培养。
相关检查及目的:
尿常规:明确有无尿道炎,排除尿道炎、膀胱炎等疾病。
尿 4 杯法:定位患者细菌感染的部位,明确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金标准。
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排除泌尿系统器官器质性病变、畸形。
精液培养:仅在约 50% 的男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精液标本中发现显著的细菌性精子症。因此,单纯射精的精液培养不足以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排尿情况,有无疼痛症状?
是否患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病史及治疗经过?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平时在生活、饮食上需注意哪些?
是否影响生育?
是否影响性功能?
治疗
氟喹诺酮被认为是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首选抗生素,最佳治疗时间为4周以内。60%到80%的大肠杆菌和其他肠道细菌患者可以通过这种疗法治愈。
但如果是耐药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球菌引起的前列腺炎,以及对氟喹诺酮耐药但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敏感的病原体患者,可以给予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治疗。
对氟喹诺酮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药的患者,目前尚无循证医学建议,应根据微生物建议和当地方案选择抗生素。
药物治疗
抗生素:可供选择的抗生素有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和莫西沙星等)、四环素类(如米诺环素等)、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和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等药物。
辅助药物:α-受体阻滞剂,能松弛前列腺和膀胱等部位的平滑肌,改善下尿路症状。因而它成为治疗前列腺炎的基本药物。α-受体阻滞剂主要有:多沙唑嗪、坦索罗辛和特拉唑嗪等,建议疗程应在 8~12 周。
植物制剂:主要指花粉类制剂与植物提取物,植物制剂有:普适泰、沙巴棕及其浸膏等。
其他治疗方法
前列腺按摩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适当的前列腺按摩可促进前列腺腺管排空,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
疾病发展和转归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特点是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所以系统、正规的治疗,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极为重要。通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甚至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精神状态。而且绝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均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使疼痛、排尿症状明显缓解甚至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日常注意
患者应该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憋尿、久坐,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
预防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平时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不要酗酒、大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不久坐、憋尿,注意别受凉,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身体的伴随疾病。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患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要积极治疗。
如有排尿困难,需到医院进行系统治疗,避免因排尿困难引起梗阻性改变,导致尿液返流产生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如有神经系统病变,需在泌尿外科医生指导下,改善排尿情况,避免因膀胱压力过高,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导致逆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