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阴道前壁脱出
概述
阴道前壁膨出(anterior vaginal prolapse)是盆底肌松弛的表现,包括膀胱膨出和尿道膨出两种类型,阴道内 2/3 部分的膀胱区域脱出称之为膀胱膨出。与尿道紧连的阴道前壁下 1/3 部分,以尿道口为支点向下膨出,称之为尿道膨出。
妊娠、分娩及长期的腹压增大,是阴道前壁膨出发病的主要原因。女性在绝经后,阴道前壁膨出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阴道前壁轻度膨出的患者,几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疾病较重者会感觉阴道内有肿物脱出、腰酸腹坠、尿急尿频、排尿不尽、压力性尿失禁、排尿困难或性生活障碍等不适。
该病的主要危害是阴道黏膜长期暴露在外面易发生溃疡、出血及感染;长期的排尿不尽易诱发膀胱炎;如膀胱膨出严重甚至需用手抬起阴道前壁方能排尿,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生活带来不便。
自觉无明显症状,或轻度阴道前壁膨出的患者,无须接受特殊治疗,中重度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一般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盆底肌肉锻炼、药物治疗(主要为局部激素治疗)及使用子宫托。治疗的关键为增强盆底的功能。
产后行盆底康复训练有助于盆底功能的恢复,对预防阴道前壁膨出有着显著的效果。
症状
轻度阴道前壁膨出的患者一般无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自己摸到阴道内肿物脱出,出现腰酸腹坠、尿频尿急、排尿不尽、压力性尿失禁及排尿困难等症状。
阴道前壁膨出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阴道前壁膨出的常见症状包括:
阴道内有肿物脱出,一般在下蹲、长期站立、劳累时更易出现;
腰骶部酸痛或腹部下坠感;
尿频尿急;
排尿不尽,排尿后有未完全排空的感觉;
压力性尿失禁,咳嗽、打喷嚏、跑步、大笑等时候不自主漏尿;
排尿困难;
性生活障碍。
阴道前壁膨出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阴道黏膜的溃疡、出血及感染;
尿路感染。
病因
阴道前壁膨出是由于盆底支持膀胱及尿道的韧带、肌肉和筋膜受损造成的,主要与妊娠和分娩有关,而年龄的增长以及慢性咳嗽、肥胖、便秘等导致的长期腹压增加也与其发生有关。
阴道前壁膨出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妊娠和分娩:此为造成阴道前壁膨出的最主要原因。妊娠过程中,增大的子宫会对膀胱造成持续的挤压,多胎妊娠时对盆腔脏器的压力更大。阴道分娩的过程中,尤其是难产时,盆腔的筋膜、韧带和肌肉会一定程度上受到损伤,造成盆底支持功能的减弱,而产后过早体力劳动,也会影响盆底肌肉的功能恢复。
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支持组织也会逐渐萎缩及松弛。
腹压增大:长期慢性的咳嗽、重体力劳动、肥胖或便秘,会造成腹腔内压力的增加,逐渐损伤盆底的肌肉、神经和其他结构,削弱盆底支撑组织的力量。
哪些人容易患阴道前壁膨出?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该疾病:
有生育史的女性:经阴道分娩过的女性、有多胎妊娠史的女性患阴道前壁膨出的风险明显升高。
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女性:切除子宫后会造成盆腔支持结构的缺损。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该疾病:
围绝经期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支撑组织逐渐萎缩,伴随着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盆底功能会逐渐衰退。
遗传因素:有部分女性为先天性盆底功能发育不良,故易发生阴道前壁膨出。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阴道内有肿物脱出:一般在下蹲、长期站立及劳累后肿物会增大,平卧休息时可缩小,用手可还纳回阴道内。
腰骶部酸痛或腹部下坠感:久站或劳累后症状明显,休息后则症状减轻。
排尿有未排尽的感觉。
有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如咳嗽、打喷嚏、跑步或大笑时有不自主的漏尿。
排尿困难。
性生活障碍:性交痛或性生活时有阴道内异物感。
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无法排尿且腹胀明显者。
建议就诊科室
妇科
泌尿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阴道前壁膨出?
当医生怀疑阴道前壁膨出时,通常通过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及盆底肌力检查来明确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观察阴道脱出肿物的严重程度来分度。检查子宫及双侧附件,排除其他疾病。
盆底肌力检查:医生将食指及中指置于患者阴道内,嘱患者收缩会阴,用力夹紧医生手指,从而了解盆底肌肉组织的力量。有些大型医院有测定盆底肌力的仪器,用探头代替医生手指,盆底肌力量通过数值显示。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这些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
排尿有没有影响?咳嗽、打喷嚏等情况下有没有不自主地漏尿?
性生活是否有影响?
有没有孩子?有几个孩子?具体的分娩方式是什么?
是否有长期的咳嗽、便秘?
平时会进行重体力劳动吗?
母亲、姐妹有没有相似的症状或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需要完善哪些检查?
治疗方案是什么?
通过治疗这些症状会得到改善吗?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
会影响以后的生育吗?
治疗
阴道前壁膨出的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轻症的患者一般无症状,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及锻炼盆底肌改善,重度有症状的患者可行局部应用雌激素、盆底康复训练及子宫托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激素治疗:目前使用的药物以雌激素最为常见,通过局部涂抹雌激素来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
中药治疗:一些中药方剂也有促进盆底肌肉功能恢复的作用,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
手术治疗
阴道前壁修补术:传统的阴道前壁修补简单、安全、经济,但术后复发率偏高。
阴道旁修补术:可分为经阴道阴道旁修补、经腹阴道旁修补及经腹腔镜阴道旁修补三种方式,效果均比较满意。
加用生物材料的阴道前壁修补术:近年来生物材料技术突飞猛进,它具有加强修复、减少复发的优点,但同时也面临着侵蚀、感染的风险。
其他治疗
生活方式的干预:减肥、减少便秘次数、控制长期慢性咳嗽、降低重体力劳动强度及适当运动等,均有益于阴道前壁膨出的改善。
盆底肌肉锻炼:即凯格尔运动。锻炼时患者保持平躺,双膝弯曲,收缩臀部的肌肉往上提,感觉就像在排尿过程中试图中断尿液一样,保持收缩 5 秒,然后放松 5 秒,之后循序渐进至保持 10 秒。每天 3 组,每组 10 次。
盆底康复训练:现一般采用电刺激法,通过低频电刺激改善盆腔肌肉功能。
子宫托:一般分为支撑型子宫托及填充型子宫托,将其置于阴道内是为了防止阴道壁的脱出。注意使用子宫托应定期取出并清洗,避免形成阴道的溃疡、出血或感染。
中医疗法:针灸对于增强盆底肌肉功能也有作用,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正规的治疗可得到治愈,改善生活质量,但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病情可能会逐渐发展至中重度,影响生活质量。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避免长期咳嗽、便秘、重体力劳动等增加腹压的情况。
术后复查: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应每年复查,主要行妇科查体,检查阴道前壁是否再次脱垂。
放置子宫托:需要定期取出、清洗并重新放置。
饮食:饮食应注重多样性,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蔬菜,多饮水,避免便秘。
运动:根据自己体力量力而行,最好能每周运动 3 次,如普拉提、瑜伽,每次半小时以上,以达到减肥、增强体质及改善盆底功能的效果。
其他:凯格尔运动需长时间坚持才能达到改善的效果。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产妇产后6周去正规医疗机构检测盆底肌功能,如受损严重,需要做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不要过早进行体力劳动,如拎提重物等。
控制体重,避免便秘,积极治疗慢性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