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以肺结核最常见,主要病变是肺部结核结节、浸润、干酪样变和空洞形成。临床病程多呈慢性,表现为长期低热、咳嗽、咯血等。除肺部外,结核分枝杆菌也可侵袭浆膜腔、淋巴结、泌尿生殖系统、肠道、肝脏、骨关节和皮肤等多种脏器组织。
美国 2003 ~ 2011 年妊娠期结核的发病率为 26.6 人/10 万人,目前我国尚无该病的流行病学数据。近十余年我国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但原疫情严重,故仍要加强防疫工作。
孕期结核病主要临床表现与非孕期相似,但应该注意与孕期正常生理改变相鉴别,如低热、气促等。呼吸道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气短、胸痛等;全身症状有长期午后低热、乏力、盗汗等,可有体重减轻,但妊娠期很难发现。
孕妇通常症状轻微或不典型,以精神差、盗汗及午后低热最为常见,部分患者可因妊娠反应掩盖结核中毒症状,使其更加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误诊。
孕妇可并发如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难产等,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结核杆菌血行播散,严重者导致死亡。胎儿可因缺氧及能量供应不足,导致宫内发育迟缓或死胎,也可发生胎儿期结核感染。
孕期治疗以抗结核药化疗为主,遵循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和全程的原则。
行正规化疗、非活动性肺结核及健康状况良好者,结核病对妊娠过程及胎儿发育无不良影响。而活动性肺结核、合并心肺功能不全和未进行正规化疗者,流产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和难产率均增高。
症状
妊娠合并结核病主要临床表现与非孕期相似,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灶的类型、性质、范围以及机体反应性有关。
常见症状有哪些?
全身症状:发热为结核最常见的全身症状,常提示结核病的活动和进展。临床多数起病缓慢。
长期低热,多见于午后或傍晚,可伴有疲倦、盗汗、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
病变扩展时可出现高热、咳嗽、胸痛或全身衰竭等。
部分患者可有多关节肿痛、四肢结节性红斑及环形红斑等结核性风湿病的表现。
呼吸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和胸痛等。
咳嗽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一般为轻微咳嗽、干咳或带少量黏液痰,继发细菌感染时痰可呈脓性,肺结核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咯血。
当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时,相应胸壁有刺痛,一般不剧烈,可随呼吸和咳嗽加重。
支气管结核可有刺激性呛咳、局限性哮鸣。
渗出性胸膜炎常有发热、胸痛、咳嗽等,大量胸腔积液可有呼吸困难等。
其他系统表现:
淋巴结结核常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可坏死、液化、破溃、形成瘘管等。
结核性心包炎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等。
结核性腹膜炎常有胸腔积液或腹膜粘连,表现为发热、腹痛、腹胀、腹壁揉面感等。
肠结核以回盲部多见,表现为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腹部肿块等。
肾、输尿管及膀胱结核有膀胱刺激征、血尿及脓尿等。
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咯血、气胸、脓气胸、支气管扩张、肺不张:由疾病进展侵袭肺脏供血血管或肺组织导致。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死胎、流产、早产等:主要由结核中毒症状及呼吸道症状引起,该症状可导致母体处于营养不良等消耗性状态,进而导致胎儿缺氧及能量供应不足。
新生儿结核:较罕见,可能通过血源播散或羊水吞咽等机制发生。
病因
主要由结核杆菌引起,结核杆菌入侵后,机体可产生由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对结核病的发病、演变及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常见原因有哪些?
结核杆菌:正常情况下,吸入肺泡的结核杆菌可被巨噬细胞吞噬和杀灭,但当结核杆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强,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其可在肺内大量繁殖导致肺泡吞噬细胞溶解、破裂,释放出的结核杆菌可再感染其他吞噬细胞和局部组织。
人感染结核杆菌后,仅 5% 的人发病为原发型肺结核,5% 的人在免疫力低下时发病成为继发型肺结核,90% 的人终身不发病。初次感染的结核杆菌可潜伏于淋巴结处,或随菌血症播散到全身脏器潜伏,成为肺外结核的来源。
哪些人容易患病?
孕前或孕后有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者。
原有肺结核或肺外结核,未经过系统正规治疗而怀孕者。
酗酒、贫血、营养不良者。
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患有血液病、结节病、艾滋病等。
就医
夫妻之一有结核病史者,备孕前应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孕期结核病病情恶化、自感症状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患者应谨遵医嘱,定期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
哪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孕妇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妊娠过程中出现畏寒、低热、咳嗽,经抗感染治疗 2 周以上无明显好转。
妊娠期间出现午后低热、夜间盗汗。
有结核接触史,并出现乏力、盗汗等症状。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科
产科
营养科
药剂科
医生如何诊断?
医生一般根据患者咳嗽、咳痰、咯血等肺部体征,以及低热、盗汗、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中毒症状,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必要时的 X 线检查,综合分析可确诊。
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
结核菌素试验(TST):灵敏度不受妊娠影响,但会出现假阳性。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患可能削弱免疫系统的疾病,或接种疫苗均可使健康女性结核菌素试验出现阳性。
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在妊娠期妇女中灵敏度较低,但操作简单,成本低。
γ -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不受 HIV 感染、妊娠及孕程的影响,对近期有过结核杆菌暴露的人效果优于 TST,可避免 TST 的假阳性和不确定性。
有防护的 X 线检查:对临床怀疑结核的孕妇,在权衡利弊后可考虑胸部 X 片检查,应该避免胸透,注意子宫内胚胎或胎儿的防护,但应警惕少部分结核孕妇胸片正常尤其是艾滋病孕妇。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咳嗽、咳痰等症状自什么时间开始出现的?严重程度如何?近期有无加重?
有无咯血或痰中带血?
有无发热?发热的热型?最高温度?
做过哪些检查?
有无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
孕前有无未控制或未规律治疗的结核病?
有无阴道出血、腹痛、先兆流产等表现?
发病以来的饮食、体重、精神状况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因为什么原因得这种病的?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对胎儿有影响吗?
有哪些适合孕妇的治疗方案吗?需要吃药吗?
是否可以继续妊娠?对宝宝有伤害吗?
终止妊娠可能有哪些风险?
可以治愈吗?对以后怀孕有影响吗?
治疗期间有哪些注意事项?
需要隔离吗?会遗传给宝宝吗?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
治疗
以抗结核药化疗为主,遵循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和全程的原则。
对于妊娠前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且已因恰当适应证而开始治疗的女性,应在妊娠期间继续治疗,如果有必要,应将治疗方案调整为适合妊娠期的方案。
对于处于妊娠早期的患者,在及时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终止妊娠较为安全。
对于中晚期妊娠患者,妊娠 3 个月以后,终止妊娠的风险比自然分娩要大很多,因此对于此阶段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更为重要。
对妊娠合并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既要考虑孕妇的生理特点,又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毒性危害。
药物治疗
异烟肼:目前认为对胎儿无明显致畸作用,美国胸科协会建议此药为该病首选药物,也可以用于预防性治疗。孕期或产后 3 个月内使用该药物者,应该在每月用药前期、用药中期常规检查转氨酶,同时加用维生素 B6 以减少神经毒性。
利福平:可干扰结核分枝杆菌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发挥强大的杀菌作用。美国胸科协会建议,服用利福平的孕妇分娩后,应给予婴儿维生素 K1 预防新生儿出血。不能耐受异烟肼的患者,或推测其所感染菌株对异烟肼耐药,但对利福平敏感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
乙胺丁醇:妊娠合并结核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禁用:链霉素,氟喹诺酮属于妊娠和哺乳禁忌用药。吡嗪酰胺缺少安全性报道,谨慎使用。
对于妊娠合并耐药结核病患者,医生会根据用药史和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结核药物组成个体化方案。
妊娠期活动性结核的初始治疗方案包括,用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治疗 2 个月,之后用异烟肼和利福平治疗 7 个月,总疗程为 9 个月,同时注意营养支持和免疫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休息与饮食:中毒症状严重者需卧床休息,予以进食富含营养及多种维生素的饮食。
对症治疗:对高热、咯血、盗汗、胸痛等症状,给予相应处理。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合并浆膜渗出伴严重毒血症状者,在有效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助于改善症状,促进渗出液吸收,减少粘连。
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指征包括以下几种:
各型肺结核进展期病变广泛且伴空洞形成患者。
妊娠反应严重,或者出现严重呼吸道结核症状和中毒症状患者。
肺结核伴有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心包炎等肺外结核,特别是肾、肝、骨结核病患者。
重症活动性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多耐药或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
结核病伴心、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妊娠、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术患者。
严重妊娠反应经治疗无效者。
糖尿病孕妇合并结核病、HIV 感染者。
肺结核合并反复咳血、慢性肺心病且心功能不全者。
终止妊娠时间一般在妊娠 3 个月内,若妊娠时间已超出 3 个月者,在家属及孕妇知情同意情况下,可选择适当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维持妊娠。
疾病发展和转归
结核感染由吸入活的结核杆菌导致,可持续处于非活动状态,称为潜伏结核感染,或者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大多数活动性结核患者经积极抗结核治疗,痰涂片可转为阴性,痰涂片无法转阴者可能表明患者依从性不佳或产生耐药。
行正规化疗者、非活动性肺结核及健康状况良好者,结核病对妊娠过程及胎儿发育无不良影响。
活动性肺结核、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者和未进行正规化疗者,流产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和难产率均增高。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抗结核治疗期间,孕妇需定期检测肝功能等指标。
注意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
婴儿和母亲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好的情况下,不必进行隔离,但母亲应戴口罩直至不再有传染性。
对于接受活动性结核治疗至少 2 周的女性,以及接受潜伏性结核治疗的女性,应鼓励其进行母乳喂养。
预防
结核是国家乙类传染病,预防应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控制传染源:加强本病防治知识宣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直接督导下进行短程化疗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切断传播途径:管理好患者的痰液,用 2% 煤酚皂或 1% 甲醛(2 小时)消毒,被污染的床被、衣物应在阳光下暴晒。
保护易感人群:新生儿出生时接种卡介苗后可获免疫力,但不提倡复种。对儿童、青少年或 HIV 感染者等易感人群,结核杆菌素试验阳性者,酌情预防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