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胎儿宫内窘迫
概述
胎儿宫内窘迫是胎儿在宫内缺氧或酸中毒所致的综合征。相关研究显示,我国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约为 4%~10%。[1]常分为急性和慢性胎儿宫内窘迫,急性一般发生在分娩时期,慢性多数发生于怀孕期间,常常延续到临产并加重。
胎儿窘迫能够造成围生儿和新生儿的病残、死亡等严重影响。因此,对胎儿宫内窘迫进行早期诊断与识别,并及时地进行处理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保障。胎儿窘迫是选择剖宫产或阴道助娩(产钳助产)的主要适应证之一。
引起胎儿窘迫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母体因素、胎儿及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脐带、羊水等)、难产以及孕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
主要表现为胎儿宫内出现脑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脑水肿,脑细胞坏死。重度窒息会有严重影响,危及胎儿生命。轻度窒息通常预后好。应早期诊断治疗。
孕妇日常要学会自数胎动,评估胎儿的状态,当出现胎动次数及幅度较前过多或过少时,孕妇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的主诉和病史,结合胎心监护、B 超等检查做出临床诊断。
宫内窘迫的类型决定处理方式,若无法改善,要尽快采取措施分娩胎儿。
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严格自数胎动、规律产检,便于及早发现胎儿异常情况。
症状
胎儿窘迫有哪些临床特征?[6]
胎儿窘迫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急性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分娩期,多因脐带异常、宫缩过强、产程延长,胎盘早剥及休克等引起。主要表现为:
产时胎心率异常是急性胎儿窘迫的重要征象,正常胎心率正常为 110~160 次/分。
羊水胎粪污染,同时有监护异常,表示胎儿宫内缺氧,会引起胎粪吸入综合征,造成胎儿不良结局。
胎动异常:初期胎动频繁,之后减弱及次数减少,进而消失。
慢性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孕晚期,常延续至临产并加重,多数因为妊娠高血压疾病,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等所致。主要表现为:
胎动减少或消失。
胎心监护异常。
医生评估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低。
B 超检查显示脐血流异常。
胎儿窘迫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为胎儿宫内出现脑缺血缺氧,引起脑水肿,脑细胞坏死甚至脑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应早期诊断治疗。
病因
胎儿窘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母体因素
孕妇患有基础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严重贫血等,以及仰卧综合征(孕妇的子宫随孕龄增大,在仰卧时压向脊柱两旁的大血管,血液不能顺利流向心脏,使得回心血量减少造成)等,引起胎盘供血不足,血液中氧含量降低,引发胎儿宫内窘迫。同时,孕产妇产程过长、过期妊娠、早产等也能引发宫内窘迫。[2]
胎儿因素
如果胎儿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胎儿畸形等,如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病、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溶血,胎儿贫血、胎儿宫内感染等也会引起胎儿窘迫。[3][4]
脐带、胎盘因素
如果脐带长度异常、缠绕、打结、扭转、狭窄、血肿、帆状附着;或者胎盘有植入异常、形状异常、发育障碍、循环障碍等也可能引起胎儿窘迫。[3][4]
麻醉药及镇静剂
麻醉药及镇静剂使用过量,可抑制胎儿呼吸。[4]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孕期如果发生胎儿躁动或胎动减少,尽快去医院看急诊。
医生通过胎心监护、B 超等一系列检查确定诊断,并给予相应的处置方案。
宫内窘迫严重威胁胎儿生命健康,对胎儿生长发育也会造成影响,所以一定要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产科
医生如何诊断胎儿窘迫?[5]
胎心监测
正常胎心率为 110~160 次/分,若胎心率大于 160 次/分或小于 100 次/分持续 10 分钟,表示胎心率异常,胎儿在宫内可能出现窘迫症状。
电子胎心监护
连续记录和观察胎儿心率变化,了解胎儿心率和宫缩的关系,评估胎儿宫内情况。
胎动计数[6]
是孕妇自测评价胎儿宫内情况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随着孕周增加,胎动逐渐由弱变强,至妊娠足月时,又因羊水减少和空间减小,胎动逐渐减弱。若胎动计数每 2 小时≥ 6 次为正常,每 2 小时胎动计数小于 6 次或减少 50%,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可能。胎动减少是胎儿窘迫的一个重要指标。胎动消失后,胎心在 24 小时内也会消失。
B 超
医生通过 B 超观察胎动、脐血流、羊水等情况。
羊水性状观察
如果羊水混浊呈黄染至深褐色,有助于胎儿窘迫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疾病吗?
孕期有定期体检吗,期间有什么特殊情况吗?
自己平时在家数胎动吗?
有外力碰撞史吗?
什么时候发现胎动异常的?
患者可能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
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定胎儿是否安全?
会不会对胎儿今后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什么?
治疗
胎儿窘迫如何治疗?
急性胎儿窘迫:医生通常采取果断措施,改善胎儿缺氧状况。
一般处理:左侧卧位,吸氧,停用催产素,阴道检查除外脐带脱垂,评估产程进展。
病因治疗: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或缩宫素引起的宫缩过频过强,可用药抑制宫缩。如果是羊水少,有脐带受压,可经腹羊膜腔输液。
尽快终止妊娠:如无法即刻阴道分娩,且有进行性胎儿缺氧和酸中毒的情况,一般干预后无法纠正,应尽快手术终止妊娠。医生会视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终止妊娠方式。
宫口未开全或短期内无法阴道分娩者,应立即行剖宫产。
宫口开全,胎头双顶径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应尽快阴道助娩(如产钳助产)。
新生儿窒息抢救:胎粪污染稠厚时,胎头娩出后立即清理呼吸道,如胎儿活力差,要立即气管插管,清洁气道后再进行正压通气。
慢性胎儿窘迫:针对病因,根据孕周、胎儿成熟度及缺氧程度决定处理
一般处理:胎动少者需要接受全面检查,评估母儿状况。
左侧卧位定时吸氧,每天 2~3 次,每次 30 分钟。
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加强胎儿监护,注意胎动变化。
期待疗法:
如果孕周小,估计胎儿生后存活可能性小,尽量保守治疗,延长胎龄。
同时促胎肺成熟,胎儿成熟后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妊娠近足月或胎儿已成熟,胎动减少,胎盘功能进行性减退,胎心监护异常,应剖宫产终止妊娠。
日常注意
孕妇要自己学会胎动计数,胎动计数每 2 小时≥ 6 次为正常,每 2 小时小于 6 次或减少 50%,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可能,应尽快就医。
预防
按时产检,听从医生嘱咐的相关注意事项;
饮食均衡,合理营养;
适量运动,散步、注意劳逸结合;
做好孕前检查,如果有孕前疾病,根据医嘱治疗后再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