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疾病臀先露
概述
臀位难产是产前最常见且最容易诊断的一种异常胎位,胎先露部为臀。
流行病学:臀先露大约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 3%~4%,尤其是初产妇发生率高。
臀位难产主要原因是由于胎儿或者母体方面因素导致臀先露引起的,胎儿方面如未足月儿、先天发育畸形,母体方面如腹壁松弛、胎盘前置、羊水过多、骨盆狭窄等。主要危险因素是多次妊娠史、合并内科疾病、母体身材矮小、母体合并子宫肌瘤及卵巢肿瘤等。
本病根据胎儿双下肢所取的姿势分为单臀先露、完全臀先露和不完全臀先露 3 类。臀先露以骶骨为指示点,分为骶左前、骶左横、骶左后、骶右前、骶右横、骶右后 6 种胎方位。
臀位难产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胎动时,孕妇常有上腹部受顶胀痛感,临产后因胎足及胎臀不能充分扩张宫颈,导致宫缩乏力及产程延长。足先露时容易发生胎膜早破及脐带脱垂。
本病妊娠期时发现可于 32~34 周后行外转胎位术,纠正胎位;分娩期仍为臀位应根据产妇年龄、胎产次、胎儿大小、骨盆大小情况、宫口扩张程度、并发症等情况,综合判断选择分娩方式。
本病的主要危害如下:
产妇方面:容易发生胎膜早破。
胎儿方面:是对于胎儿最不利的胎位,分娩过程可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可能。若行手术助产,极易损伤胎儿。
在妊娠 30 周前胎儿呈臀位不应视为异常,大部分妊娠后期可转为头位,但需要定期产检,及时诊断或选择正常分娩方式,否则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增加手术产以及母儿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症状
臀位难产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胎动时孕妇常有上腹部受顶胀痛感,临产后因胎足及胎臀不能充分扩张宫颈,导致宫缩乏力及产程延长。足先露时容易发生胎膜早破及脐带脱垂。
臀位难产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臀位难产的常见症状:
妊娠期尤其是妊娠后期胎动时,孕妇可有上腹部受顶胀痛感。宫底可以触及圆而硬、按压时有浮球感的胎头。
分娩时主要表现是产程进展停滞,先露下降缓慢,宫口扩张停滞。
若宫颈扩张 2 厘米以上且胎膜已破时,产科医师可以通过阴道指诊触及胎臀的相关结构,如肛门、坐骨结节等。
臀位难产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产妇:胎膜早破、软产道损伤、继发性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及产褥期感染等。
胎儿:早产、脐带脱垂、胎儿窘迫甚至死产、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骨折、神经损伤、吸入性肺炎等。
病因
臀位难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胎儿发育因素以及母体反面因素导致的。
臀位难产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胎儿因素:
胎儿未足月:胎位尚未转至头先露,臀先露大部分可于妊娠 28~32 周转为头先露,后胎位较为固定。
胎儿发育畸形:无脑儿、脑积水等先天畸形的胎儿臀先露发生率较高。
双胎及多胎妊娠:双胎以及多胎妊娠,由于活动空间限制,臀先露发生率很高。
母体因素:
腹壁松弛:部分产妇腹壁松弛,胎儿活动空间大,孕后期可仍为臀先露。
胎头衔接受阻:前置胎盘、子宫肌瘤(尤其是下段大的肌瘤)、骨盆狭窄阻碍产道,影响胎头衔接,导致臀先露。
羊水异常:羊水过多或者过少均可以影响胎儿的活动空间,导致臀先露。
子宫畸形:单角子宫、纵隔子宫可以使胎儿活动受限,可导致臀先露。
哪些人容易患臀位难产?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臀位难产:
多产史:既往多次妊娠的产妇往往腹壁肌肉松弛,容易发生臀先露。
身材矮小:产妇身材矮小,容易合并骨盆狭小,导致臀先露可能
母体合并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下段及宫颈肌瘤、骨盆入口卵巢肿瘤可影响胎先露正常衔接,引起臀先露。
子宫畸形:患有单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子宫畸形的孕妇,发生臀先露的概率大大高于正常孕妇。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骨产道异常性难产:
未足月:胎儿胎龄小时,胎体相对较小,尚未转为头先露。
内科疾病: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可引起孕妇羊水量异常,均可以导致臀先露的发生。
双胎及多胎妊娠:双胎及妊娠由于胎儿活动受限,臀先露的发生率较高。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见红;
下腹部坠痛;
开始宫缩。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破水;
规律宫缩;
剧烈腹痛、腹痛难忍、拒按;
出现血尿;
阴道流血,呈鲜红色。
建议就诊科室
妇产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臀位难产?
当医生怀疑臀位难产时,主要通过腹部触诊,同时结合既往疾病史、产检资料、超声检查等综合判断分析,明确诊断及病因。
具体相关检查:
骨盆测量:通过骨盆径线,尤其是 3 个平面的关键径线的测量,可以根据长度判断是否还存在骨盆异常。
四步触诊法:有经验的产科医师,通过四步触诊法可以识别大部分胎儿的体位。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检查可判断胎位、胎儿大小、羊水量及形状、胎儿是否存活、子宫肌瘤、胎盘位置(是否为前置胎盘)等情况。
胎心监测:持续的胎心监测可评估胎儿情况、状态。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多大了?身高多少?
目前是第几胎?
既往孩子是如何分娩的?
既往是否有难产史?
孕晚期是否有阴道流血?
孕前及孕期检查是否发现有子宫肌瘤、畸形子宫?
腹痛的位置在哪里?一直痛还是一阵阵的痛?间隔多长时间痛一次?痛的时候持续时间是多长?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目前可以顺产吗?
目前宫口多大了?
要剖宫产吗?
宝宝目前状态怎样了?
为什么会难产?
以后如果生二胎的话还会这样吗?
怎么样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得这个病呢?
治疗
臀位难产的治疗的关键在于判断早期判断和诊断。妊娠期发现臀先露,可通过外转胎位术纠正胎位。分娩期发现臀先露,首选剖宫产终止分娩。
药物治疗
地塞米松:臀先露容易导致胎膜早破,未足月时予地塞米松治疗,可促进胎儿肺部的成熟,能够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手术治疗
外传胎位术:胎位异常的孕妇,最好选择在妊娠 32~34 周后进行纠正胎位。外转成功后,可继续妊娠。但是存在诱发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及早产等风险。
剖宫产手术:伴随产道异常(包括骨产道和软产道)、胎儿体重可能大于 3.5 公斤、胎头双顶径大于 9.5 厘米、高龄初产妇,既往有难产史等情况优先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
臀位助产:骨盆大小正常、胎儿大于 36 周、单臀先露、估计胎儿体重小于 3.5 公斤以及胎头没有仰伸,可以选择尝试阴道分娩。臀位胎儿自然娩出,较少见,大部分都要医务工作人员协助胎儿娩出,称为臀位助产。
疾病发展和转归
臀位难产若不接受正规产检,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常延误治疗时机,对母儿影响较大,可能因继发性宫缩乏力使产程进展缓慢或停滞,可导致产妇精神疲惫、乏力,严重者引起脱水、酸中毒、手术产、尿潴留、产后出血;亦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上升,甚至胎死宫内。
臀位难产若接受定期产前规范产检,早期诊断和明确病因,及时纠正胎位或者选择剖宫产,母儿可以有好的结局。
日常注意
产后产妇在产褥期内身体的各个系统较孕期改变很大,因此产后的护理十分关键,否则容易引起产后出血、感染及其他情况。
产后 2 小时内:这期间的产妇最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心衰、子痫等。因此,产妇会在产房严密观察生命征、阴道流血以及宫缩等情况,若一切都正常,则回到病房。
饮食管理:阴道顺娩的产妇一般产后 1 小时就可以进食流食(如米汤、肉汤)或半流食(如粥、线面)。剖宫产的产妇在麻醉药褪后可进食一些流食,待排气后慢慢过渡到半流食,提倡新鲜、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避免刺激、辛辣、活血的食物(姜、参、酒等)。
排便与排尿管理:产妇分娩后的 5 日内尿量明显增多,产后 4 小时内应排尿。产妇易便秘,鼓励多吃蔬菜及早日下床活动。
运动管理:产后早日下床活动,可以帮助伤口愈合、肠道蠕动、恶露排出。
会阴管理:每日用温清水清洗外阴,保持干净,忌盆浴及清洗阴道。
哺乳管理:推荐母乳喂养,产后 1 小时内开始哺乳,按需哺乳,哺乳期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6 个月,提倡母乳喂养 2 年以上。
预防
臀位难产,是因为胎位异常引起的,早期发现及时纠正胎位或者选择剖宫产,难产是可以预防的。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未足月胎儿:小胎龄儿由于体积小、活动空间大,胎位可以是多变的,大部分在孕晚期可以转为头先露;或者于 32~34 周后选择外转胎位术,纠正胎位。
内科疾病:孕期积极治疗合并疾病,合理搭配饮食结构,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情况,可以避免羊水量及其他的并发症,从而降低臀先露的发生率。
既往有难产史,应告知医师,检查是否存在臀位难产的高危因素,提前处理。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多产:计划生育,避免多次妊娠。对于既往多次妊娠的产妇往往腹壁肌肉松弛,容易发生臀先露,若 32~34 周外传胎位不能成功,应结合其他妊娠相关情况,择期选择剖宫产。
母体身材矮小:因行骨盆测量,若存在骨盆狭小,往往很难经阴道分娩,应择期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可避免难产发生。
母体盆腔肿瘤:孕期定期产检,彩超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子宫肌瘤、卵巢肿瘤,以及判断位置、大小,存在位于子宫下段及宫颈肌瘤或骨盆入口的卵巢肿瘤,胎儿往往不能正常衔接,需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双胎及多胎妊娠:双胎及多胎妊娠的臀先露发生率较高,优先选择剖宫产,可以降低臀位难产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