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羊癫风,羊角风,脑电临床综合征
概述
癫痫,又称作脑电临床综合征,俗称为羊角风、羊癫疯,是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最典型的表现是疾病发作的时候意识丧失。
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癫痫的总患病率在 4‰~7‰,而活动性癫痫(近 1~2 年内间歇发作)的患病率为 4.6‰,发病率约为 30/10 万,而我国每年新发癫痫患者达到 40 万。
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的病因复杂多样,多由中枢神经的病变、损伤及功能异常引发;感染、高热环境、长期服药、脑外伤、脑血管病后遗症、遗传疾病、代谢疾病或系统性疾病等是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
根据病因的不同,癫痫可分为三类,即症状性癫痫(由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损伤导致)、特发性癫痫(有遗传倾向,无其他明显病因)及隐源性癫痫(较为多见,有癫痫症状,但是脑电图检查正常)等;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将癫痫分为:与部位相关的(局灶性、局限性和部分性)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全面性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不能确定为部分性或全面性的癫痫或癫痫综合征、特殊综合征等。
症状复杂多样,可表现意识、感觉、运动、精神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患者多有肢体抽搐、肌肉阵挛、局部麻木、突发性神志不清、口吐白沫等典型症状就医。
目前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的治疗仍以抗癫痫药物为主,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症状的发作、减少发作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的难点在于根据精确的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个体化调节用药剂量。
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如未得到及时控制,发作期可导致窒息、意外损伤、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及早发现并就诊,明确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类型是控制该疾病发生、减少疾病危害性的关键。
症状
癫痫的症状多样,大多患者在发作间期可完全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疾病发作时,症状复杂多样,可表现意识、感觉、运动、精神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患者多因肢体抽搐、肌肉阵挛、局部麻木、突发性神志不清、口吐白沫等典型症状就医。
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包括:
身体局部出现无法控制的抽动,多发生在单侧的眼睑、嘴角、面部、手指及脚趾。
身体局部出现麻木或针刺感,多发生在嘴角、手指及脚趾。亦可出现眼睛闪光或黑朦(眼前发黑),站立不稳或身体飘动感等异常感觉。
突然发生意识模糊或意识丧失,表现为正在进行的动作中断,呼之不应,可伴有跌倒,持续数秒后恢复意识,但无法回忆起癫痫发作的过程。
全身肌肉收缩,翻白眼,倒地,意识丧失,张口后紧紧闭口,可出现舌、唇咬伤,或牙齿、骨关节损伤,口吐白沫;也可出现惊叫后呼吸停止,颈部及躯干先屈曲后反弓,上肢上举,下肢伸直,持续 10~20 秒后进入持续时间不等的强直-阵挛性抽搐。
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癫痫的病因复杂多样,临床并发症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点是有可能由于癫痫的忽然发作导致外伤、窒息或发生意外事故。
病因
癫痫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疾病组成的,根据病因可分为三大类:各种明确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损伤或功能异常所致(症状性癫痫);病因不明,未发现脑部有足以引起癫痫发作的结构性损伤,但可出现特征性临床及脑电图表现(特发性癫痫);症状提示为症状性癫痫,但现有的检查手段不能发现明确的病因(隐源性癫痫)。
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先天性脑部发育异常,包括各种颅脑畸形、发育不良、脑积水及孕妇生产前后的胎儿脑损伤。
后天性的脑外伤、脑部手术后、颅脑感染、中风及急性酒精中毒等。
脑血管疾病、炎症、颅脑肿瘤、遗传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非酮性高甘氨酸血症、D-甘氨酸血症、丙酸血症、叶酸和维生素 B12 代谢异常、葡萄糖转运蛋白缺乏、线粒体病等)。
高温、心血管疾病、中毒、缺氧、电解质失调。
哪些人容易患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
感染;
高热环境;
长期服药(如氯丙嗪、大剂量的青霉素、胺碘酮、氯氮平等);
脑外伤;
脑血管病后遗症;
颅脑畸形;
代谢性疾病(如尿毒症、低血糖、肝性脑病等);
脑肿瘤;
产伤;
长期酗酒,或酒精突然戒断。
就医
当患者出现无法控制的身体局部抽动、倒地不起、意识丧失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当患者发生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惊叫、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身体局部不自主抽动;
身体局部异样感觉、飘动感;
肌肉出现紧缩、强直。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倒地不起、四肢及躯干肌肉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呼之不应、口吐白沫、舌咬伤;
惊叫、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
就诊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并结合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等结果,综合分析后确诊断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脑电图(EEG)检查: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有利于明确癫痫的诊断与分型,但也有部分癫痫患者的脑电图检查正常。
24 小时长时程电监测及视频脑电图:能够有效发现脑部异常放电,后者可同时监测到患者癫痫发作和脑电图改变,明确发作症状和脑电变化的关系。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够发现脑部结构的异常或病变,对癫痫的病因诊断有着很大帮助。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ET-CT)检查:能够反映脑局部代谢的变化,辅助癫痫的定位诊断。
脑脊液检查:排查是否颅内感染,对某些遗传代谢病的诊断也有帮助,是癫痫病因检查的项目之一。
心电图检查:避免一些心因性疾病误诊为癫痫,防止某些癫痫药物加重类疾病。
基因检测:可以检测已知的癫痫致病基因,不作为常规检查,通常是在临床已高度怀疑癫痫与遗传因素可能相关时进行。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疾病发作前有什么征兆、发作时有什么症状?
发作开始具体时间、持续时间?多久发作一次?一年发作几次?末次发作时间?
症状在什么情况下缓解或加重?发作是否有诱因?
有什么基础病?是否有脑外伤病史?
患者胚胎期、出生时、婴幼儿期有什么与众不同?
家里面是否有其他人有类似情况?
是否有服药?吃了什么药?症状控制得怎么样?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
目前有什么治疗方法?哪种方法适合我?医保有报销吗?
是否可以治愈?会不会复发?会传染吗?会遗传吗?
生活中要注意什么?有什么需要忌口的吗?
育龄期可否受孕,癫痫及抗癫痫药物会不会致畸?
治疗
偶发的特发性癫痫(发作不超过 1 次/年)可动态观察。继发(症状性)癫痫、或发作≧2 次/年的特发性癫痫的治疗,目前以药物控制为主,根据病因及癫痫发作类型诊断选择合适的药物、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是治疗的关键。
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因及发作情况,治疗癫痫常用的药物有:
卡马西平:是癫痫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副作用:头晕、恶心、低钠血症、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奥卡西平:用于部分性发作及继发全面性发作的癫痫。副作用:疲劳、困倦、皮疹、共济失调。
苯妥英钠:多用于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副作用:头晕、皮疹、痤疮、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丙戊酸钠:广谱抗癫痫药,主要用于全面性发作。副作用:震颤、恶心、肝毒性、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托吡酯:用于癫痫难治性部分发作及继发 GTCS。副作用:厌食、记忆力下降、肾结石、急性青光眼(罕见)。
拉莫三嗪:用于癫痫部分性发作及 GTCS,亦可用于失神发作和肌阵挛发作的治疗。副作用:复视、头晕、恶心、易激惹。
左乙拉西坦:用于癫痫部分性发作伴或不伴继发 GTCS、肌阵挛发作等。副作用:头痛、困倦、易激惹、类流感综合征。
手术治疗
癫痫症状频繁发作,每月发作 4 次以上,持续 3 个月以上,药物难以控制且明确脑部病变部位导致癫痫发作的情况,经过严格评估,在不影响患者其他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可手术切除脑部病灶。
迷走神经刺激术:需进行外科手术将线圈埋至患者左颈部的迷走神经上,由医生调节该刺激装置的参数和模式,可降低癫痫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时间,减少用药,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
慢性小脑电刺激术:通过手术植入小脑刺激装置,通过刺激小脑对脊髓及大脑的电活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降低癫痫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症状。
脑立体定向损毁术:定向损毁确定的癫痫病灶,减少癫痫的发生。
其他治疗方法
生酮饮食疗法(即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辅以其他营养素和蛋白质的饮食疗法):可治疗难治性儿童癫痫,目前机理仍未明确,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被广泛认可。
疾病发展和转归
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控制癫痫的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使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合理规范的治疗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
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如未得到及时控制,可突发意识丧失、运动功能障碍,易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
日常注意
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患者应坚持规律服药、定期复诊、远离可能的发作诱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家属应注意记录病情,并进行心理护理。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坚持规律服药: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勿自行停药、漏服或“借用”其他癫痫患者的药物。
观察记录服药后的疗效:患者家属应记录患者癫痫发作情况、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等,这些数据对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定期复诊:一般来说,控制不好、反复的患者 1~3 个月复诊一次,控制较好的患者可半年复诊一次。
心理护理:癫痫患者常受到社会的歧视,而长久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也将使患者产生心理压力,患者应接受并了解病情,家属亲友应帮助其疏解情绪。
远离可能的发作诱因:如饮酒、剧烈运动或过度换气、高热环境、闪光或高频声响刺激、浓茶或浓烈咖啡等。
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生活方式,尤应避免睡眠不足、暴饮暴食以及过度劳累。应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良好的心态,以避免或减少癫痫的再次发生。
特别注意:症状严重的患者,家属需要密切关注和看护。
禁止驾驭、游泳、高空作业、操作机械设备。
预防
癫痫发作与癫痫综合征的预防,主要在于根治和预防可能的癫痫病因。应注意远离癫痫的诱发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积极进行遗传咨询,了解父母及亲戚是否有癫痫发作及发作症状,是否有高热惊厥等病史,可对其同代人、后代人及亲戚进行发病风险的评估。
积极进行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筛查,减少癫痫患儿的出生或早期进行治疗。
产前注意孕妇的身体健康、营养情况,减少感染的可能,预防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