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高位截瘫是指发生在脊髓高水平位上的横贯性病变,由脊髓横向平面上所有灰质和白质的损伤引起,一般将第二胸椎以上脊髓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多数患者在正常劳动,因意外事件突然受伤所致,如车祸、工伤、自然灾害等。
高位截瘫整体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发病趋于年轻化。
最主要的病因有脊柱脊髓外伤、脊髓病变、脊柱病变、先天性疾病。
本病可分为完全性高位截瘫和不完全性高位截瘫。
主要症状有:运动感觉功能障碍,损伤节段以下的运动感觉功能减退或完全消失,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亢进;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高热、无汗、肠蠕动减慢等;二便功能障碍: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和尿失禁。
高位截瘫的主要治疗包括对原发病的治疗、日常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
高位截瘫导致患者生活、工作能力丧失,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生活质量低下。
生活工作中注意安全劳作,远离风寒,加强体育锻炼,科学饮食都对高位截瘫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高位截瘫后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大小便护理及后期康复治疗,对疾病的预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症状
高位截瘫的症状包括脊髓受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高位截瘫有哪些症状?
高位截瘫的常见症状包括:
运动障碍:表现为受损平面以下肌力减退或消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感觉障碍:表现为受损平面以下痛温觉、触觉、位置觉、运动觉减退或消失。
大小便障碍: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尿潴留或者尿失禁。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汗液分泌失调,肠道蠕动失调。
高位截瘫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常见并发症包括:
关节僵硬和畸形:因肢体瘫痪或痉挛,下肢常发生足下垂,髋内收畸形,关节也常发生僵硬。另外,在髋关节周围可发生异位骨化。
褥疮:截瘫患者皮肤失去感觉,局部血液循环不佳,骨隆起部位皮肤长期受压后,易发生褥疮,引起感染和炎性渗出,并可向深部发展达到骨骼引起骨髓炎,褥疮不易愈合,甚至可因大量消耗能量和感染而死亡。
呼吸道感染:患者肋间肌麻痹,肺活量小,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肺部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因尿潴留需长期留置导尿管,易发生泌尿道感染。
肠梗阻:患者肠道蠕动功能减退,食物残渣滞留肠道导致肠道梗阻。
病因
导致高位截瘫的原因有脊柱脊髓外伤、脊柱病变、脊髓病变以及先天性病变。
脊柱脊髓外伤:车祸、高处坠落等外伤导致脊柱骨折以及损伤脊髓。
脊柱脊髓疾病:包括椎管狭窄、脊髓占位、脊髓血管性疾病、脊髓变性等。
先天性疾病:先天或早发性疾病同样是导致高位截瘫的原因之一。由于先天发育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可逐渐呈现脊髓的损害病变。或因外伤发生急性脊髓损伤,最终导致截瘫。
哪些因素使人容易患高位截瘫?
脊柱外伤:尤其是颈部外伤患者,合并有脊柱骨折,易损伤到第二胸椎水平以上脊髓,常见于高空作业、车祸。
椎管内肿瘤:包括硬膜外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髓内肿瘤。
炎症:椎管内脓肿、脊髓炎,以及自身免疫性炎症等。
先天性疾病:先天性脊柱发育畸形、椎管内血管畸形等。
就医
当患者出现颈肩部疼痛、肢体麻木无力、胸闷、大小便障碍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颈肩部部疼痛伴肢体麻木无力。
大小便障碍。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突然发生的四肢活动障碍或感觉障碍。
突发的颈部外伤。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高位截瘫?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X 线、CT、MRI 检查在高位截瘫的诊断中有特殊的意义。
脊柱 X 线:可以了解脊柱骨折的部位及移位程度。
脊柱 CT: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脊柱骨折的部位、范围、有无移位及椎间盘情况。
脊柱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清楚地显示脊髓受压或受损程度及范围。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什么症状?出现这种症状有多长时间了?
有什么诱发或者缓解因素吗?
平时工作很累吗,最近感冒过吗?
有没有服用哪些药物?
做过哪些影像学检查?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种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吃哪些药?能报销吗?
有哪些治疗方案,哪一种最适合我?
怎样预防这种疾病?
治疗
高位截瘫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病因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日常治疗、物理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
病因治疗
外伤患者:尽早给予颈部制动、手术治疗纠正骨折移位、清除血肿、解除压迫,恢复正常的生理结构。
椎骨内占位患者:应尽早清除占位,解除脊髓受压。
先天性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纠正先天性畸形。
炎症:积极抗感染治疗,激素冲击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可促进神经细胞修补及重建神经功能。
康复治疗
日常康复治疗:使高位截瘫患者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物理治疗:主要改善全身各个关节活动和残存肌力增强训练,以及平衡协调动作和体位交换、转移动作。
其他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针对患者心理的不同阶段,如否认、愤怒、抑郁等各个阶段的改变制定出心理治疗计划,可以进行个别和集体、家庭、行为等多方面的治疗。
中医治疗:利用传统医学,进行针灸、按摩、电针、中药离子导入等手段促进康复;针对合并症治疗,亦可广泛使用中药内服、外用。
康复工程:可以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来练习站立和步行,另外也可配备一些助行器等特殊工具,补偿患肢功能的不足。
营养治疗:制定合理食谱,加强营养以适应康复训练的要求。
疾病发展和转归
因高位截瘫患者长期卧床,如果不能进行积极的治疗,最终患者可能因并发症死亡;积极合理的治疗,能够使患者重回家庭、重回社会,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日常注意
高位截瘫患者的恢复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康复过程,进行康复锻炼的主要目标是使患者重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适应社会,适应家庭生活,增强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和主动性,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心理护理:患者常因突然发生的意外事故致使截瘫,心理和生理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因生活不能自理,导致患者自卑感较强,易出现心理障碍,甚至有厌世感,脾气急躁等问题,医生可针对患者的年龄、家庭情况、文化修养、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耐心、细致的开导,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疾病,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康复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积极功能锻炼:包括日常注意生活能力的锻炼、关节活动锻炼、肌力锻炼、排便反射锻炼。
预防卧床并发症: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呼吸道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泌尿道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饮食护理,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减少肠道并发症。
预防
高位截瘫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疾病,患者常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患者身心带来双重伤害;鉴于高位截瘫的发病危险因素,目前尚无特效的预防方法,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降低高位截瘫的发生率。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安全作业,遵守交通规则,减少意外伤害。
加强体质锻炼,增强体质。
科学饮食,防止饮食不节,长期营养不良。
日常生中时刻保持好心情,良好的心情对身体的健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注意孕期保健、优生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