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老年细菌性脑膜炎
概述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是由微生物通过感染源或隐匿病灶导致的脑膜炎。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是常见病,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达 50%~70%。我国目前还没有该病发病率的资料。
最主要的病因为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
本病无分期分型。
头痛、发热、颈强直是该病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但较为少见,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嗜睡及昏迷等症状较常见且严重。
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抗生素治疗,治疗关键点在于找到病原菌对症下药。
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且并发症严重。
老年人需定期体检,出现头痛、发热及意识障碍等问题应及时就医,切忌拖延。
症状
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和意识方面的改变,包括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是该病前期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因老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等生理功能减退现象,因此疾病症状不典型,轻微头痛、低热无呕吐、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及定向力障碍等症状多见。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常见症状包括:
头痛: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症状之一。
发热:常见为低热且无呕吐现象。
呕吐:并非一定出现的症状。
癫痫:部分患者会出现癫痫症状(俗称“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
意识障碍:包括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嗜睡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昏迷状况。
定向力障碍:对环境或自身情况的认知能力丧失或误解。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心包炎
心律失常
病因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最主要的病因是肺炎链球菌感染,占 50% 以上。常发生于该菌所致的其他部位感染之后, 如肺炎、中耳炎、鼻窦炎、心内膜炎等。此外,奈瑟球菌和李斯特菌也是细菌性脑膜炎重要的病原菌。随着相关疫苗的逐步铺开,未来引起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菌会发生更多变化。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血源性感染:这是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因。通过血液组织进入脑室,使脑脊液受到感染,然后通过脑脊液循环进入蛛网膜下腔,从而形成脑膜炎。
从邻近部位直接侵入:外伤后有脑脊液漏出现象,鼻窦炎、中耳炎等病症可增加临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可能性,但多找不到感染源。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体质变弱,免疫力降低。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
脑膜炎家族史的人:患有该疾病的直系旁系亲属。
高血压:高血压易与脑膜炎相伴,在许多诱发脑膜炎的因素中具有独立“危险因素”的特点。进一步观察表明,高血压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成为构成脑膜炎的病理基础。为此,积极控制高血压,对预防和减少脑膜炎的发生意义重大。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除造成血管病变外,还可使血液黏稠度增高,因而易促使血栓形成,引起脑膜炎。
脑动脉硬化: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容易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是引起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常表现为低热;
头痛;
呕吐;
颈强直:主要表现为患者的颈部肌肉僵硬,头部前屈时,颈部有抵抗,下颌不能够触及胸骨柄等;
意识障碍;
嗜睡。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癫痫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
当医生怀疑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时,将通过疾病表现、脑脊液检查、生化、病原学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颈项强直检查:医生会通过触诊检查患者有无颈强症状。患者需将枕部置于医生的左手位置,在医生的托扶下左右转动头部,通过观察或感觉被动运动时的阻力和询问有无疼痛,以了解患者是否有颈部肌肉或椎体病变。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和确定抗生素治疗方案,早期使用适宜的抗生素,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医生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先做腰穿,然后根据脑脊液检查结果选用抗生素;二是按经验给予抗生素,进行头部 CT 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再进行腰穿。患者如果有心肺功能不稳定、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损、7 天内有癫痫发作和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需告知医生选择方法二。患者和家属可不必担心腰穿会损伤脊髓影响健康,配合医生检查,尽快确诊病症为宜。
血清学实验:对炎奈瑟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检测灵敏度较高,有相应设备条件的医院可能提供。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在快速诊断细菌性传染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应遵医嘱进行。
影像学检查:CT 、MRI 等对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并不大, 需要排除肿瘤、脓肿、脑血管意外等疾病时根据情况采用。一般在开始治疗,病情稳定后进行。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近期有哪些临床症状?头痛、发烧、意识改变等?
年龄多大了,以前是否有类似症状?频率如何?是否有加重现象?
以前是否有皮肤化脓性感染或其他感染现象?
有无中耳炎、鼻窦炎、肺部感染史?
头部有无外伤史?
有无糖尿病、恶性肿瘤、类固醇治疗史?
是否有免疫力低下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和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症状多久可以消失?
会不会引起什么并发症?
可以治愈吗?会不会复发?
治疗期间除了配合医生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有哪些禁忌吗?比如戒烟戒酒?
治疗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需尽早,绝大多数可以治愈,一般采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皮质激素的使用目前仍有争议,不推荐。
药物治疗
大多数患者治疗方式采用抗生素治疗,按不同病原菌分类如下:
肺炎链球菌:国内对青霉素耐药的菌株少见,首选青霉素。青霉素耐药者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或联合万古霉素或利福平等。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对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可能有良好的疗效,目前尚无详细数据。
单核细胞增多李斯特菌:青霉素或氨苄西林与庆大霉素联合应用,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复方磺胺甲唑加氨基糖苷类。
革兰阴性杆菌: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 其中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或加用氨基糖苷类, 如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耐药者选用美罗培南, 头孢吡肟与头孢匹罗也有效。
甘露醇、甘油:用于在颅内压升高时,降低颅内压。
手术治疗
颅脑手术:由颅底骨折导致的脑脊液泄露,应予以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中医中药对症状有一些缓解作用,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将面临生命危险。但如果治疗延迟,则会增加永久性脑损伤或神经损伤或死亡的概率,尤其是 60 岁以上老人。有些患者会遗留癫痫发作,需要终身治疗。患者可出现永久性精神损伤、记忆力或注意力障碍、学习障碍、行为异常、偏瘫、复视以及部分或全部听力丧失等问题。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且不会复发。但需要做好预防,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再次感染。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呕吐、昏迷症状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避免长期或大量使用一些易诱发真菌感染的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定期复查:6 个月或半年需要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血常规等项目。
饮食:忌刺激辛辣食物。可多吃杂粮、豆制品等,增强自身体质,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抵抗力。
运动: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体育运动项目,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其他:注意讲究个人卫生,预防真菌感染,包括勤换洗鞋子、适当煮沸法、消毒液等对衣物、家具等进行消毒,不吃不卫生的食物,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年龄:对于家庭中有 60 岁以上的老人,要定期体检,对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跟踪。
基因:对于家族中有脑膜炎患者的人群,应加大监测力度,做好预防工作。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控制体重:体重增加,常会伴随血压上升,将体重保持在合理范围非常关键。
控制血压、血糖: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每天的盐摄入量低于 2300 毫克(1 茶匙),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尽量做到每顿饭盘子里只有一半的蔬菜或者水果。
锻炼身体:除了控制体重,锻炼还能增强心脏功能,降低血压,每周进行 2~3 小时的适度运动,比如快步走就能让你的心脏活动起来。如果锻炼强度加大,比如游泳或者慢跑,那么每周进行 1~2 小时就足够了。
戒烟戒酒:经常大量饮酒会导致血压长期升高,戒酒、限酒非常必要。吸烟会在短时间内使血压升高,还会损害动脉,让动脉变窄,迫使血压长期上升,二手烟也会导致同样情况,因此,除了自己戒烟,还要鼓励周围的烟民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