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婴儿脑积水
概述
先天性脑积水(congenital hydrocepalus)也叫婴儿脑积水,是指由于先天性因素引起脑脊液分泌过多、循环受阻或吸收障碍,导致脑脊液在脑室内越积越多,形成脑积水[1][2]。过多的脑脊液使脑室扩大、颅内压力升高、压迫脑组织,导致脑萎缩和脑组织损伤,引起脑功能障碍[1]。
先天性脑积水的常见病因有先天畸形(比如 Arnold-Chiari 畸形、先天性导水管狭窄畸形)、胎儿肿瘤(比如后颅窝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产后感染(比如弓形虫病)[1]。
脑积水常常使婴儿在出生后头颅迅速增大。头颅过大与躯干生长比例不协调,孩子会出现脸小、前额突出、下颌尖细的容貌[1]。
随着脑积水越来越重,出现前囟扩大、前囟张力高、颅缝裂开、头皮静脉明显充血(怒张)、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尖声哭叫等。严重时出现呕吐或昏睡[1]。
可以出现颅骨变薄、头发稀少,叩诊时头部可以听见破壶音[1]。
部分患儿出现“落日征”,这是先天性脑积水特有的表现。表现为双眼球下转、眼球上半部分的白色巩膜暴露出来,下半部分白色巩膜被下眼睑遮住,眼球看起来像落日一样,被称为“落日征”[1]。
先天性脑积水早期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进展到晚期孩子可以出现生长发育停滞不前、智力下降、嗅觉和视力下降,严重者出现痉挛性瘫痪、平衡障碍等[1]。
头部 CT 和核磁共振(MRI)检查可以确诊本病,并进一步明确病因[1]。
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尤其适合逐渐进展的脑积水.药物治疗主要是减少脑脊液的分泌或增加体内水分的排出,首选乙酰唑胺[1]。
部分先天性脑积水发展到一定时期可以自行停止进展[1]。
胎儿超声有助于在出生前发现脑积水,做好产前检查可以降低先天性脑积水的发病率[1][4]。
症状
先天性脑积水的孩子可以出现头颅形态异常、颅内压升高和神经功能障碍三大方面的表现[1]。
先天性脑积水有哪些症状?
由于婴儿的颅缝(颅骨之间的缝隙)还没有闭合,因此脑积水常常使婴儿的头颅迅速增大。头颅过大与躯干生长比例不协调,会使患儿出现脸小、前额突出、下颌尖细的容貌[1]。
如果头部过重,颈部难以支撑,孩子表现为垂头,通常不能坐或站立[1]。
虽然婴儿期颅缝未闭合对颅内压力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是随着脑积水越来越重,出现颅内压升高和静脉回流受阻的表现,出现前囟扩大、张力高、颅缝裂开、头皮静脉明显充血(怒张)、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尖声哭叫、头痛、恶心、呕吐或昏睡[1][3]。
颅骨变薄、头发稀少,叩诊头部可以听见破壶音[1]。
部分患儿可以出现“落日征”,这是先天性脑积水特有的表现。表现为双眼球下转、眼球上半部分的白色巩膜暴露出来,下半部分白色巩膜被下眼睑遮住,形似落日。
先天性脑积水早期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进展到晚期可以出现生长发育停滞不前、智力下降、嗅觉和视力下降,严重者出现痉挛性瘫痪、平衡障碍、尿失禁等[1][3]。
部分先天性脑积水发展到一定时期可以自行停止进展[1]。
先天性脑积水有哪些危害?
先天性脑积水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2]:
智力异常
发育异常
残疾
病因
脑脊液是不断产生、不断被吸收,维持着动态的平衡。由于脑部的先天畸形、胎儿肿瘤和产后感染等原因,使婴儿的脑脊液产生量过多、吸收量过少或脑脊液循环的通路发生梗阻,都会使脑脊液越积越多,发生先天性脑积水[3]。
先天性脑积水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先天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Arnold-Chiari 畸形)、先天性导水管狭窄畸形、第四脑室侧孔闭锁综合征(Dandy-Walker 综合征)、Galen 大静脉畸形、脑穿通畸形、无脑回畸形、脑膜脑膨出等。
胎儿肿瘤:后颅窝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
产后感染:弓形虫病等。
先天性脑积水有哪些危险因素[2]?
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脑室出血(可以见于早产儿);
胎儿在子宫内发生感染,例如感染风疹病毒或梅毒。
就医
何时应就诊?
如果孩子出现疑似脑积水的表现,应立刻去医院就诊:
婴儿出生后头颅明显快速增大
前囟增大或膨出
落日征
头皮静脉明显充血(怒张)
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尖声哭叫等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神经内科
儿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先天性脑积水的?
先天性脑积水的评估和诊断包括: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采集病史
包括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症状的特点,是否有头颅迅速增大、呕吐、烦躁不安、精神萎靡。
体格检查[1]
测量头围,先天性脑积水患者的头围可以是正常儿童的几倍。
可以出现颅骨变薄、头发稀少,叩诊时头部可以听见破壶音。
可以观察到前囟扩大、前囟张力高、颅缝裂开、头皮静脉明显充血。
还可以检查运动发育、肌肉力量、神经反射等。
影像学检查[1]
头部 X 线片:可以看到头颅扩大、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前囟扩大。
头部 CT:可以看到脑室扩大、脑组织明显变薄。如果脑室周围有钙化,很可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如果脑内有广泛的钙化,很可能是弓形虫感染。
头部核磁共振(MRI):可以发现脑部畸形,并且明确脑室阻塞的部位。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有哪些异常的症状?
首次出现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
孩子是否有呕吐现象?
孩子最近是不是容易烦躁不安?
哪些情况能改善这些症状?
哪些情况会恶化这些症状?
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以及检查结果是什么?
服用过哪些药物,效果怎么样?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孩子的这些症状是什么引起的?
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
孩子的病情严重吗,会不会越来越差?
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各有哪些利弊?
您推荐怎么治疗?
这些治疗会出现什么副作用?
治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手术能不能治愈先天性脑积水?
如果治疗没有效果,下一步该怎么办?
孩子以后是否会出现智力问题?
先天性脑积水是否会遗传?
治疗
先天性脑积水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尤其适合逐渐进展的脑积水。药物治疗一般作为暂时对症或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不宜长期使用[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脑积水有助于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减少并发症[4]。
先天性脑积水是如何治疗的?
先天性脑积水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目的都是使脑脊液的量恢复正常,解除对脑组织的压力[2]。
手术治疗
解除梗阻病因的手术: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解除梗阻的病因,采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大脑导水管成形术或扩张术、第四脑室正中孔切开术或成形术、颅后窝和上颈椎椎板切除减压术等[1]。
减少脑脊液形成的手术:比如侧脑室脉络丛切除手术,正常情况下脑脊液由脉络丛产生,切除后可以减少脑脊液形成[1]。
脑脊液分流手术:
通过引流脑脊液,促进脑脊液的吸收,减少脑室中的脑脊液量[1][2]。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侧脑室-颈内静脉分流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侧脑室-心房分流术。
脑脊液分流手术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颅内感染、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分流管皮下通道感染)、脑脊液引流过度、脑脊液引流不足(病人的临床表现没有明显改善,脑室不缩小)、分流管阻塞、分流管断裂等[3]。
病人通常一生都需要使用分流管,需要定期去医院复诊、监测[2]。
药物治疗
主要是减少脑脊液的分泌或增加体内水分的排出[1]。
药物治疗一般作为暂时对症或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不宜长期使用[1]。
首选乙酰唑胺,该药能够抑制脑脊液分泌[1]。
也可以选择高渗脱水药物(如甘露醇)和利尿药物(如呋塞米),降低颅内压[1]。
发生蛛网膜粘连时,可以尝试使用糖皮质激素[1]。
日常注意
对于接受手术的孩子,家长在术后需要按照医嘱进行仔细的护理,并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另外,平时应注意留意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生活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接受脑脊液分流手术之后,颅内压力可能再次增加、分流管可能发生阻塞或感染。家长应当注意观察孩子,如果有病情加重的表现,例如出现烦躁不安、食欲变差、嗜睡、呕吐,考虑可能有颅内压升高,应该立刻去医院就诊。如果孩子出现发烧和引流管经过的皮肤区域发红,可能有引流管感染,也应该立刻去医院就诊。
随着孩子长大,家长应该留意观察孩子有没有生长发育问题,包括学习、运动和语言问题。如果有上述问题,应去医院就诊,跟医生沟通[4]。
预防
胎儿超声有助于在出生前发现脑积水,做好产前检查可以降低先天性脑积水的发病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