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肛隐窝炎
概述
肛窦炎是肛窦(或称肛隐窝)、肛门瓣发生的急、慢性炎症,又称肛隐窝炎,是以渗出、肛门坠胀为主的局灶性炎症。肛窦底部在下,开口朝上,呈袋状,其解剖特点造成炎症易发。
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多伴有肛周局部疼痛、排便不尽及肛门瘙痒等症状,慢性期多无明显症状,但常有肛内轻微隐痛坠胀不适感,或肛管干涩,排便不畅感。
早期给予改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坐浴熏洗、塞药等保守治疗,若无效可行手术治疗(肛窦切开引流术)。
是一种重要的潜在感染病灶,约有 85% 的肛门直肠疾病由其感染病灶而来。
改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有助于预防发病。
症状
病情较轻时,一般不会出现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以渗出、肛门坠胀为主的局灶性炎症引起的疼痛,出现排便不尽及肛门瘙痒等症状。
肛窦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肛窦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疼痛:
急性期常有肛管内灼热、刺痛、撕裂痛,排便时症状加重。
肛门发胀、下坠感或异物感。
呈短时间阵发性钝痛,或疼痛持续数小时,严重者放射到臀部、骶尾部、股后部及会阴部等处,引起腹痛、排便不畅。
排便不尽:炎症刺激导致肛门坠胀或排便不尽等感觉。
肛门瘙痒:急性期肛窦分泌物增多,溢出少量脓性或脓血性粘液,肛门皮肤潮湿不洁,常有瘙痒。
慢性期多无症状,但常有肛内轻微隐痛坠胀不适感,或肛管干涩,排便不畅等。
病因
肛窦炎的发生常认为与肛窦的解剖特点相关。
肛窦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肛窦底部向下,开口朝上,呈袋状,引流差且易受损伤。
长期便秘、干硬粪块易擦伤或撕裂肛窦及其边缘的肛瓣。
患肠炎、痢疾、腹泻等稀便易进入肛窦,频繁刺激肛窦及肛瓣,引流不畅。
加之粪便分解,病菌繁殖,易使受侵犯的肛窦产生炎症、水肿及渗出液增多。
就医
慢性期无明显症状者多不就诊。急性期出现疼痛、排便不尽及肛门瘙痒等症状时才会就医。首次就诊时,医生会进行指诊及肛门镜等检查来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急性期出现疼痛、排便不尽及肛门瘙痒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慢性期出现肛内隐痛、坠胀不适,或肛管干涩,排便不畅等,建议及时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肛窦炎?
直肠指诊:肛窦硬肿,中间凹陷窝加深,肛瓣隆起,触痛明显,轻按肛窦,有时有脓血水流出。同时排出直肠肛管内肿瘤等其他疾病。
肛门镜:肛窦、肛瓣充血、水肿。肛窦钩或球头探针检查,可插入较深部位,探查时疼痛加剧。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症状?严重程度如何?已经出现了多久?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糖尿病等病史?
是否吸烟、是否喜欢大量饮酒?
平时是否久坐?工作压力大吗?作息是否规律?
饮食方面有什么偏好?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肛窦炎的?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用哪些药?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治疗
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可以使用痔疮栓等药物帮助缓解症状,有时肛窦炎可以被逆转。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方法治疗。
非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改善饮食: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多进食膳食纤维性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便秘或腹泻。
局部外用治疗法
熏洗法:温水(40~42℃)或痔疾洗液、黄柏洗液等药物加水至 1500 毫升(熏洗 75℃,坐浴 40~42℃),坐浴 10~20 分钟,每日 2 次。
肛入药物法:便后温水清洗肛门后塞入痔疮栓 1 枚,每日 2 次。
保留灌肠法:以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20 毫升保留灌肠,每日 2 次。
手术治疗
对各种保守方法治疗无效者,肛窦炎已成脓肿、伴有肛乳头肥大和隐性瘘管、肛窦深而引流不畅的病人,建议采用手术治疗。
肛窦切开术。
肛窦切开引流术。
肛窦切开挂线术。
疾病发展和转归
肛窦炎是可以被逆转的。在病情发展的任何时间段加以干预,都可以改善其结局,及早干预有助于预防出现肛周脓肿、肛瘘等疾病,避免手术治疗。
日常注意
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是治疗肛窦炎的基础。肛窦炎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的抗病能力。
避免便秘和腹泻,多吃高纤维素的食物,如粗粮、杂粮、红薯、玉米、芹菜、苹果及香蕉等。老年人如无糖尿病,建议经常服用蜂蜜。及时治疗肠道急慢性炎症、痢疾等。
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便后及睡前温水坐浴,保持肛门局部清洁。
注意合理平衡饮食,饮食有节,忌油腻,尽量避免辛辣、烈酒的刺激。多饮水,多食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冬瓜、丝瓜、绿豆、胡萝卜及西红柿等。
戒烟,避免喝浓茶、嗜茶。
不能滥用泻药,以预防肛窦炎的发生。
预防
肛窦炎很大程度上是肛周不洁引起,因此,保持肛周局部清洁有助于预防发病。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心情愉悦。
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便后及睡前坐浴。
注意合理平衡饮食,忌油腻,忌辛辣食物及烈酒。
饮食有节制,忌暴饮暴食。
不能滥用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