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皮肤继发性胃肠道癌
概述
胃肠道癌皮肤转移,是指原本发生在胃肠道的恶性肿瘤,其中的癌细胞通过血液、淋巴注道、组织间隙或手术游走到皮肤,继而在皮肤上发生恶性肿瘤的病变。
胃肠道癌皮肤转移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原本胃肠道肿瘤类型、机体免疫力、肿瘤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有关。
皮肤转移癌可表现可分为结节型、炎症型和硬化型,其中以结节型最多见。
结直肠皮肤转移癌为肉色带蒂结节,炎症性癌为成群血管性结节。
因肿瘤分期晚,无法手术,主要采用化疗等全身治疗。病情重,治疗效果差。
胃肠道癌出现皮肤转移的治疗效果差,患者生存期短。
恶性肿瘤患者应注意皮肤情况,若出现皮肤结节应及时就医。
症状
皮肤硬性结节是胃肠道癌皮肤转移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皮肤结节数量增多、表面破溃等症状。
胃肠道癌皮肤转移常见症状有哪些?
结节:颜色为肤色、淡红色、紫红色或棕黑色,质地偏硬,一般为圆形或者卵圆形。
红肿、破溃:结节可出现红肿,也可表现为表皮破溃、形成创面。
病因
胃肠道癌皮肤转移病因尚不明确。
胃肠道癌皮肤转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原发肿瘤:常见原发胃肠道肿瘤为结肠癌注与胃癌。
机体免疫力:机体免疫力低下的胃肠道癌患者易发生皮肤转移。
肿瘤细胞表面分子表达:肿瘤细胞表面某种分子表达降低,可能引发肿瘤。
病理类型:一些特殊的病理类型的胃癌,如低分化腺癌、黏液细胞癌和印戒细胞癌,比其他类型的更易发生皮肤转移。
位置及血流:皮肤转移癌多出现在腹部皮肤,可能与腹部位置居中且血流丰富有关。
手术后患者:胃肠道癌皮肤转移多出现在手术切口附近,这可能是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先切肿瘤,而后再碰触切口附近皮肤,将肿瘤细胞带至切口附近皮肤。也可能是因为手术伤口愈合处相对薄弱,易受肿瘤细胞侵袭。
哪些人易患胃肠道癌皮肤转移?
男性:胃肠道癌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机体免疫力低下:癌细胞脱落进入皮肤血管、淋巴管形成癌栓。当皮肤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免疫活性细胞不能将癌栓及时清除,癌细胞就可以在皮肤血管、淋巴管、组织中继续分裂增生,出现相应的皮肤病变。
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皮肤出现肤色、淡红色、紫红色或棕黑色结节;
皮肤结节表面出现破溃。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有皮肤结节,并出现血便或呕血;
有皮肤结节,并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注,吞咽越来越困难,比如开始可以吃馒头,后来只能喝水;
有皮肤结节,并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大便的质地、次数与之前不同,可出现与之前不同的便秘或腹泻;
有皮肤结节,并出现贫血或体重下降。
建议就诊科室
胃肠外科
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胃肠道癌皮肤转移?
当医生怀疑是胃肠道癌皮肤转移时,常通过查体、CT、MR(磁共振检查)、内镜及病理检查等进行确诊。
具体检查项目:
查体:医生根据患者的描述进行初步的检查,查看患者皮肤是否出现结节,触摸结节的质地、大小,可帮助医生诊断。
血液学检查:血液学检查是一项重要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血常规,肝肾功能,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不同癌种,肿瘤标志物不同,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查可辅助医生诊断。
CT/MR:对患者的原发病灶进行影像学的判断,可对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进行判断,同时可判断肿瘤是否有其他身体脏器的转移。
病理检查:对皮肤病灶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可通过病理免疫组化提示肿瘤的来源,也可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对疾病治疗有指导意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结节为单个还是多个?从什么时间开始的?结节是否有按压痛?
最近有没有身体消瘦、便血、腹泻、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既往有没有肿瘤相关疾病?做过那些检查?吃过哪些药?是否手术过?是否放疗过?
家族中有没有恶性肿瘤患者?
身体之前有没有其他问题?做过那些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需要做哪些检查?
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这种病恶性程度高吗?可以治愈吗?还会复发吗?
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需要手术吗?手术有哪些并发症?
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费用大约是多少?
预后怎么样?还有多长时间生存期?
治疗
胃肠道癌皮肤转移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通过局部切除、放疗、化疗等方法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且皮肤转移患者处于晚期,生存期短。
药物治疗
化疗:化疗是胃肠道癌皮肤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抑制肿瘤生长。对于多处转移或者容易复发的患者,一般需要接受联合化疗方案,联合化疗比单一化疗方案更有效,且毒副作用较少。常用化疗药物有依托泊甙、阿霉素、顺铂注等。
手术治疗
局部切除:对于单个病灶,放疗后的手术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治疗
放射治疗:可以使皮肤结节缩小,为手术切除治疗做准备。
疾病发展与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胃肠道癌皮肤转移生存期短,治疗效果差,胃癌皮肤转移诊断后生存期较短,平均为 11.4 周。
目前对于胃肠道癌皮肤转移无规范治疗方案,治疗可使患者生命有所延长,但因每个人对治疗敏感度不同,治疗效果参差不一。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手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对于手术患者,应在术后及时查看敷料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敷料浸透,应及时告知医生更换。
放疗注意事项:放疗射线会对皮肤产生一定损伤。在放疗期间,禁止用力擦拭放疗区域皮肤,防止造成表皮损伤,影响治疗。如出现皮肤疼痛,可告知医生,并在医嘱下使用药物或暂停放疗。
化疗注意事项:化疗药物会引起恶心注、呕吐、食欲不振等副作用,如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影响进食,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定期复查:一般化疗以 21 天为 1 周期,2 周期进行 1 次影像学检查,评价疾病情况,请及时定期复查。
其他:戒烟、戒酒。部分恶性肿瘤患者面对病情会有心理压力,长期压力会导致心理疾病,家属应关注患者情绪,及时疏导,如发生患者有抑郁倾向,及时告知医生。
预防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肿瘤患者,应提高免疫力,防止因免疫力低下而发生肿瘤转移,可以适量运动,多食蔬菜,提高免疫力。
对于男性患者,特别家中曾有肿瘤病人或自己曾经得过肿瘤的人,应定时复查及注意皮肤是否有结节出现,尤其是无痛性、边界不清结节,如发现,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