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桃花癣,白色糠疹
概述
疾病定义:是一种常见的以细薄糠状鳞屑性色素减退斑为特征的皮炎。
流行病学:患病率、发病趋势:本病常见于 3~16 岁的儿童及青少年,男女发病率相等。在肤色深的患者中更明显。与特应性体质显著相关:在普通人群中其患病率估计为 1%,而在特应性个体中为 32%[1]。
最主要的病因: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本病的色素减退属于炎症后色素减退。有学者认为本病为特应性皮炎的一种表现,患者常有特应性病史,但也可发生在非特应性个体。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风吹、日晒、患部过度清洗及皮肤干燥等可能是其诱发因素[2]。
主要症状:表现为面部为主的,对称分布的,多发边界不清直径约 0.5~2 厘米的色素减退斑,表面覆细薄的糠状鳞屑。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伴轻度瘙痒。患者多在日晒后就诊,此时受累部位与未受累部位的反差因晒黑更明显。
主要治疗:该病可自然缓解,可外用温和的润肤剂[3]。
疾病的主要危害:对健康无影响,主要影响患者美观。
其他:注意防晒,加强润肤,本病预后良好,不需治疗即可逐渐恢复至正常肤色,但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症状
典型表现为多发边界不清的色素减退斑片,对称分布于面部,尤其双颊。夏季加重,影响患者美观。
常见症状包括:
色素减退斑:初期为轻微红斑,但是红斑期可能不会被察觉,最常见的表现为面部为主的,无症状或轻度瘙痒的色素减退性斑片,也可发生在颈部、上肢及肩部,表面覆盖细薄的糠状鳞屑,在春季及夏季随着日光照射皮损,在晒黑的皮肤上往往变得更加明显。
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特应性体质有关,营养不良、日晒及过度清洗等可能是其诱发因素。
常见原因有哪些?
与特应性体质有关:在特应性个体本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部分患者或其家族有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病史。有人认为本病为特应性皮炎缓解期的表现,炎症消退后出现色素减退。
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风吹、日晒、过度清洗及皮肤干燥等可能是其诱发因素。
哪些人容易患病?
儿童、青少年
有特应性皮炎病史
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的患者
皮肤干燥
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
暴晒
过度清洗
就医
面部或其他部位出现较多色素减退斑时建议及时门诊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面部或其他部位出现多个色素减退斑,且发展较快
瘙痒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病?
根据患者发病年龄、皮损特点及皮损分布本病不难诊断。
同时需要排除以下疾病:白癜风、花斑癣、银屑病、蕈样肉芽肿等。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Wood 灯:在 Wood 灯下,单纯糠疹的皮损可能会变得明显,但没有荧光,与白癜风形成鲜明的对比,白癜风的皮损通常会有较亮的荧光,且边界非常清晰。
真菌镜检:可排除花斑癣或其他真菌感染所致的色素减退斑。
皮肤活检:本病一般不需要行皮肤活检,临床医生高度怀疑蕈样肉芽肿时可行该检查予以排除。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
持续时间?发病过程?
是否瘙痒
发病前皮损部位有无皮炎湿疹?有无过度暴晒?
平时饮食习惯如何?是否挑食?
卫生习惯如何?有无过度清洗患处?
本人或父母有无过敏性鼻炎或哮喘?
本人有无特应性皮炎?
有无白癜风病史或家族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需要做什么检查?
我得的是不是白癜风呢?
这是癣吗?会传染吗?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吗?
为什么皮疹越治越多呢?
如何治疗?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如何尽快恢复至正常的皮肤颜色?
治疗有哪些副作用?
应该如何防晒?如何均衡营养?
会复发吗?
治疗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只是恢复的时间可能需要数月或数年,大多数病例一年内可消退,通常不需要治疗,仅局部使用温和的润肤乳即可。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不影响健康,病程因人而异,可持续数月、一年甚至更久,最终均会逐渐缓解复色。
日常注意
本病日常注意需注意防晒、均衡营养、保湿及避免过度清洗。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加强防晒:防止皮损经日晒后加重,同时可减轻日晒后周围正常皮肤变黑从而导致的色差对比。具体做法如外出涂防晒霜、戴宽檐帽子、口罩。
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
避免过度清洗:过度清洗会加重皮肤干燥,清洗时尽量使用清水及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碱性过大的洗面奶或沐浴露。
加强保湿:使用凡士林等润肤乳缓解皮肤干燥。
预防
本病诱发因素包括营养不良、日晒、过度清洗,故避免以上因素可能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均衡营养
避免暴晒
避免过度清洗
加强保湿
有皮炎湿疹者早期治疗
感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王瑞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